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学段语文拼音识记教学中的优势与运用
范文

    

    

    

    【摘要】当前小学语文低学段的拼音教学中存在着拼音规则掌握不牢固及拼音字母易混淆等问题,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而又便捷的集散性思维拓展工具,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具有可视化、形象性、图示性等特点,在小学语文拼音识记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对于汉语拼音识记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想象力优化拼音识记,有助于学生对易混字母的辨析、对于拼写规则的形象识记、对标调规则的掌握,有助于教师形成系统化的拼音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拼音识记教学;思维导图;优势;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入学之初,首先接触的就是汉语拼音。拼音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识字、阅读和说普通话,是识字和阅读的基础,是小学低段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汉语拼音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在幼小衔接阶段多少有对其进行初步的认读和书写,然而基于低学段学生年龄的思维特点,对于一些抽象符号性的字母容易产生混淆,基本的拼音字母认读识记掌握不牢,以至于影响后续对汉字的拼读及语文学习的效果。为此,教师们对此进行了艰难的教学探究,得到了一些积极的反馈,然问题依旧存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中西文化的深入交融,西方一些优秀的教育思想及方法被不断引进。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文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引入到小学拼音识记教学当中,对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及制作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

    思维导图,也被译为脑图、心智图,是英国脑力开发专家托 尼·巴赞(T.Buzen)创造的一个组织性发散思维工具,于1970年提出。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它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是一种动态记录信息和思维的方法。思维导图就是把你想要“输入”大脑或是要“输出”的文字信息通过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将其“画出来”,是极佳的记忆路线图。

    (二)思维导图制作

    思维导图的制作的准备和回执过程如下:

    1.准备用品:白纸、水彩笔

    2.绘制流程:

    (1)提炼主题关键词:明确想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核心问题中提取关键词。

    (2)绘制核心图:从一张白纸的中心开始绘制,将核心的关键词写在白纸中央,周围留出空白。用彩色画笔给内容加以外框强调视觉上的刺激,突出主题,助于记忆。

    (3)连接分支:第一个主要分支选择不同颜色的彩笔向四周画些粗的曲线,这些分支代表你对中心词的主要想法,注意逐级向下的分支线粗细是呈递减的趋势进行。

    (4)为了方便记忆,在分支处可适当画些与关键词有关联的图案。

    二、汉语拼音识记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优势

    刚步入小学的学生其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导图正好切合其年龄的思维特征;同时其汉字书写能力不强,在汉语拼音识记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激发想象力优化拼音识记、有助于学生对易混字母的辨析、有助于拼写规则的形象识记、有助于教师形成系统化的拼音教学,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

    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通过绘画调动多重感官,摆脱了单纯的字母识记学习方式带来的枯燥感,使内容“有声有色”起来。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思维导图工具的介入是需要实实在在服务于教学工作的,为了避免“花哨”我们就得把握好度的问题。

    (二)有助于学生激发想象力优化拼音识记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自然和轻松的表达工具,结构类似于大脑神经元网络分布图形。其在绘制过程中往往是从一个中心关键词运用想象和联想来绘制结构图,对延伸的脉络自由发散,个体思维和经历的不同,造就了思维导图各具特色,且具有独创性。

    (三)有助于學生对易混字母的辨析

    拼音字符对初入小学的学生来说是抽象的表音符号,其相对应的发音无直接的逻辑关联,其抽象性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低龄儿童而言自然成为一个难题。拼音教学中字母混淆难辨是最常见的难题,我们可以对易混淆的字母运用思维导图方法进行归类教学。

    (四)有助于拼写规则的形象识记

    基于初入小学的学生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利用思维导图的直观性特点能够使音节通过图画表达,从而易于其对知识的掌握。

    三、汉语拼音识记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一)思维导图对易混字母的辨析的运用

    1.形近字母辨析思维导图的运用

    如图1所示,声母“b、d、p、q ”非常相似,半圆的朝向不同,它的读音和意义就不同,初学拼音的孩子会容易混淆,利用思维导图很容易将它们进行区分。如图所示,图中小朋友念“b”,b散发出来的箭头有两个,一个是图像“菠萝”,另一个是“b”在拼音四线格里的写法。

    如图2所示,复韵母“ui”和“iu”,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也很容易混淆,利用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把“i” 作为中心点,“u”分别放在左边和右边,左边“ui”指向危险标志及其在拼音四线格中的書写位置,右边“iu”指向鱿鱼及其在拼音四线格中的书写位置。

    2.平翘舌字母辨析思维导图的运用

    平舌声母“z、c、s”与翘舌声母“zh、ch、sh”之间由于发音的位置不同容易发生混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读音上对其进行区分。如图3所示,分别以平舌“z、c、s”作为出发点与“h”相结合组成“zh、ch、sh”;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发“z”的音,保持牙齿的位置不变,然后发“h”的音,最后保持发“h”时舌头的位置来发“z”就能发出翘舌音“zh”的读音。

    (二)思维导图在标调规则的掌握上的运用

    初学拼音的孩子标错音调的情况时有发生,归根结底源于对要标调的音节认识混乱,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标调时找准音节、降低出错率。运用过程如图4所示,毛毛虫身上背着5个单韵母,标调时按顺序找,“有a不放过,没a找o、e、i、u”。以“包”为例:“bao”按顺序“a”在“o”的前面,所以音调要标在“a”的上面,即“bāo”。

    (三)思维导图在教师形成系统化的拼音教学上的运用

    使用思维导图最有效的办法是记备课笔记,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备课比写出来更快,而且还可以让讲课的人和学生始终都能掌握全盘的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按每一节的内容来绘制思维导图,把主要教的内容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点,发射出课堂的各个环节。

    新课标强调要使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同时赋予了汉语拼音教学全新的理念,汉语拼音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的。拼音教学的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就需要教师们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把握学习的兴趣点来辅助推进教学,开拓更多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法,使学生能够想学、愿意学,喜欢学习汉语拼音,为日后的识字写字打下基础,同时为孩子早日踏上知识的宝塔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徐波,女,1990年生,福建宁德人,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张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