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职语文教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开展分析 |
范文 | 张菡 【摘要】按照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应广泛深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中职语文向生活语文、社会语文、职业语文的华丽转身。因此本文结合中职语文的相关内容,探讨分析了教学当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开展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置开展 【中图分类号】G64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中职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课,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语文要落实基本技能训练,推动思维发展,强化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继续学习打基础。中职语文突出的是对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是比较重要的一块拼图,另外还有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拼图。综合实践活动明显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听说读写实践,关键点就在于综合,它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 一、关于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个人的理解,中职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围绕语文课程大纲,以课程目标为核心——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以学生学校或社会生活以及职业生活的经验为基准,挖掘素材设计活动主题,以体验为主,激发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最终实现课程目标。 就引言部分的阐述,综合实践活动是现在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下的一块重要拼图,是语文课程内容的延伸,其本身也是需要学习的内容,当然其也为语文学习创造了更加真实的情境,并提供了学习的方式,是对语文应用能力的综合学习,而不是混合学习,所以语文综合实践,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融合。这个就是区别于传统听说读写实践的关键。当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語文,其本质属性是语文,学习的也是语文。 二、关于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与开展 (一)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置问题思考 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置应满足的条件 基于前文的分析,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置应满足如下几个条件。 首先,根据教学大纲来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质是语文课程教学当中的一种情景活动,目的是培养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其与现在的主题研究性学习或者专题探究性学习是有区别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应用语文的能力,实际就是语文知识的实践,语文方法的转化,所以首要满足语文性这个条件。 其次,根据前文的分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保证综合性,这不仅是课内外的综合、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还是知识能力的综合,学习和生活的综合。当然至少要保证听说读写的综合。所以要满足综合性条件。 再次,要满足情境性的条件,语文应用能力,其本质就是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语言应用和创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将学生放在特定的情境中,扮演特定的某个角色,去体验情境下的真实。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置的依据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置首要依据是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在大纲当中要求的三大模块,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综合实践活动,前两者重点是培养语文知识、语文素养,而综合实践活动是要培养应用的能力。围绕大纲提出的校园、社会以及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置活动项目。 其次,语文的课程内容以丰富多样的文体形式来展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内容的延伸,但与文体形式相差甚远,所以适合将相似、相近以及相关联的文体归结到一起,进而设计一个系列的活动项目。 最后要依托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要满足学生探究兴趣,适应其语文能力发展需求。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置的探讨 现有教材提供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范例,比如苏教版《语文》全5册,有27个综合实践活动,包括青春诗会、走进家乡、社会热点问题调查、职场人物访谈等等,大体上活动的安排是按照基础、职业、扩展这样的顺序而来,并大体分为文学素养培养,引起对自然、人生思考,面向社会生活,面向职业生活四个层次。但实际层递性不明显,特别是基础模块(1册和2册)和拓展模块(4册和5册)递进性特别不明显,比如我们将来的事业和职场人物访谈,这两个活动的关联性很强,但不具有递进性,又如难忘的人物形象和读书交流会,性质有所重叠。 首先,基于用教材的考虑,可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系列重组,比如我们将来的事业可以和职场人物访谈构成一个系列,这两个活动分别在第一册和第三册,这个跨度比较大,我们将来的事业活动中也可以加入对学生专业内成功人士的访谈,再如探究低碳生活和低碳生活社区宣传也可以重组。 其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围绕大纲要求的三大板块来进行整体性的优化设计,并结合单元学习目标来进行整合。这里不仅是教材上已有的活动,还需要进行活动的创新,可借鉴不同版本教材提供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当然也可以自己设计。针对自由设计整合的活动,笔者建议应围绕设置依据和设置条件,突出知识拓展型、文学冶情型、思想碰撞型、问题探究型和语言应用型,五个类型的活动。要以单元知识目标为引领,结合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板块将课程内容贯通拓展,实现知识有机整合,并设计开放性、生活化的主题,构建特定的情境来激活语文知识应用发展的动因。 (二)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问题思考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最终是要实现语文应用,教师要围绕上文关于活动设置方面的分析,明确活动目标,分析学生的情况,确定活动的主题,然后形成教案,并分配任务。在活动过程当中要协调活动形式,指导学生设计策划方案,并指导活动,活动后组织交流进行评价总结。 围绕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活动环节,这对教师来说有难度,但很关键,要求教师应充分调动自己的学识经验以及创造性思维,设计有效的活动环节。例如高教社版本《语文》对联觅趣这一活动,将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介绍趣味性强的对联、名联,学生分组,并下发任务到校外考察对联,要求进行针对性拍摄、记录以及交流。第二阶段,围绕主题如喜庆、励志修身等,要求学生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去收集相关的对联,并整理相关资料,制作PPT或其他形式的展示资料,在展示环节进行展示、交流。第三阶段就是根据学生制作的PPT等,要求学生进行解说,写作解说词、对联故事等,在课堂展示并进行多元化评价。 要基于学生学情,突出全员参与,发动学生参与到活动方案的设计当中,发挥其主体地位,为活动出谋划策,这样可以更加顺利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基于任务驱动等方法,下发主题任务,引导学生去实践,同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充分地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度,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形成成果。 进一步的要重视活动开展当中的评价,因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其依据是学生活动过程的参与度、成果、课堂展示效果等,学生互评、教师总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按照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广泛深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非常关键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与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关键要围绕教学大纲要求,深入地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可能存在不足,但希望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苍中洪.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1). [2]杨婷.地方文化引领下中职语文实践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7). [3]刘敏.中职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差异性教学实施分析[J].农家参谋,2018(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