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1) |
范文 | 何艳霞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影响着学生以后对“读书”的学习和理解,还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进与发展,文本细读法在阅读教学中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青睐,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接下来,本文则就“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文本细读”展开相关的讨论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曾指出,各个阶段的实践教学都要有阅读环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要将阅读教学作为一条贯穿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主线。其次,指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要体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则要将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向。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文本细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诵读文本,体会文本蕴含的深层次内涵 阅读教学是以“读”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的,而朗读就是细读文本的前提之一。朗读是集声音、语调、感情于一体的一个语文教学环节,而朗读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要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表明,朗读的意义和作用并不单一,它不仅是“朗读”那么简单,而且还要做到读之有物,读之有效,要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投入其中,并用心感受作者的情感,以此传达出作者所抒发的最内在的心声。部分小学课文都是有多个人物角色或者事物的,并且课文大多都是带有真实情感的故事,对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分角色朗读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为了使自己的角色能够更生动地表演出来,学生会更加主动地融入朗读的内容中,揣摩其中的语调和神情动作,进而培养自己的朗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例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学生要将父亲和母亲的不同语气分别读出来,并读出不一样的心情和状态,母亲每次都是赞美孩子,而父亲正好相反。在分角色朗读时,学生就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面对同一件事情,父母会有这么大的分歧呢?在两位学生朗读结束之后,就播放音频让学生再次感受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这种生动直观,具有形象性的分角色朗读表演,小学生们对文本中的情节就会多一些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比教师的提醒和灌输效果要好很多。通过学生多角色地用心细读,不仅对探求作品中作者隐含的情感很有帮助,同时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带领学生细读文本 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就如同品尝咖啡一般,需要仔细地回味,在找准文本突破点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推敲和揣摩,从而挖掘出文本的主旨大意与核心思想,最后再进一步地感受文本中所蕴含的真情实感。例如教师可以以文本的关键词或者关键句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很多文本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对人物或者景色的细节描述,往往几个关键词就能给读者传达出很多信息,给读者拓展出无限的想象空间。如在《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这篇文章中,有雷锋叔叔帮助人们的两个动作:“抱着”迷路的孩子、“背着”年迈的大娘。这两件事就是雷锋温暖我们的关键所在。这两个词将雷锋对我们的帮助刻画得细致到位,使“雷锋叔叔”这个鲜明的形象在学生阅读的时候,心中不由自主地对其升起敬爱之情。最后,教师再引领学生对这些字词进行细细品味,以此达到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课文的思想情感的目的。 三、同类细读,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阅读作为学生汲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基本途径,在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成了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要想从文本中获得丰厚的知识,那就需要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我认为同类细读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阅读方法。同类细读,顾名思义,根据“同类”二字,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种阅读模式绝非是一篇文章单独阅读,而是多篇相互关联的文章围绕它们共有的主题进行自主阅读。它正是一种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分析的教学形态。在进行同类细读教学之前,老师需要查找和课文主题相关的其他材料供學生进行阅读,并通过合理化的筛选将这些资料进行系统化的整理,最后确定出阅读主题,这往往是完成教学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的关键,更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叶圣陶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荷花》等,它们就很好地体现出了文章的独特构思,也实现了作者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和谐统一。这时教师可以从作品的语言和文章的细节以及情感入手,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但是,两篇文章是远远满足不了当代小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的。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在对叶圣陶文章特点讲解的基础上,向学生推荐叶圣陶的其他经典作品,如《书桌》《寒假的一天》等,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文化特点以及文章深度的文本,还能够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层次地了解叶圣陶文学,多角度地体验叶圣陶作品的魅力。 四、总结 笔者认为,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够巧用文本细读教学法,并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平时单一、沉寂的课堂就会变成多样、活跃的课堂。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大有进步。所以,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文本细读教学法的优势,来促进阅读教学的健康发展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凤珍.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7(2). [2]徐东,张磬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探讨[J].华夏教师,2016(11). (编辑:郭恒)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