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范文

    陈后武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在解决粮食安全危机、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一些自然地理因素,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文土壤等,以及一些人为因素,如种植技术、灌溉情况等,都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巨大影响。安徽宣城地处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带,人口集中,自然地理条件良好,因此在种植小麦时,更多需要考虑一些人为因素。本文聚焦于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通过对这两种技术的分析,来促进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持续提升。

    一、小麦种植技术分析

    小麦种植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在种植小麦时,要尤其重视种植技术的作用,通过改善种植技术,来促进小麦健康生长。

    1、科学选种和播种

    在小麦种植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小麦的选种工作。在选种时,农民需要对比多个小麦品种,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小麦品种,相比于一般的小麦,人们一般会选择具备较强抗病性、质量佳、产量高的品种。小麦的科学选种,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政府部门应当积极承担市场监管主体的责任,在小麦品种流入市场的源头处进行监管,加强对小麦品种的质量把控。其次,农民在选择小麦品种时,要优先考虑小麦的纯度。一般而言,小麦品种的纯度高,其产量往往也较为可观。此外,在选择小麦品种时,还要考虑该品种与当地气候、自然条件的适应情况。比如在安徽宣城,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特征,宁卖13、扬麦13以及国审新麦32等小麦品种往往较为常见。最后,还要做好小麦的精细化播种工作。由于在一些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前往大城市务工,这就导致播种小麦时可能出现劳动力稀缺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可以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播种设备,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和小麦播种的精细化。

    2、采用合适的耕作方式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为保持土壤的肥沃性,可适当采用轮作休耕的耕作方式。首先,在一些人口较为集中、粮食需求量较大的地区,可适当采用轮作制度。比如在安徽宣城市,农民经常采用轮作方式进行粮食生产工作,比如像油菜、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往往是交替进行种植,从而保证土壤的肥沃性,不断维持土壤养分。其次,在一些损耗较为严重的土地上,农民还可以采用休耕的方式,比如连续两三年种植小麦之后,便可进行一年休耕。当然,在推进土地休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比如通过定时发放补贴等方式,弥补农民的损失,同时也能及时恢复土地的生产力。

    3、及时进行灌溉

    小麦生长对土壤湿度也有一定要求。在播种时,为了促进小麦的生长,农民一般会在下过雨后播种小麦种子,以保证土壤湿度符合要求。然而,当土壤湿度难以达到正常水平时,农民需要采取灌溉等措施来人为改变土壤湿度。在对小麦进行灌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借助天然的储水场地。即农民需要找到麦田附近的池塘、水井等,将其作为天然的储水场所,在雨季来临时及时储水,在旱季到来时再利用储存的水源进行灌溉,从而达到自然供水的目的。第二点,多使用滴灌、喷灌等手段。当下在对麦田进行灌溉时,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因此为了节约水资源,农民可以改进灌溉方式,提升灌溉效率。

    二、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1、播種阶段的病虫害防治

    播种阶段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初级阶段,在小麦播种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防治病虫害:首先,药剂拌种。即在播种之前,需要对所要播下的种子进行药剂搅拌,将防治病虫害的药剂拌在种子外层,通过重重搅拌,将药性渗透进种子内部,从而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此外,在使用药剂拌种方法的时候,需要保证药剂投放的量是在合理范围内的。因此对当地农业部门来说,需要对药剂搅拌进行严格的环节把关和质量控制,从而为药剂量的控制提供参考作用。其次,在播种时,还要提前对土壤的病虫害情况进行详细检查,一旦发现有发生病虫害的可能,就要及时喷洒农药,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2、生长阶段的病虫害防治

    生长阶段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阶段。在小麦生长时,可以根据小麦生长周期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首先,在小麦返青拔节的时期,经常可见的害虫是吸浆虫,此时可采取喷洒农药的方式来消灭害虫。其次,在小麦孕穗的时候,经常可见的害虫是红蜘蛛、蚜虫,此时农民一定要认真关注小麦病虫害情况。最后,在小麦灌浆的时期,小麦吸浆虫再次出现,如果不注意的话,害虫蔓延可能会对小麦产量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需要注意对害虫的及时防治。

    3、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赤霉病一直是淮河以南及长江中下游麦区发生的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大流行年份,可使小麦产量损失10%-40%。安徽宣城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几乎每年都有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赤霉病不仅造成麦类产量的减少,同时,由于发生赤霉病的小麦中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还会中毒。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主要可以从以下三点展开:第一点,选用抗病品种,目前虽未有完全免疫品种的出现,但一些性状良好的品种,如扬麦和宁麦系列品种,对赤霉病均有较好的抗性;第二点,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从而提高植株的抗病力;第三点,采用药剂防治。防治重点是在小麦扬花期,预防穗腐发生。药剂防治应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持久性较好的农药,如每亩可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进行喷洒。此外,必须抢在雨前或雨停间隙、露水干后抢时喷药,喷药后遇雨可隔一周左右再喷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

    4、一些常见的自然防治措施

    在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除了采用农药、药剂等化学手段,还可以采取一些自然防治措施。首先是生物防治。即在小麦生长、成熟过程中,一旦出现病虫害现象,便可考虑引进一些病虫的天敌。病虫天敌的存在,不仅能消灭病虫,还能保持食物链平衡。其次是物理防治。即许多害虫可能存在于小麦附近的杂草里,割除杂草,一方面可以破坏病虫的生长和躲存空间,另一方面也能防止杂草生长过于旺盛,从而与小麦争抢土壤养分的情况发生。最后,如果条件允许,农民在种植小麦时,可以适当错开当地的病虫害高峰期,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困扰。

    综上,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首先对小麦种植技术进行分析,认为通过科学选种和播种、采用合适的耕作方式、及时进行灌溉等方式,能有效促进小麦种植技术的提高;其次,文章又围绕病虫害防治技术,依次对播种阶段、生长阶段的小麦病虫害防治展开分析,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对经常发生的小麦赤霉病进行了单独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些常见的自然防治建议,以推动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进步。

    (作者单位:242000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朱桥乡政府农综站)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