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巧用对比 有效阅读
范文

    孔亚娟

    【摘要】对比法,其本质在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巧用对比法,可以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化文本理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比较鉴赏和创新思维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对比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进而促进学生语言品味、感悟能力的提高。那么,该如何巧用对比,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呢?本文以《画杨桃》一课为例,探究对比教学的几种有效策略。

    【关键词】对比;阅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对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分析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对比方法对学生展开语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将字、词、段落、课文进行对比、归纳、概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进而获得更深层次的阅读感受,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本文以《画杨桃》一课为例,试图从微观视角探究对比教学的几种有效策略。

    词语对比创设问题情境。《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画杨桃》一课虽然语言浅显,但是文章的内在联系紧密,故事情节也有起伏,同时文章还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即让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因此,我充分利用文本中的“异”,巧设对比点,激活学生思维,为感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逐步加深,思维的灵活性得到训练,同时也培养了能结合语境来理解语言文字的良好语感。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找出文中的“我”是怎样画杨桃的?生: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师相机用课件展示“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师:当“我”交出画后,同学看了是什么反应呢?生:同学“哈哈大笑”。(师相机展示词语“哈哈大笑”)师:既然“我”这么认真,为什么我的画却招来同学的哈哈大笑?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么议论“我”的画吧!

    “我”画画认真的态度和同学嘲笑的态度应该是本文第一个很明显的悬念,将此对比作为研读本文的起点,既切中要害,引起学生思考,又能顺势引导学生探究后面两处对话,一举两得。

    标点对比引导学生感悟。在语言文字的形式中,标点符号无疑是一种最特殊的形式,也是阅读教学中值得關注的训练点之一。本文中,同学与老师前后两处对话态度变化明显,因此我将对比的重点放在了这里。

    师:通过对比这两段话,你发现了什么?(将“不像!”“不……像”和“像五角星”“像……五……五角星”用课件重点标记提示学生)生:两次回答的内容相同,但是第二句多了省略号,最后变成了句号;第四句也多了省略号。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那我们先读前面的对话。(生读完后,师出示练习:“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___________地说)你能填空吗?生:异口同声。师:“异口同声”说明同学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怎样?生:很干脆。师:再读读后面的对话填空。(读后,师出示练习:“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不……像。”他________地说)生:吞吞吐吐。师:为什么“吞吞吐吐”呢?同学的态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转变?生:因为同学知道自己错了,不应该没经过仔细观察就取笑同学。

    此处对比以省略号为突破点,抓住学生最容易发现的不同点,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细细体味,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不同的标点表示不同的语气,进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探究态度变化的原因,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多元想象,让学生对语言表达之法有了新的领悟,进而促进学生语言品味、感悟能力的提高。

    句子对比促使总结归纳。在带领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后,学生不难发现本文主旨即老师的话“提起杨桃,大家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时,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和父亲的话很相似,但也有不同。我用课件把这两处话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对比,说说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很容易就发现老师和父亲的话突出了做事做人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道理,然而老师的话还包含着另一层意思,即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这样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比较揣摩,学生很容易在老师和父亲话的“异”中找到“同”,即本文主旨,又在“共性”中找到了老师教导的“个性”,最终归纳总结出课文的中心思想。这样从同到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是对文本的升华,也促进了学生思维向纵深的发展。

    的确,有比较才有鉴别, 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具有对比阅读效果的文本内容,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比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化文本理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比较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悟出语言的艺术精华,最终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方宁.巧用对比,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J].吉林教育,2017(40).

    [2]孙国梅.对比法:阅读教学的新思路[J].语文天地,2017(17).

    [3]王建民.加强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32).

    (编辑:张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