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
范文 | 李敏红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当前社会对学生情感的教育越加重视。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更应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渗透情感教學。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展开讨论,通过对学生心理特点的了解,结合当前语文教学特性,提出相关情感教育渗透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的深入使得当前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有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变为今天的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在综合能力培养环节中,学生情感教育甚为重要,由于语文学科强调以文字为基础的教育,更有利于加强学生情感的渗透,进而加强教育。 一、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的现状 当前语文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情感教育的渗透仍旧差强人意,无法做到全面推行。当前教师与学校,以及家长仍旧仅关注学生成绩,对情感教育意识几乎为零。在大压力的生活环境下,学生学习压力不断累积,逐渐对语文失去学习兴趣,情感教育也无法开展,以至于当前初中生的情感素质较低,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一)在阅读中激发情感 情感是人内心所产生的东西,无法通过语言进行表达,更不可能通过外力强加于学生,需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并感悟。中学生处在身体与心灵综合发展阶段,对感情较为敏感。通过阅读优秀诗篇与名人名著,进而再提升学生情感与精神两方面的感悟,慢慢塑造其健康的人格,逐渐沉淀形成其正确价值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字里行间所流露的均是作者对社会、对人类的真情实感。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抓住该重点,对作者的情感加以关注,进而导入学生的内心,使得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人物共命运,同呼吸。站在作者的角度感受世间美好或丑恶,进而轻松把握文章主旨,教师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这样,学生通过文章看社会、看世界;教师通过饱含激情的感情教育,进而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画面,逐渐激起学生澎湃的内心。例如在高尔基《海燕》的教学中,笔者通过播放与文章内容相符合的纯音乐,加之饱含激情地朗读该文章。朗读后,学生普遍表示仿佛真的看见了大海的翻滚与海燕的飞翔。当朗读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时候,学生似乎被那激昂的诗词所打动,不禁有些泪目。由此可以看出,在朗读中,能够使得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感情,爱憎分明、惩恶扬善。在文章中将情感渗透于学生内心,将无声的文字转变为带有声音的画面。 (二)创设情境 较难的文章无法真正做到打动学生内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创设情境,以情感教育为敲门砖,以情境的渲染进行情感教学。写真景物,真感情者,可谓有境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逐步引领学生走入作品中,创设情境,进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根据文章内容,创设与之相符合的情境,使得学生在接触教材、接触情境的一刹那便能够被其所吸引。在创设时,巧妙设置导语,引领学生走入情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情与境需要共同存在,才能在教学中再现情感,使得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情感有所深化。同时,教师可利用音乐、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多种感官的接触加深学生情感的激发,使学生真正与作者达成共识。 例如在教授《陋室铭》的文章时,我们可利用电脑或多媒体设备将“陋室”呈现出来。以往教学中学生仅能通过课文对陋室进行认知,在脑海中自行想象,其想象结果难以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无法想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欢乐场面。而通过短小的视频,为学生呈现陋室的完整画面,随后,教师便可以对学生慢慢渗透情感,不在乎金银财宝,仅需要平淡安逸的生活即可。 (三)品味作品 通过对文章的仔细阅读了解,进而理解文章所讲述的内容。未能理解的阅读是失败的,学生所收获的知识也较为肤浅。而在阅读环节中,若未能将情感与文章融合,也无法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情感教育亦将失去意义。因此,在教育环节中,应力求让学生深入感知文章内容,并将自身情感与文章相融合,进而逐渐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教育。因初中生对社会的认知存在差异与不全面特性,因此对文章中所隐含的情感无法完全理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也有必要帮助学生感悟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对文章产生正确的情感。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的过程中,无论是其语速、语调等,都给人以美的感觉,在反复的阅读中应注重朗读的轻重缓急,加深自身对其的理解。在反复的阅读中,笔者引导学生对作者的情感有所领悟,感受作者在幻想中创造的美好世界,没有纷争的生活环境;感受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能感受文言文的语境美、情感美,以及意境的美好。所以,在初中阅读文章中,都饱含了作者强烈的情感,需要仔细品味、回味,才能产生正确的理解。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在反复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便能够体会到新的感受。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一花一世界,语文便是这花中的世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文章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并在文章的阅读中不断感受作者所思所想,感受作者所思所忧,进而在不断的体验中收获不同的情感内容,最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向菊.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好家长,2017(4). [2]石炳柏.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语文天地,2016(20). (编辑:陈岑)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