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农村小学校长如何加强德育工作 |
范文 | 黄辉昂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界对教育工作的诉求正在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不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而是对学生的道德层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农村地区的小学校长,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笔者的管理经验与近年来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长;德育管理工作;管理方法 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关注下,城市地区的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而在农村,由于区域的限制、经济条件上的欠缺及其他原因的影响,使信息的上传下达不够畅通,进而导致教育工作者在执行新政策与接收新指示时产生滞后问题。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作为农村地区小学的校长,为了更好地加强德育工作,应从以下五方面展开具体的工作。 一、建立高效、健康的德育管理队伍 德育管理队伍的建设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在建设管理队伍的过程中,学校应注重分批次、分层次地开展建设工作,让德育责任落实到每个班级、每名教职工,从而让领导班子共同制订的德育管理政策与德育工作反馈能够更好地上传下达,进而提升德育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1.分批次建设 分批次建设是建立德育管理团队的基础,学校可以通过会议、培训等方式,引导少部分教职工参与德育管理,让这一部分教师能够完整地领会学校制订的政策,并向其他教师进行传递,将德育工作的内容有效落实到校园中的每个角落,从而完成分批次建设德育管理队伍的第一步。在此项工作趋于稳定后,学校便可由这一部分教职工继续通过会议、培训及示范等方式,向更多的教职工传递学校的德育管理理念与主要方法,并对其他教师形成影响,使所有教师都主动参与到德育管理工作中,逐步形成由少部分教职工“多点辐射,影响全局”的局面。 2.分层次建设 分层次建设是建立德育管理团队的中心。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校长首先要明确分层次建设的含义,即按照学校管理者的层级,逐渐将管理权力下放,同时校长手中掌握最终的决策权,执行部分由学校下设的德育处、教务处最终落实到每名教职工执行。班级是学校的基本载体,因而教师分层次建设德育管理团队的工作重心,应放在培养一批能够高效完成管理工作的班主任上。为完成这一步骤,在方法选择方面,学校可以借助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等方法。針对年轻教师所出现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学校可以将培训的侧重点放在实际操作上,以便大大提升班主任团队的执行力,进而使德育管理团队的分层次建设更具成效。 二、建立完备、完善的德育管理制度 德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完备的德育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校长要对德育工作的执行方法有明确的认识,同时联合其他校领导,集思广益,制订更加完善、合理及具有更强可行性的德育管理制度。 德育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德育管理工作的执行,需要依靠学校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及每一名教职工的力量去完成,并在互相联系的过程中要互相制约,避免德育管理权力失衡,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这样就能将学校的各个部门凝聚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以便更好地落实校领导层制订的执行政策,并按照执行方针完成每一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德育管理工作,进而提升与加快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进度。在实施的过程中,校长是最终的决策者,要有效地统筹学校的各部门,统一指挥,通过多种手段将各种有利因素运用到德育管理工作体系中,进而更好地发挥学校的整体效能。 在具体制度上,除去校长的统一指挥、统筹全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整体效能外,将责任落实到部门,部门再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的执行制度是最为重要的。在制订德育管理制度时,学校要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从教学内容中发现德育因素,进而向学生渗透德育。其他教职工要尽最大的努力予以配合,通过建设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等方式,让学生既能接受教师的引导,又能受到外部环境的熏陶。此外,学校要从大局出发,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有效地结合社会热点、家庭因素、校园因素三方面,树立健全的德育观念,从而使学生的德育学习层次更进一步。 三、由上到下,摆正德育管理观念 关于管理观念,校长首先要明确学校的主要职能,即引导学生在学会文化知识的同时,逐渐掌握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并逐渐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社会观念及道德规范。列宁曾说:“德育要渗透到全部教育活动当中。”这便足够证明正确的德育观念对一所学校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校长要明确这种观点,并通过由上到下的工作,将此观念渗透到每名教职工的脑海中,进而为学生开展更加健康、完善的德育,将学生培养为今后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有用之人。 “人无德不立”这一俗语反映的是社会对“德”这一品质的追求与需求。德育正是为了满足这一追求与需求所诞生的产物,而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之一,结合前文所述的学校职能,更足以体现其重要性。因此,校长在进行德育管理工作时,要紧紧围绕当前的时代背景,了解社会中对“德”的定义及对“德”的需求,抓住时代的脉搏,将德育管理、德育工作理解得更加透彻,并能够从社会热点事件中挖掘德育的全新内涵。 四、以身作则,强化德育管理技能 德育管理技能是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基石。即便德育管理体系非常完善,教职工的执行效率非常高,若缺乏了相应的管理技能,这一切便都是空谈。在执行德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校长要抱有非常强烈的终身学习意识,多从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中汲取营养,多从互联网等信息获取渠道了解最前沿的教育资料,弥补农村地区小学教育中的不足。校长只有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德育管理技能,才能影响学校教职工去完成对教学的改革,从而更好地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中,进而改变“以分数论英雄”的错误教育观念,使学校的教育体系逐渐向“以能力为核心”过渡。 五、家校联动,关注学生心理建设 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较多。很多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心理建设不够完善,这在学校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在学习方面,有的学生表现得不自信,总是认为自己学不会、做不到,致使学习成绩难以提升;在社交方面,有的学生表现得非常自卑,因自己是留守儿童而感到羞耻,甚至厌恶自己,不敢與其他学生主动交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校长和教师必须加强家校联动,让家长随时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而完善学生的心理建设。 农村地区的小学存在着经济条件落后这一难以在短时间内清除的障碍;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受教育水平较低,不会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的情况非常普遍。但是在当今社会,智能手机已经普及,校长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组织教师与家长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的方式取得联系,让家长与学生能够通过视频、语音电话等方式及时进行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留守儿童因缺少家长陪伴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家校联动不止如此,学校还应尽可能地让家长与学生多见面,进而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帮助学生逐渐改善自卑的心理状态。 总而言之,德育管理工作事关重大,不仅影响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作,还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作为校长,要加强对德育管理的重视程度,这样才是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 【参考文献】 刘国文.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思考及建议[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7):93-96. 张伟东.精细化管理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教书育人,2019(17):23. 茹永忠.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07):29. 周易祥.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69. 刘美函.农村小学德育管理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李怡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聊城:聊城大学,2017. 周文球.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途径研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958-960. 赖仲荣.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8(07):55. 张世廷.让农村小学教育顺利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形式研究[J].学周刊,2014(10):145. 王福财.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先重视家庭教育[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北卷).: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2:13-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