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父爱不缺席 |
范文 | 孟晓璐 【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我国父爱教育缺失现象普遍升温,多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尤其是孩子的青春期教育参与度低,缺少关心甚至是简单粗暴。据新浪网 2009 年的调查显示,在 1988 名被调查者中,60.7%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26.3%“觉得不好说”,仅13.0%认为“父教并不缺失”。在回答“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教育责任?”时,46.9%选择了母亲,28.7%表示“父母均担”,11.4%选择其他,仅有 13.0%表示是父亲。基于这种现实状况,我又对所在的年级360 个孩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子女教育父亲“缺位”的情况,母亲是子女教育的绝对主角。 【案例呈现】 由于我长期在中高年级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比较关注孩子的青春期教育,在我的学生中,就有三个比较特殊的典型案例,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表现: A同学:人称“废话大王”,他最厉害的功夫就是“接话茬”,不管老师讲什么,他都能接上,上课的注意力全在接话茬上,经常在课上弄得大家哄堂大笑,他并以此为乐,到处炫耀。 B同学:人称“奥斯卡影帝”,无论是唱日语歌和还是写检讨,都能入情入境,演技很精湛。经常唱黄色日语歌曲,到处宣讲同性恋。讀检讨时都能把自己感动地痛哭涕零。 C 同学:人称“暴力男”,他有三个本子,一个是“记事本”,里面记录着班里每天发生的事情,并附上自己的麻辣点评。一个是“小黄本”,受《金瓶梅》的影响,里面画着一个能动的男性生殖器,并创编了一个以班里男女为主角的言情故事。还有一个是“复仇本”,里面记录着上学期间哪个同学哪天怎么欺负的他,他要在毕业以前,完成他的复仇计划。 【分析原因】 这三个孩子当时给我带来了很大困扰,于是,我就进行跟踪家访,先从他的家庭情况着手调查: 大家看, A同学的爸爸仍旧奉行着“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观念。B同学的爸爸因为长期不在家,对孩子青春期的性发育缺少正确的引领。C 同学由于从小生长在母系环境中,父亲一直缺席,他缺少爸爸带给他的安全感、责任感和榜样力量。这三个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父爱缺失的现象,父亲都扮演着“隐身人”的角色。 【解决策略】 孩子出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本着“立德树人”的目标,我就对这三个孩子进行疏导,家访,指导,把我自己的工作方法总结为“孟氏三法”。 1.心理辅导放首位:孩子是家庭教育问题的受害者,我们先要对孩子进行疏导,我们借助 沙盘、家棋、欧卡牌心理工具,分析心底深处的原因,在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三个孩子对钱都看得很重,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有了钱,就什么都不怕”,由此看出,这三个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内心非常自卑,正因为这样,他们才会哗众取宠,引起别人注意,获得安全感。 2.直面对话关键人:在这个案例中,关键人爸爸,围绕爸爸,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先找爸爸谈心,让爸爸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给爸爸开书单,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开设爸爸课堂;鼓励参加亲子活动,借助爸爸俱乐部,爬泰山,徒步千佛山,寻泉活动。 3.因材施教开药方:每个孩子家庭情况不一样,爸爸脾气性格也不一样,我们就从兴趣点着手,对症下药,私人订制药方。大家看,我给三个孩子开的药方: 去年教师节时,三个孩子都回母校来看我,逢年过节,都给我发来祝福的短信。看到孩子们身上发生的可喜变化,我很欣慰,至少在青春期他们收获了来自家庭的关心与关爱,相信这颗爱的种子,会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尤其是缺少父爱的青春期男孩,在认知、性格、情感、意志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一种重要角色,在家庭教育中责任重大,其效果往往是母爱所难以达到的。缺少父爱就如同孩子成长中缺“钙”,提倡父亲们少些应酬,多些陪伴,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父亲节演讲时曾说过:“我们缔造生活所依赖的基石中,最为重要的是家庭。我们必须认识并且肯定每一位父亲在这个基石中起到的关键作用。父亲既循循善诱,又训练指导;既指明方向,又言传身教。父亲既是成功的榜样,又是不断推动我们走向成功的人。” 希望父亲能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及时走到台前,指导引领孩子们的成长,陪伴孩子成长,让父爱不缺席。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