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开展群文阅读 助力学会学习 |
范文 | 【摘要】随着多媒体、智慧课堂、录播教室等高端教学设施的出现,加上三通两平台的推广使用,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变革和巨大飞跃,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也应运而生。大力开展群文阅读,不仅改变了以往语文课堂的少、废、差,有效拓展了语文课堂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对培养学生六大素养之一“学会学习”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器的作用,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群文阅读;助推;学会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3-0103-01 【本文著录格式】宗淑玲.开展群文阅读 ? 助力学会学习[J].课外语文,2020,19(03):103,105. 有人说:“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在這里套用一下:从前教学设施很落后,课堂容量很小,一节课只够欣赏一篇美文。 忆往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两根粉笔,三尺讲台,就是教师的全部家当,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少、废、差的状况,一节课能完成一篇美文的教学,已经很好了,一些需要精讲的篇目,甚至要用近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语文课往往是一言堂,严重限制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看今朝,教学设施由昔日落后的鸟枪换成了高端的大炮:功能强大的多媒体一体机、每生一台平板电脑的智慧课堂、可以现场直播的高大上的录播教室等等,再加上三通两平台的推广使用,可以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这不能不说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重大变革和巨大飞跃。随之,我们迎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也应运而生。大力开展群文阅读,不仅改变了以往语文课堂的少、废、差,有效拓展了语文课堂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对培养学生六大素养之一“学会学习”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器的作用,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以一堂综合性学习课为例,来谈谈开展群文阅读对培养学生六大素养之一——“学会学习”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随着《中华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的隆重播出,加上蒙曼、康震、郦波、王立群等几位名家教授对古诗词的赏析点评,激发了广大观众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全国上下兴起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潮。我校一名教师也设计并执教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综合性学习课,将古诗词大会搬进了语文课堂,下面是她执教的《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资料的收集、筛选、整理和辑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品位。 3.学习用多种形式解读古诗词,提升古诗词理解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提前将全班同学分为红蓝两组做比赛准备) 一、导入 播放张杰《经典咏流传》主题曲。 二、活动设计 第一环节:看图猜诗(猜对后吟诵),出示第一幅:贺知章《回乡偶书》;第二幅:柳宗元《江雪》;第三幅:王安石《梅》。 第二环节:听歌答题(歌曲出自《经典咏流传》),第一首:《一百万个可能》。问题1,背出一句含有“庄生梦蝶”典故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第二首:《琵琶行》。问题2,说出《琵琶行》中诗人慨叹自己与琵琶女相同命运的一句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第三首:《长歌行》。问题3,补充主旨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小试牛刀:AB组从《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中找一首自己喜欢的歌学会;CD组找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改编成歌词。(要求以上作业利用双休日完成) 第三环节:(抢答名句) 第一题:品味诗中的志趣。 1.“周公吐哺, ? ? ? ”是曹操慷慨激昂的长啸,“ ? ? ? ,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悠然闲适的低吟;当陈子昂在幽州台“念天地之悠悠, ? ? ? ?”时,王勃却劝勉友人“ ? ? ? ,天涯若比邻”;“宁为百夫长, ? ? ?”,初唐的杨炯渴望投笔从戎,建功立业,“夕阳无限好, ? ? ? ”,抑郁的李商隐却为没落的大唐唱起了挽歌。 2.你听!大唐帝国的战鼓震耳欲聋:“黄沙百战穿金甲, ? ? ? ”,王昌龄如是说;“醉卧沙场君莫笑, ? ? ?”;“不知何处吹芦管, ? ? ? ”王翰、李益也在叹。 3.战争的硝烟湮没不了恬淡的幸福,孟浩然依然畅游在天地间,与朋友相约“待到重阳日, ? ? ?”,王维也在他乡间的别墅中“独坐幽篁里, ? ? ? ”。 4.还有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这些耀眼的名字一一划过历史的天空,他们或感叹“云横秦岭家何在? ? ? ?”,或欣慰“沉舟侧畔千帆过, ? ? ? ”,无论如何,滔滔的江水会记得他们,巍峨的高山会铭刻他们。 5.追随着他们的信徒从不曾停步:“ ? ? ?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仍然是昂首阔步,铁骨铮铮;“会挽雕弓如满月, ? ? ? ”,苏轼也渴盼着驰骋疆场,保国安民;“我自横刀向天笑, ? ? ?”谭嗣同怒吼荡涤寰宇。 这些华彩的篇章,是我们文化的瑰宝;这些耀眼的诗人,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作为中国人,我们怎能不把他们牢记心中! 第二题:诗中的“仙”与“圣”。 1.青年时代的“李杜”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旅居长安时的“李杜”,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3.仕途坎坷的“李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安史之乱中的“李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5.盛唐的“双子星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大练兵:选一首你喜爱的古诗词,加入想象和虚构,写一篇750字左右的作文,要求是记叙文、散文或是小小说;读《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中的《读韩愈》《读柳永》《乱世中的美神》,模仿写一篇关于某位诗人的散文。(要求二选一,课后完成) 第四环节: 飞花令(春江花月夜)。(两组派选手参赛,内容是两周前辑录所得,有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诗句) 三、公布比赛结果 整个一堂课,精彩纷呈,亮点不断。教师腹有诗书的华贵气质,显示了她游刃有余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彰显了他们课下极强的自学能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仿佛为群文阅读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学生幸福地遨游在诗词的世界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精彩的课堂表现来自于他们课前在老师的引领下,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相关资料的广泛收集、阅读、筛选、整理和辑录;课后作业“读《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中的《读韩愈》《读柳永》《乱世中的美神》,模仿写一篇关于某位诗人的散文”,这又给学生安排了一项群文阅读的任务。纵观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言而喻。 有了学生课前的群文阅读,加上老师课堂呈现的群文荟萃,必然会成就未来学生在语文的天地里群英荟萃。群文阅读宛如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插上了一对隐形的翅膀,让他们在语文的世界里纵横驰骋,在文学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作者简介:宗淑玲,女,1969年生,甘肃永昌县人,本科,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作文竞赛辅导。 附 ? ?注 本文是甘肅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之学会学习。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280)的研究成果之一。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