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范文

    冀晨曦

    

    摘 要:“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小学课堂中是教师的教学水平的体现,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的运用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让书本上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思维,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本文对“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让学引思 小学数学 教学

    “让学引思”的教学观念运用到课堂中能够极大的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究性思维。数学知识本来就具备很大的兼容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自主研究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数学的学习中慢慢思考,教师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够显示出“让学引思”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以《组合图形的面积》来讲一讲如何“让学引思”。

    一、情境教学

    1.引入组合图形

    师: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生1:第一个图片中的组合图形是由5个三角形、1个平行四边形、1个长方形组合而成,另一个组合图形是由5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生2:第二个组合图形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组成的图形

    師:生活中有很多的组合图形,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组合图形?

    生1:扳手的表面是由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组合而成的,它们的面积是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之和。[1]

    生2:学生队队旗是由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组合而成的,它们的面积是一个梯形和三角形面积之和。[2]

    2.引发思考

    师:那大家想一想:这些组合图形的共同之处在哪里呢?

    生:它们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

    师:让我们来想一想,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总结:组合图形是由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基本图形组成的。

    二、培养学生兴趣

    (活动一)师:考一考大家的眼力,让你们看一下这些图片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活动二)师:一个正六边形可以有几种组合图形的分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经过学生的讨论之后。

    1.分一分

    生:一共有四种分法。第一种分法可以将它分为两个梯形,第二种分法可以将它分为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第三种分法可以将它分为两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第四种分法可以将它分为4个三角形,第五种分法可以将它分为4个三角形。

    2.方法归类

    师:从上面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组合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用分割法来求得,就是将组合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图形,求他们的面积之和。

    师:那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看看下面一张图,如何求它的面积?

    生:我想到的一个办法是将这个图形补全,先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然后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后用整个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就是这个队旗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的办法真的是太好了,这位同学采用的是将整个组合图形补全的办法,然后减掉其中的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得到组合图形的办法,我们称这种办法为添补法。

    总结:在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们应该注重的是转化的思维,将我们不熟悉的知识转变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师:请学生看教材的例题,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这是一个客厅,现在这个客厅要铺上地板砖,你们知道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砖?

    请大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这个客厅的面积进行估算。

    1.①动手实践,让学生找出转化的办法。(引导学生将组合图形转换成基本图形)并将小组讨论出来的结果记录下来。②小组组长将本小组转化的方法向同学们和老师进行阐述。

    师:你们是怎么样求出客厅的面积的?具体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呢?分割法、填补法、还是其他的办法?

    2.比较两种办法的优缺点,哪些办法比较直观,计算起来没有那么复杂,很快能够得出答案。[3]

    3.计算和验证。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运算,验证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是否一样。

    四、强化实践教学

    师: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关于求组合图形的面积的常见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分割法,一种是填补法,无论是哪种方法,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转化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下面的题目。

    思考题:正方形中套着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长方形的四个四个角把正方形的边长各分成两段,其中长的一段是短的一段的两倍,求中间长方形的面积。

    结语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在的教学课堂,教师应该提倡“让学引思”,让学生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老师首先要进行情境教学吸引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展开,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保持一定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升华,再次是注意教学的方法,开展游戏教育,寓教于乐,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然后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中,要充分地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学习的价值,最后是注重实践教学,既是对之前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扩展训练。

参考文献

    [1]刘晓梅.小学数学“让学引思”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159.

    [2]陈晓燕.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11-114.

    [3]许飞.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教学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1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