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议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材编写 |
范文 | 陈方圆 摘 要: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为智力障碍、脑瘫、自闭症和多重障碍等各种残障学生。这些学生普遍存在语言、思维、动作技能等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在社会交往、学业和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本文着重阐述《生活语文》科教材编写设想,以期对培智学校学生教育乃至将来他们回归主流社会有所启示。 关键词:培智学校 生活语文 教材编写 一、培智学校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言文字不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也是传播文化、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将语文课程命名为“生活语文”,这个命名明确了培智学校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即工具性、人文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二、教材编写必须围绕教学目标 1.理论目标 通过生活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能懂得一般性的交往性语言,并能较好表达,能主动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与人进行沟通。坚持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低、中、高分为三个“阶段目标”,各个阶段分别从四个领域做了具体要求,各个阶段相互联系,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2.实际目标 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提高语言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能用简单的语言文字与他人沟通;学习简单的常用汉字,会认、会读、会写;在日常生活中能看懂常用的标志、文字并了解基本的意思。 三、教材编写 (一)以单元主题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根据教育部2007年2月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具体精神,学校编写了《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明确以单元主题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1.九年义务教育单元主题表 2.以学生需要規定或选取具体教学内容。 《标准》说明了通过各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所应达到的水平状况。教材编写者的任务是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去帮助学生努力达到这些水平。 (1)选择有利于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的内容。生活语文科教材应注意选择那些与学校、家庭、社会相关的内容,才能够引起学生对社会事物的关注,有利于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2)从注重学生原有经验,选择学生便于体验、能够理解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是学习生活语文的基础。因此,教材内容的选取需要考虑他们原有的经验基础和具有适合于他们心理、生理发展需要的活动种类和活动方式。 (3)选择最必要的基础科学知识、基本技能。《生活语文》教材的内容应本着为了用而学原则,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把单元主题确定放在学生最直接需要的主要方面。 (4)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关注那些蕴含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因素的教学内容,并将之充实到教材中去。 (5)选择具有时代感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有关内容。《生活语文》教材要注意吸收和反映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成果、新话题,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材的呈现方式 这里所说的教材,仍是狭义的,仅指教科书,即课本。 1.转变编写角度。从学生观察世界的角度、自主学习的角度和科学学习活动的方式来表述。采用了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的第一人称叙述角度。这不仅仅是形式的改变,而是体现了编写指导思想的变化。 2.改变叙述方式,增强教材的亲和力。《生活语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要有机结合在教材和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从学习、参与、体验中去内化。如,:“课文写得真美,我要好好读一读。”等这些富有活力和个性的儿童化语言,可以拉近学生和课本的距离,极大地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 3.注重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材的编写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 4.内容载体多样化。根据智障儿童学生特点,教材的呈现方式应直观、形象地呈现教材的内容。如,教材可以用一组图片来呈现学生活动的场景,不同的图片呈现不同的活动方式。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需要,内容载体要富有儿童特点并且多样化,如童话、诗歌等。 5.内容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教材在把握《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有一定的弹性。具体的设计方式可以是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另外,教材在内容的选取上还应考虑地区性差异。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教材中利用一些现代化的工具。 教材编写应以《标准》为依据,提供的素材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题材应丰富多样,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教材的编写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教材的编写还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