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落实核心素养,优化语文教学课堂 |
范文 | 张美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社会对语文教育的期望也随之提升。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養,优化教学课堂,既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实际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的各项素质全面提升,这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了语言的组织和输出技巧,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让学生拥有终身发展的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就初中语文而言,教师需要从语言的运用、思维的发展、文学鉴赏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落实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积累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这个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和阅读的前提,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2.掌握语文的语言技能。作为语言学科,学生要在语文的学习中掌握语言的组织和运用技能,从而提升语文素养。3.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艺术性和文学性,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可,体会到文化的作用,彰显出语文的功能。4.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通过语文的学习,不只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5.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既能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之情,也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落实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课堂的途径 (一)学以致用,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在语文学习中,进行语言的运用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语言运用离不开语言的积累,通过语言的积累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语言基础,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与提升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实践,进行积极的语言积累和整合,从而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规律,提升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比如在进行《春》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文本的语言来体验作者所描写的景象,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春天的小草、花、春风、春雨的描写。然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下有关春天的景象,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让学生进行生活周边事物的观察,根据课文的手法进行练笔,既能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此外,教师也应该让学生多进行阅读,从阅读中积累大量的素材,并对生活进行仔细的观察,与教师、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因势利导,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新颖有趣,用精妙的问题激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趣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是表象的,其体现的是背后的思维能力,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提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比如在进行《散步》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合作与交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在生活中有许多让我们感到温暖的故事,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互相进行交流和探讨。”通过文章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借鉴文章的写作手法,通过生活中的小例子来反映出大道理的描写方法,完成一个小作文,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加强阅读,提升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品味其中的语言艺术,感受文本中的情感,从而让学生走进文本,和文本以及作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对话,让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美和创造美,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优美的散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用情感去进行体验和感悟。比如在进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苏轼创作背景的资料收集,弄清诗词的写作环境,更容易欣赏到诗词的韵律美、情感美以及文学美。这首诗词既饱含了作者的情感,也具有丰富的哲理,通过月缺、月圆写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学生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就能理解苏轼诗词中的情感,深深体会诗词的文学艺术,上片作者通过天上和人间来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表达出苏轼的矛盾思想,下片却通过月亮将怀念兄弟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此外,教师也要让学生课下多阅读一些有关苏轼的故事和诗词,这样更能提升学生对语言艺术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兴趣高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既培养学生的知识,也注重学生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喜生.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11). [2]谭友利,申群友.落实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J].新课程(中),2016(4). (编辑:龙贤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