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让游戏教学真的发生
范文

    丁丽

    摘 要:成功的教学游戏,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理解教学重点、难点,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娱乐欢笑中快乐的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的快乐感,如果选择或设计出理想的教学游戏会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滋有味,绘声绘色。

    关键词:游戏 教学

    游戏活动是学龄段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活动。游戏活动进入课堂,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學法一般是指把教学内容或活动主题溶于游戏中,让儿童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儿童在愉悦的环境氛围下快乐的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游戏选择或设计

    小学生的认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过渡。情感的深刻性在不断的发展,道德情感在逐步地发展起来[1],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设计合适的游戏教学。

    [案例]

    在教学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尝试画出个标准的圆。学生尝试画圆,方法可能有沿着圆形物体的周围描圆、利用尺子上空心的圆画圆、利用钉子和硬纸板和铅笔旋转画圆等等。

    学生通过用各种方法画圆,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性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画”圆的游戏中既感知了圆是曲线图形,又在游戏中发现了圆的特征。

    二、从学生的生活中选择素材进行游戏选择或设计

    我们在设计游戏教学时要考虑到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选择孩子周边比较熟悉的事件为素材来设计游戏,更容易让孩子产生兴趣,溶于游戏中。

    [案例]

    在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时,老师是这样来导入的:

    1.老师首先出示一张宝宝的照片,调动学生的兴趣。可是学生随即就发现太小看不清。追问:怎么办?(板书放大。)

    2.学生上台进行放大操作(对于操作的过程,学生可能会说太扁或者太窄了,引导说出形状变了。)

    3.那谁来试着把这张照片放大?(让学生上白板操作。)

    4.追问为什么老师刚刚的操作你们觉得不行,而这位同学的就可以呢?

    板书:形状不变,大小改变。

    5.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先研究在保证图形形状不变的情况下而大小改变。

    以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新课,并在游戏中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使学生的探究欲望逐渐高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有目的迁移。

    三、按照教学内容进行游戏选择或设计

    游戏应该与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密切相关,要让学生明确重难点。游戏在选择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课本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目的明确。在分析教学内容的时候,把书本上相关的知识点与合适的教学游戏相关联,用游戏的方式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这是选择或设计游戏的关键点,也是难点,可以从教学内容中提取在游戏中必然要涉及的要素,从而把内容和活动很好地联系起来。

    [案例]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候,老师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给学生多种长度的小棒,让学生用小棒围三角形。教学片段如下。

    1.教学三角形定义和特征

    (1)想一想,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图片并让学生指一指。)

    (2)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三角形,那我们一起来自己想办法做一个三角形吧。

    (3)刚刚同学们用不同方法都做出了三角形,表现真棒!请你比较这些三角形,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相机请学生上来指一指并板书:顶点、角、边。)

    小结:同学们真棒,在我们数学学习中就应该养成这种善于观察、比较和推理的习惯。

    2.教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刚刚同学们在做三角形的时候好像都没有用到吸管,为什么?(学生发现只有两根吸管。)

    (2)好,老师再提供你们一些吸管,请你们选择一根合适的与这两根围成一个三角形。并把长度记录在表格中。

    投影展示表格并解释:第一根吸管的长度都是10厘米,第二根吸管的长度都是4厘米。

    (3)还有一根5厘米的,你们为什么不用?(相机板书10厘米,4厘米,5厘米。)

    (学生投影展示,展示过程中相机问学生吸管怎样变化就可以围成三角形了。)

    (4)那如果把5厘米的吸管加长到6厘米,可以围成三角形吗?(白板演示并板书。)

    小结:三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不能围成三角形。

    (5)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什么样的三根吸管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呢?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做”三角形并不难,做的方法必定是多样的。但老师设计这个游戏,让学生“做”三角形的目的不在结果,是注重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所以,老师让学生交流分析各种做法的共同点,如必须用三根小棒、三条线段……所以三角形有三条边;而小棒、线段……必须两两相连,所以三角形有三个顶点和三个角。通过比较各种做法的相同点可以恰到好处地建立边、角和顶点等概念。

    设计和选择游戏教材应体现出游戏特点,游戏是人类才有可能创造出来的,因此,游戏选择或设计应是有目的和选择性的。既要考虑选择不同的水平和年龄,注意面对全体学生,又要考虑个体差异需求,促进个体化的良好发展。

    对于数学教育活动来说,游戏教学活动的方法并不能代替一切教学活动,但如果在正规刻板严肃的教学方法之外多为学生设计一些游戏在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既快乐又增长了知识,还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游戏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从自己的最佳观测点面对每一个题材,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认识学习,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游戏教学真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芳.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管见[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6,(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