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学语文如何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 |
范文 | 孙慧娴 【摘要】中学语文课堂应该通过巧妙引题、巧设悬念、发掘教材有魅力的东西、分组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巧妙提问等这五个方面进行开展,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进语文学习的课堂,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高效学习。 【关键词】巧妙引题;巧设悬念;挖掘教材;分组竞赛;巧妙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与发展,语文在初中课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從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语文在人的一生中都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文的学习已经不单单是简单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一个人对世界的感知与体会,塑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培育健康的心智。初中语文更是这样,不仅仅是小学语文的深入学习,还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对高中语文的学习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初中语文学得好,不仅仅是对初中语文知识的全面掌握,更对初中其他科目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初中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整个世界的感知与理解,对日后学生融入生活、融入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巧妙引题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 随着新课标的发展,学生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看来,巧妙引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比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这门课中,教师就可以巧妙设题,提出一个问题:假设一个学生在悬崖上,一不小心摔下去了,但是此时他抓住了悬崖的一块大石头,试问,他是放弃呢?还是努力抓住这块大石头努力向上爬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一定会让学生激起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本文主题思想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要学习主人公“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思想,从而与文章一开始的巧妙引题相呼应,最后以一个小故事总结本文的思想情感。通过这种课前巧妙引题,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语文课堂的高效率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巧设悬念 要想调动语文课堂的气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个人认为,巧设悬念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讲解《三顾茅庐》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在课前10分钟导入,通过向学生提问抢答的方式,引出《三国演义》,问学生在三国演义中最喜欢的人物是谁呢?在学生七嘴八舌回答完之后,教师要对回答刘备的学生进行深入提问,比如说问学生:那你知道刘备有什么值得赞扬的事件吗?学生肯定会说:三顾茅庐。此时,教师应该继续追问:那你知道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吗?刘备三顾茅庐是要请谁呢?最后三顾茅庐的结果怎么样呢?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应该学习刘备什么精神呢? 三、发掘教材有魅力的东西 初中语文有趣的内容比较多,通过讲解教材中的案例,可以教会学生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在学习《羚羊木雕》这篇文章时,通过讲解父母送给自己的孩子一个羚羊木雕,孩子送给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在父母知道了以后让孩子向朋友要回来,通过一个小事情,让我们明白了父母和孩子所在意的东西不尽相同,父母只关注羚羊木雕,而孩子所注重的是朋友之间的友情。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展开分析。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注重友谊,送给朋友自己心爱的东西,这说明孩子愿意与人分享,懂得珍视朋友之间最珍贵的友情。站在父母的角度,父母关注的是羚羊木雕这件浮雕,关注物质财富。孰是孰非我们难以界定,但是留给学生深深的思考。这就是语文教材中值得挖掘的有魅力的东西,教师要充分挖掘这种东西,通过语文教材的事件,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四、分组竞赛,调动学生积极性 新课标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已经越来越注重学生分组学习,通过分组,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小组内的各成员也互相竞争,在竞争中成长,在竞争中一起努力,一起进步。此外,通过这种分组机制,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形成了一种互相竞赛,互相PK,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现阶段的小组基本都是以6人为单位,便于管理,也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教师还可以在小组中指定组长和副组长,一个小组由组长负责,教师直接监督组长,由组长和副组长互相监督,共同监督管理组内成员,从而促进组内成员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还可以定期举办班级活动,由各组组长负责组织,一方面可以调动小组内各成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组长组织能力的培养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巧妙提问 巧妙提问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至关重要的效果。通过提问,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想更好地回答老师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提高课堂活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材的学习中去。 比如在学习《艾滋病小斗士》这门课程中,教师可以在学习之前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假设:你妈妈把艾滋病传染给了你,那你会怎么办呢?你会在意身边同学和亲人的目光吗?你有勇气与艾滋病做斗争,勇敢地活下去吗?通过一连串的提问,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主人公恩科西的角度与立场去考虑问题,让学生明白勇敢的斗士——恩科西敢于与病魔做斗争,遇到困难不畏艰辛,与病魔做斗争的事例,从而教育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学习,努力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 总之,从一定意义上讲,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远比教给学生语文知识重要得多,希望更多的语文老师可以多加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让学生学得更好。 (编辑:张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