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对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 |
范文 | 赵静 摘? 要: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是在1990年由美国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教育趋势,它的理念是强调平等的受教育权,要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包括:肢体伤残、视觉受损、听觉受损、智力障碍、自闭症等)跟同龄学生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更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中笔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将特殊儿童融合在普通环境中,为其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提供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互动的机会;提供普通儿童对特殊儿童由接近、认识,到接纳、协助的正确过程。让特殊孩子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为其有望在成年时期基本达到普通社会发展标准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特殊儿童? 班级管理? 融合教育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学校读书,不少特殊儿童还进入了普通学校接受教育,成为随班就读的学生。这些学生一入学就在某些行为方面表现“比较突出”,与其他普通的孩子相比,表现更为敏感、脆弱、警觉等,似乎显得与这个集体格格不入。他们需要班级的灵魂导师——班主任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引导,以便于他们尽早融入主流教育群体当中来。 在实际工作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关注接纳,正视儿童的问题行为 心理学认为,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是寻求关注的表现,因此我也开始尝试关注和接纳这些行为。 与孩子朝夕相处,我渐渐明白了孩子首先是她自己。问题行为只是这类孩子的特点,或者是某个孩子在某个阶段的特点。儿童问题行为可以被理解成是由于无法应对困难而引起的。为了满足需要,解除危机,儿童才表现出了异常的行为。把异常行为视为一种求助的呼声去正视,是我们面对儿童问题行为的第一步。 如果希望学生“正常化”,那么我们要先学会接纳孩子。接纳不是任其发展,而是在传达即使他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们都接纳他、陪伴他的一种信号。接纳是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学生要能感受到接纳的爱,才能和教师亲近,继而产生感情,才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实现自我教育。 二、理解包容,探求问题行为的原因 他们先天在自制力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加上后天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就导致他们的行为出现偏差,我想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所为,不过是特殊儿童与其他人之间的“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行为方式”罢了。特殊儿童在生理上的异常使得他们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特殊性。了解了他们的心智发展阶段,就能理解和包容他们的一些异常行为。所以我们不应该急于求成,要学会等待,学会理解特殊儿童的节奏与需要,改变自己的节奏,去适应和保护儿童的节奏。当我们真正的和孩子融为一体的时候,也许他们就会不自主地朝着我们理想的方向发展,教育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倾注心血,爱心助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一)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班风,为他们创设公平的受教育环境 班主任的导向作用很重要,你的每一个语言或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要善于引导集体舆论,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这种引导不应该只是在遇到具体的困难时,才临时让全班同学表现出“帮助”的姿态。教师应该从这个班集体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设法营造出一种既洋溢着温情又充满正气的班风。这种风气,能够让同学们面对某些情况时,自动形成一种力量。 (二)为儿童提供活动的机会,树立自信心,找到集体的归属感 活动是我们启发潜能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应该是使人得到充分满足的一个源泉,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更是他们健康和新生的一条原则。所以平时我努力从生活中挖掘学习素材,刻意安排开展豐富多彩的活动,让她参与其中,有事可做。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在众人面前大胆地展示自己。不仅有助于培养注意力与交往能力,有效改善自己的行为,同时在同学中提高威信度和知名度。其他的孩子们会觉得他们虽然有缺点,但是依然是非常棒的,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并从此对他们刮目相看,这样心灵上就不再会有距离感。这个孩子在得到伙伴的赞誉后,不仅找到了她的自信心和满足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找到了存在感和集体的归属感。 (三)赋予特殊的关爱,用表扬和激励,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我认为激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它有助于孩子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正确认识自己。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 在班级中给予这些特殊孩子特别的关爱,传递温情,赋予他们在激励和赞美中矫正他们的问题行为,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四)尊重和信任特殊孩子,尽量满足正常的心理需求 教师要学会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和价值,这是教育好学生并塑造好学生心灵的前提。 1.不给孩子定性和擅自贴标签,尊重家长的隐私,做到不愿意说的不问。 2.不过度要求孩子,树立短期目标努力。让孩子和家长看到希望。 3.经常运用夸赞式的,鼓励性的评价语言、给他们信心。 4.用拥抱、牵手,摸脸,听他讲故事等他们喜欢的亲近方式进行情感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从而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获得自由愉快的情感体验。 5.成立“爱心伙伴”互助小组,让小组成员分别从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让她在于小伙伴的交流中消除孤独感,感受到有友爱和生活的美好。 四、允许不断反复,延时等待,静待花开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某些原有的问题行为虽得以矫正,朝着我们理想的方向发展,但偶尔也会反复,同时,也会随之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针对这一点,我们要充满信心。我想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总之,融合教育工作,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不仅是一种新的教育趋势,更是一项爱心工程,对于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开展深入研究,借助科学管理将这种责任转化为一种职责和崇高的使命,让特殊的孩子能感受到更多的教育的成功与喜悦,进而逐渐达到与社会的最大程度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黄志成.全纳教育之研究——访英国全纳教育专家托尼·布思教授[J].2001(03). [2]邓猛,朱志勇.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方特殊教育模式的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4). [3]周耿.北京市随班就读综合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特殊教育,2000(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