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议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
范文

    吴立华

    摘 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冲破重重阻力,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践,探究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策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 师生关系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有幸走到教育岗位,置身于教育教学中才发现师生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因此,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要探索这个话题,任何教育的结果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

    一、探究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教育第一线的实际看,师生关系不容乐观,尤其是我们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师生关系的观念转化,其过程艰难而漫长。

    1.教师方面。一方面,在教师的观念日益更新、发展的今天,不少教师仍然喜欢扮演传统的教书先生形象,厉言威容,让人望而生畏。殊不知,当学生震慑于你的威力时,心里直害怕,想着别挨批,有了疑惑不敢求教,有了心里话不敢倾吐。另一方面,现在的课堂改革此起彼伏,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放手给学生是现在课改的主流,再由于现在的社会大环境,有些教师不敢管,所以有些老师就完全放手,导致在学生中逐步丧失了威信,到最后课堂难以驾驭。

    2.学生方面。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目睹了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着“以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集体、家庭的责任意识”的现象。如:在学校表现出自私自利,独断专行,随手丢弃垃圾,随地吐痰,不懂得关心他人,遇事爱推卸责任,自己分内的事不做,承诺后不兑现等。

    3.家长社会方面。现在是独生子女的时代,大部分家长对孩子都是溺爱的。现在的社会是法制社会,对学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只要学生出了问题,先不问原因,学校和教师都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使得很多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不敢管、不愿管、放任自流。

    二、当前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僵化,是师生间权利、义务模糊、混乱的根源

    今天的教师,对封建腐朽的师生关系,并非没有鉴别力;对当今教育改革中新的师生关系要求,亦非一无所知。但是,“严师出高徒”的思想一直根深蒂固。仅从这一点可以看到,我们要把教育观念转化为实践活动的艰难程度。此外,在广大农村,过多错误或落后的师生关系观念成了教育弊端的渊源,他们对新课程的任何师生关系理念都难以接受,更谈不上实施。

    2.法制意识淡薄,是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内在原因

    多年的从教经历,让我看到了许多相关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轻的罚站、羞辱、罚做作业……;重的抓耳朵、谩骂、殴打……凡此种种,可谓屡屡发生、普遍存在。相关的资料显示:校园内,教师的因“暴力语言”和过激行为而侵犯学生权利的案例占的比例最高。这就说明,我们教师队伍中不少人的法制意识仍十分淡薄。

    3.真情投入不足,“关爱学生”缺乏具体行为和艺术

    为人师,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乃天职,这尽人皆知。可是我们在与学生交往中,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显得高高在上,缺乏坦诚。现在我们许多教师在“关爱学生”方面亦用苦,问题是因缺乏探索,没有考虑到光有爱生意识是不够的,没有付出真挚的爱的情感,便没有符合学生需要的爱的行为,更没有更科学合理的爱的艺术,师生间的情感关系自然是冷漠,浮于表面的。抛弃坦诚犹如丢失灵魂,只有躯壳的“师爱”毫无意义和价值。

    4.“激发兴趣”失去应有的活力和生机

    近些年,社会迅速变化,教材不断翻新,学生知识的获取渠道多样化,我们的课堂一些教学却还停留在“教材加参考书,黑板加粉笔”的旧模式上,已是很落后了。在这时代背景下,我们唯教材教参是从,照本宣科,课堂教学无论如何都是难免死气沉沉。

    三、为了构建良好新型的师生关系,特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如下

    1.建立教育民主思想的策略

    教育民主思想,是当代师生关系理念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分水岭”,是当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内容。

    新课程反映了理论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预测,展现了教育改革理论的研究。这些理论,尤其是其核心内容——师生关系理论中的民主思想应当成为我们的指导,指导我们进行教育实践,指导我们选择适合未来社会的教育现象进行体验。

    2.提高教育法制意识的策略

    在法制不断完善的今天社会,就要依法治教,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同转化观念一样,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法制意识,充分认识到学生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益。

    3.切实加强师德修养的策略

    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即一种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这种特殊社会关系要求教师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明辨是非,用现代师德标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自觉抵御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师德纯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管理思想,为师生关系的纯化创造有利的环境。

    4.真情关爱赏识学生的策略

    人是灵魂的载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心灵的沟通,需要真情付出。“教育缺乏对话,教育呼唤对话”是当代教育中师生情感交流冷漠的写照。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活泼、愉快地成长,就必须把他们看成一个独立的人格体,必须与他们进行平等对话,用真诚的对话与交流,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5.培养学生兴趣策略

    大家都知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但实际操作中真正能構建“知情合一的、系统化的”适用模型却不很多。就课堂教学而言,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课程资源呈现不拘于“教材、教参”的开放化和广泛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展现其过程的魅力,就必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见识差异,发挥教师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激情和活力。

    6.展示教师个性魅力的策略

    我们教师应该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意识,辩证地处理师生间的差距问题,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视野、强化敬业精神,提升教育教学艺术水平,用“时时充满智慧”的标准来完善自己,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豁达、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用富有个性魅力的健全人格,优化师生间的情感关系,做一个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的人民教师。

    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当好一名教师不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要精心培养,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一起给予正确的引导。一个充满责任心的班集体,师生关系一定是和谐温馨的。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7: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