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范文

    孙艳

    【摘要】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方法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教育教学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丰富的发展态势,思维导图运用画图的方式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以崭新的视角促进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的提升。本文结合生本教育应用,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针对教学实践讨论思维导图在预习、课堂、复习及课外阅读四个方面的运用,促进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教学;生本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概述

    思维导图是英国的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包括了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又称脑图、心智地图、树状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简单、有效地理顺各级主题的隶属关系并分层用图表现出来。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增进理解和记忆能力、集中学习者精力,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语文学习中,思维导图遵循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挖掘语文教学中心主题,并向外发散出关键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清晰体现文章脉络,展现文章主题思想,使所学的文学内容生动、深刻、迅速地印入大脑。

    小学语文开展思维导图教学对于引导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网络,改变学生认知方式,全局性考虑复杂事物,提升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文表达能力,对提升语文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学习方式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必要性。

    二、思维导图与生本教育的结合应用分析

    生本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全面依靠学生”,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學生自己主动地去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思维导图与生本教育相结合,教师要在教会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阅读中扩充自己的知识,亲自全身心地去查阅与课文有关的知识,主动了解创作背景、作者简介、修辞手法、写作手段等语文学习要点,鼓励学生采取主动、自然、生动、活泼的学习状态积累和感悟文章情感,并借助思维导图对文章架构的掌握,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的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思维导图在预习中的有效运用

    课文预习是思维导图运用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前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操作中指导学生将课题写在中间,通过几个一级分支来预习课文:1.需要注意字音、字形、字义的字;2.重点词语;3.课文的主要内容;4.文章的写作顺序;5.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表达的情感等。这样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学生思维的过程也很清晰地呈现在纸上,教师也可以通过快速的检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放手学生汇报交流自己在预习中所学所得,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实效,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与同伴分享自主预习的思维导图,共同点评其优点及不足,不断提出新问题。

    (二)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展开学习,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补充、提问、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逐步挖掘文章内容,全方位解读课文。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为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将文本信息解读为图式,找出文章的核心内容,总结文章的提纲,初步了解“非典”的危险性;在课堂中,给出文本内容,列出课文一级分支:让学生结合文章的具体语言文字,思考为什么说护士长叶欣的工作是“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呢?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从文章核心出发,有的放矢,根据提纲绘制的思维导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抽丝剥茧,层层深入,逐步感受文章内涵,进一步感受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再如苏教版第八册课文《黄河的主人》,引导学生找到气势磅礴的黄河与小而轻的筏子、谈笑风生的乘客与胆战心惊、提心吊胆的我之间的衬托对比,并在思维导图上体现这种强烈的对比,体会衬托方法的作用。

    (三)思维导图在复习中的有效运用

    在小学语文的复习阶段,要引导学生用关键词语绘画思维导图,并将知识点分解成小的知识点详细解说,提纲挈领地总结单元或教材的脉络,加强巩固和理解,细化并完善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深入掌握并背诵全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综合复习中,将整个学期的学习按照字、词、句、段、篇、文等几个一级分支来复习,再将一级分支逐步分解成二、三级分支,查缺补漏,快速弥补自己弱项,进行针对性复习训练。

    (四)思维导图在课外阅读中的有效运用

    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思维导图法是解决当前小学阅读教学成效不高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关注课内、课外语文阅读的有效结合,及时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并给予适当的阅读方法训练。思维导图法可以采取提纲导图树模式,启发学生把握文章类型、文章结构,在和谐的气氛中积累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进而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实践中将生本教育与思维导图有效结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自然、活泼、和谐的气氛中积累和进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海霞.小学语文单元导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6(37).

    (编辑:龙贤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