标题 | 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方式分析与研究 |
范文 | 林海英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对小学生来说最难的就是写作,由于学生的阅历不够,而且表达能力也有限,因此想要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很难做到,教师要做的也不是通过强制手段让学生写作,而是需要从根源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学生在写作上就能够主动,而且质量也会很高。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方式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方式;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干什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做到高效率,如果是在教师的强迫下进行的,那么事件的进行就没有任何意义。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白学生排斥写作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在短时间内培养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写作脱离僵局,也能让学生在小学就打好写作水平基础。 一、小学生写作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生的写作几乎都是被教师逼迫着进行的,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写日记,有的则要求学生每周写一次作文,希望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写作要求的是学生有足够的素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小学生的词汇量就那么多,即使每天锻炼,学生的作品翻来覆去也都是相同的内容,每天都是在记流水账,从家里到学校的每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写进日记中,就是为了凑字数,因此这样的教学和锻炼方式一点作用都没有,反而高强度的练习会让学生越来越厌恶写作,提到写作就无法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让教师的写作教学难上加難。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而要想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必须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写作有新的认识,如果一直按照目前的方法进行教学,那么毋庸置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都是不断下降。 二、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方式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需要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写作,让学生在有一定的积累的基础上反复练习达到教师的标准,不强迫学生反而能让学生和教师都松一口气,学生能在更加自在的情况下创作,教师能发现更多惊喜。 (一)提升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写作打好基础 阅读量是写作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如果一个人在写作前没有进行过任何阅读,没有任何词汇量的积累,想要让他写出像样的文章就是天方夜谭。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如果胸无点墨,学生肯定对写作不会有任何兴趣,相反,如果让学生提升自己的阅读量,学生能通过一些优秀的文章看到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自己的感情的,有很多事自己明明也有经历,但是为什么自己写出的文章就和这些文章有这么大的区别,就会开始反思自己,希望自己也能达到这种水平。读得越多,这种感觉就会越强烈,在以后遇到类似文章中的情况时,学生就会有相应的感触,自然就能写出好的文章。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因此在阅读时,教师也要注意帮助学生挑选适合他们的书籍,而且学生阅读的文章不能过于单一,写人、叙事、写景和想象书籍教师都要让学生阅读,更要推荐并引导学生读各类的书籍。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积累更加全面,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写作方式,不局限于单一的写作,虽然学生也不喜欢阅读,但是相比逼着学生写作,他们更愿意把写作变成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给学生积累词汇量,才能让学生有才思泉涌的时刻,否则学生的思维就像干枯的井,永远不会对写作有任何冲动。教师争取在课堂上每周安排一节的阅读课,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的阅读量得到提升,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通过阅读让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才能让学生对写作有一定的兴趣。 (二)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在每节课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给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这样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留心好词好句,不至于在阅读时不走心,通过分享,能够让每个学生多听到五到六个学生阅读到的好的词句,在脑海中有一定的印象,学生阅读的书籍虽然很优秀,但是并不是每篇文章的每一个字都十分出彩,因此在阅读中挑选出这些好句子和段落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如果能够把每一篇文章的优秀的段落都变成自己的积累,那么在写作时就不会发愁,相反会急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在写作方面越来越积极。在小组中讨论也能让学生有一定的求胜欲,在阅读时更加专心,和小组中的成员分享自己的成果时,每个同学都希望得到别的同学的认可,因此在挑选时也会格外认真,这样不仅对自己有利,对小组中的其他成员也有很大益处,能做到共同进步,而且学生分享过程中一定会说明原因,这也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做到不满篇大白话。通过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能让学生一节课的阅读不白白浪费,学生把这些优秀的表达分享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进行了又一次的复习,能对这些内容印象更加深刻,在下次写作时能够模仿这种写法提高自己的水平,在看到其他成员分享的好的内容时,自己也会多加留意,如果确实很好,学生也会在课下进行摘抄,便于自己以后翻阅,这对小学生来说就相当于他们已经不排斥写作这件事了,而且由于自己阅读量和见解的提升,会急于通过写作来让教师判断自己的写作是否有了进步,在写作上的热情越来越高。 (三)进行创作大赛,激发学生热情 在进行了前两步的铺垫之后,学生对于写作已经跃跃欲试了,在这时候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创作大赛,从题目的命名到文章的梗概都让学生进行比拼,小学生进行的写作都是命题作文,因此有人会觉得让学生注重题目没太大的必要,但是题目的制定能够考验学生的读题能力,能让学生在写作中避免跑题,而且让学生命名能够考验学生的语言能力,题目往往比内容更难,学生需要在五六个字之内让大家对自己要写的内容感兴趣,如果这种能力锻炼起来,就能让学生在写作中快去抓住阅卷者的眼球,为自己加分,课堂内容有限,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正式的写作比赛,因此题目和梗概的比拼是最合理,同时又不会让学生感到有压力的比赛,通过这类型比赛的开展,学生会互相竞争,证明自己在前段时间的阅读中做到了高效率,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能够让学生的创作热情被激发起来,培养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在生活中激发学生兴趣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要把写作同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激情。比如,在描写做饭这一生活场景的时候,可以先让小学生亲自做一顿饭,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做饭的趣味。小学生都是第一次做饭,那种心情既期盼,有紧张。期盼的是自己要做饭了,那种急盼的心情是无法比拟的,但是,由于不会做饭,又充满了紧张情绪。小学生亲身体验了做饭,既辛劳又充满乐趣。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就会激发出学生的写作乐趣,让他们把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做到了有话可说。 三、小结 总之,小学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老师和学生要充分重视。在小学写作过程中,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写作中产生灵感,并不断实践,实现小学写作的新突破,使小学生喜欢上写作。 参考文献 [1] 徐青.低年级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方式的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6). [2]王爱华.新课标下学生写作能力的特征及其培养方式的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7). [3]张利.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4). (编辑:龙贤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