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范文

    曲娜

    摘 要: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与语文教学知识的有机融合,又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思维的空间,更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功底有积极作用。本文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不仅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给出了改进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相信能更好地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课外阅读 小学 语文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基本功相对薄弱,同时他们的思维又相对活跃。在这个阶段,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来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同时将课堂知识和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关联,这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应用现状

    1.很多老师对于课外阅读内容不够重视。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象征性的提示几句,而没有认真对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解读、发散和延伸。比如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可能会顺带提示大家看一下课外阅读内容,但在下一节课上却并没有对大家的阅读情况进行跟踪,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很少将各类知识点和课外阅读内容进行关联。这种不重视的现象使得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逐渐下降,其所发挥的作用也极其有限[1]。

    2.课外閱读仅限于读,而没有深入扩展。小学课本中设置的课外阅读内容,并不只是读读就算了,应该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比如锻炼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等等。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简单的对课外阅读内容进行浏览,或者给大家介绍一下内容概要,而没有真正去读、去想、去写、去说,这也大大制约了课外阅读质量的提高。

    3.没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特殊板块,它不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来进行,而是作为一种课下学习材料供大家去阅读、理解。但是在课下,学生安排时间比较自由,而且很多老师没有想办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导致很多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关注度不高,积极性不高。有些小学生即便阅读了课外内容,也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没有机会进行展示。这样也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课外阅读质量的提高[2]。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改进教学策略

    1.认真提炼课外阅读内容的特点和主题,实现学生思想境界、审美境界等的升华。课外阅读是对课堂知识内容的延伸,其内容选材多是来自于国内外知名读物、名家著作等等。这些课外阅读内容要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要么具有文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等等。

    譬如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作的《昆虫记》,其中关于昆虫生活习惯、习性以及环境、动作等的描述,既带有很强的趣味性,也有很强的科学性,这对于引导小学生形成“认真观察、乐于思考”的习惯是有积极作用的,也可以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再比如课外阅读《鹬蚌相争》的寓言故事,它是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故事手法为大家诠释了深刻的哲理内涵。老师如果能够把握住这则寓言故事的核心思想去引导,就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寓言思想的理解能力。

    2.做好课外阅读内容和实际生活的关联,将学生思维引导到课外。作为语文老师,需要明确课外阅读和课内文章的不同之处。如果说课内文章是小学语文知识点的贯穿和融合;那么课外阅读则是侧重于兴趣的培养、思维的延伸、逻辑的构建、学科魅力的展示等等。所以,在课外阅读内容的教学方面,老师也要有别于课堂内容。我们既要注意课外阅读内容中的生字生词等知识点,注意其中用到的比喻修辞手法,又要做到将阅读内容与课外生活相关联,起到延伸思维、发散思维的作用[3]。

    在小学高年段课外阅读中,节选了刘易斯·卡罗尔所作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一部分。这部作品带有浓郁的奇幻色彩,但它和现实生活也是充满关联的。譬如其中讲到爱丽丝坐在河边,看到有一只白兔自言自语而且穿着红坎肩……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会发生,但又很容易让人在脑海中勾画出一只穿着红坎肩的兔子的形象。老师不妨从这一点去引导学生,学会用拟人化的方式去描述生活中的小动物、小昆虫。比如,引导学生去设想一只正在打篮球的小狗,它会不会穿一双运动鞋,而且跳起来投篮?或者引导学生去设想一只正在睡懒觉的大花猫,设想大花猫的衣着、动作和言语等等;老师还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爱丽丝的角色,让大家畅谈如果自己遇到同样的情形会有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想法。

    在这种课外阅读延伸教学中,重点不是知识点的浅层概念、意义的诠释,而是要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增加一种看待事物的视角,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

    3.课外阅读的“课外”化阅读引导。课外阅读内容是鼓励小学生在课下时间自由阅读的内容,因此它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占据的比重不宜过大,老师也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做工作。但是对于课下应该如何去进行课外阅读,老师还是要整理出一套思路。

    比如,老师在布置每天的课堂作业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写下对某篇课外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或者开展“我给大家讲故事”活动,每天拿出几分钟的时间抽选一名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课外阅读内容进行复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课下时间里主动去阅读课外内容,学习课外知识。时间长了,学生自然而然的也能养成阅读课外内容的好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思考、总结、讲说、写作能力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课外阅读教学指导,这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有重要意义。不过,课外阅读内容具有宽广的题材范围和多元的内容主题,而且是在课余时间进行,学生拥有较大的自由度。因此,老师一定要做好课外阅读的引导,让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保持良好的兴趣度、积极性、参与度,从而达到提高阅读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克伟.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学周刊,2018,13(13):131-132.

    [2]蒋素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探析[J].快乐阅读,2016(6).

    [3]盛春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J].新课程(上),2017(6):56-5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