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初探
范文

    杭欢欢

    【摘要】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的实践证明,运用情境教学进行阅读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情境教学为促使儿童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设有效的情境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设体验情境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创设图画情境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创设表演情境能深化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联系学生生活世界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的火花。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有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凭借阅读材料,通过阅读教学培养。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的实践证明,运用情境教学进行阅读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情境教学为促使儿童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要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及类型,根据教学过程的步骤,还需根据某一环节具体的教学要求,创设最适合的情境。例如,写景的文章通过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美感中,使儿童因爱美而乐于读文。对于写人的文章,通过人物背景的描述激起儿童对文中人物的亲近,因关注而读文。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的成功,促使我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实践与探索。在我的阅读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情境:

    一、创设体验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关注学生的自身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可以创设让学生自身体验的情境,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小手操作,用大脑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例如《梅兰芳学艺》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读读第二段,要想一想“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能用动作和眼神把它们的意思表示出来吗?(学生读文,有的边读边加动作)

    师:这两个词的意思读懂了吗?(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前,老师把一只纸做的小白鸽绑在一根木棍上,从左上空迅速划到右上空,又从右上空迅速划上左上空,然后在空中迅速地画一个圈儿,最后静止在上方。该生的眼珠迅速地跟着转动,最后盯在上方,一眨不眨。)

    师:“紧盯”的意思懂了吗?生:懂了!(齐声回答)(老师又用同样的演示方法让该生注视水底的鱼儿。)

    师:“注视”的意思懂了吗?生:懂了!(齐声回答)

    师:“眼睛会说话了”这句话你们懂了吗?请你用眼睛告诉我,你很喜欢老师。(一生站在老师对面,抿着小嘴,眼睛频频向老师送“秋波”。)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紧盯”“注视”“眼睛会说话”这些语言文字,让学生亲身体验角色情感,使學生积极主动地沉浸在自己的体验中,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

    二、创设图画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文本中的语言文字通过图画再现出来,就会变得具体形象,使无形变为有形。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的特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图画情境可以是简笔画、剪贴画,可以是挂图、课文插图,还可以是多媒体画面。例如在教学《池上》这首诗时,让学生理解“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时,由于浮萍很多学生没有见过,更想不到“浮萍一道开”的场景,于是,我边讲边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关注,把学生带入了情境。简要几笔,学生便明白了“不解藏踪迹”的原因。再如《鸟岛》教学时,教师将课前画好的彩色海岛图贴在黑板上,再让学生将自己准备的小鸟图、鸟蛋图、鸟窝图贴在海岛图上,一幅美丽的鸟岛图就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的思想立即飞上了鸟岛,仿佛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剪贴画创设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阅读教材也具有了鲜明的形象,自然也会影响儿童的阅读水平的提高。

    三、创设表演情境,深化学生的阅读实践

    表演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受他们的喜爱。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不仅创设了情境,更能让角色活起来。《哪吒闹海》一文写了哪吒三次大闹东海的故事,突出表现了哪吒机灵、勇敢、为民除害的正义形象。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表演哪吒三次大闹东海的过程,表演完后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最后复述课文,学生也复述得很具体、深刻。用表演创设情境,将课文语言转化为戏剧语言,产生了入情入境的效果。

    四、创设情境,要联系学生生活世界

    新课程课堂教学强调要联系生活,积极倡导通过设计以生活场景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情境,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教学,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因为生活中有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当这些教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时,学习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任务,而是一桩乐事了。三年级《小露珠》的教学有一个练习,用“越来越……”造句。我发现例句中连用的两个“越来越……”是有联系的:“小露珠越来越大,越来越亮。”两个“越来越……”分别写了小露珠的形状和光泽两个不同的方面。“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越来越轻。”这句中的两个“越来越……”则表明太阳和小露珠的变化有因果关系。于是,我引导学生从自己感知的生活世界来写,观察生活中某个事物的哪几个方面发生了变化或哪些变化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结果学生用“越来越……”描述出了生活中的事实真相。

    只要语文教师能够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相信语文课堂就会成为学生真正的知识乐园。

    参考文献

    [1]王燕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创设情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8).

    [2]肖英.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教育观察,2018(12).

    (编辑:龙贤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