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
范文 | 缪陈亚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学生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增进师生交流,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一、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1. 教师方面 调查笔者所在学校化学教师的问卷结果可以看出,有87.5%的教师每节课都有提问,有50%以上的教师在备课时用来准备问题的时间占备课时间的20%—50%,说明大多数教师在主观愿望上非常想利用问题来组织化学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化学知识。对于学生都回答不好的或难度很大的问题,有37.5%的教师能肢解问题,逐步启发诱导学生,通过提示力促问题解决;有37.5%的教师则通过降低问题难度或者换一种方法、角度再提问来达成目标;更有12.5%的教师能组织学生讨论,并进行师生共做,以解决问题。有87.5%的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回答评价。 以上数据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学生互助讨论获取问题的答案,同时也发现教师个人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提问有效性和互动解答等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提出的问题思维水平只停留在识记水平,缺乏对过程和方法的引导;(2)教师提问的频次有时过高,由满堂灌改为满堂问,缺乏教学的实效性;(3)教师有些提问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目标,缺乏教学的针对性;(4)教师的提问有时难度太大,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5)大部分教师的提问方式单一,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提出的问题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6)教师的提问大多是已经预设好的,并且答案多数是唯一的,很少有开放性和生成性的提问;(7)教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只是个别或部分学生回答,没有面对全体学生,而且在个别学生回答以后没有及时的评价和分析;(8)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提问的意识不强等等。 2.学生方面 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看,有90.5%的学生认为化学课堂上教师提问很有必要;有86.9%的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有65.3%的学生能被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吸引。很多学生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非常喜欢的,非常愿意积极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51.2%的学生觉得教师有时提出的问题表达不清楚、甚至与所学内容无关,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或许是问题本身不太科学,或许是问题的指向性不明,或许是问题的难度太大,没有层次感,或许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面向全体学生等等。也有30.9%的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害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该数据说明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或许是对问题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或许是担心回答错误心存顾虑等等,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精心设计、耐心听取、正确评价,让每个学生具有积极的参与意识。调查结果还显示有28.4%学生经常能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说明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也需要加强,这可能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造成学生难以发现问题,也可能是求同心理、自卑心理,缺乏创新精神,导致学生不敢提问。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效问题,用高质量的问题来激发和诱导学生质疑和深问。 二、探索有效提问的策略 1. 充分了解学情,让课堂提问面对全体学生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需要,无论年龄、性别、家庭背景、智力、身体状况的差异,要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对班内的学生情况做全面、彻底地了解,根据班内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一些新颖独特、具有挑战性、起点低、层次多的问题来刺激学生,引导学生积极解决问题,形成课堂竞争的氛围,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提问要体现层次性,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防止出现“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现象,还要顾及教室内的每一位置的学生,绝不能有“被遗忘的角落”;要有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并提问,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2. 认真研究教学目标,让课堂提问更具有针对性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要少而精。“少”指的是课堂提问要适量,主要针对现今课堂上“满堂问”的情况,学生大脑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思考时间不足,教学效果不能保证。“精”指的是课堂提问在于善问、巧问,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得笨。” 课堂提问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研究,紧扣教材内容,围绕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重难点是一节课堂的核心,如果不突破这两点,那么整个提问只会停留在一个较为肤浅的层次,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 比如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课中,本节课的重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难点是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改变?”、 “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反应前后物質的质量是否改变?”、“从微观角度分析,为什么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通过这样富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就非常有效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3. 注重思维过程和方法,让课堂提问更加深刻 不少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或喜好集体回答,如“是不是?”“能不能?”“对不对?”等一问一答,重视结论,忽略了对思维过程和方法的引导,表面上气氛热烈,实质流于形式。因此,需要根据教学实际内容提出对学生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的问题。比如:“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其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哪一种微粒?”、“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为什么会变浑浊?时间长了为什么又变回澄清?”……学生通过回答类似的关注学科思考价值的提问,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对思维能力的提高,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4.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提问更加开放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计问题的教学情境,使问题富有探究性和创新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比如在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中,首先播放学生自导自演的“关于假黄金的骗局”,然后引出问题——如何来鉴别这枚金戒指是真的还是假的?你的方法充分利用了金属的哪一点性质?是否体现了金属的活动性差异?这样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在回答这些开放性的问题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在开放性的问题中还很容易出现生成性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还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5. 遴选合适的提问方式,让课堂提问效能越发极致 方式不同,其效果大不相同,提问也是一样。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恰当的提问方式,会让提问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功效。 (1)引导式提问。这种类型的提问是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开展定向思维的提问。一般在某节新课的起始阶段,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定向思维,常常使用这一类型的提问。 (2)点拨式提问。这种类型的提问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思路受阻或是偏离正确方向时,教师进行点拨、疏导的提问。 (3)阶梯式提问。这种类型的提问是将一组提问由简到繁、由浅人深地排列得像阶梯一样,引导学生一阶一阶地攀登,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提问。设计这种类型的提问,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规律。 (4)遷移式提问。这一类型的提问也称作“曲问”,即为解决一个问题,折绕地提出另外一个或另几个问题的提问,这种类型的提问意在增加思维强度,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 在教学实际中,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要先提问再叫学生回答,并给学生同等回答问题的机会。在合理选择提问方式的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行追问,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出现。 6. 智慧理答与评价,促进课堂提问的目标达成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学会等待,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复杂的问题可让学生协作讨论,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非言语信息,及时分析诊断学生的回答水平,为理答做好充分准备。预先设计的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预先设计的问题过难或过易,学生难以回答;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思路回答;学生提出了始料未及的问题等等。因此,在教师理答阶段,需要教师根据问题的认知水平、学生的回答情况等灵活地选取合适的理答方式,促使学生深入挖掘问题实质,构建知识,形成方法,同时在学生答题之后,教师一定要及时做出评价,并注意多给予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当然,对学生答案中出现的错误、不确切的内容或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要及时给以提示。 总之,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不仅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之外,要求教师既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学生,是教师认真学习教学理念、按照教学规律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结果。 (收稿日期:2017-03-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