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期高职院校师生冲突管理制度及调适机制研究
范文

    张洪春 熊蕊

    

    

    【收稿日期】?2019-04-08???【基金项目】?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7YJA880094)

    【作者简介】?*张洪春(1963-),男,湖北武汉人。硕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摘?要】新时期高职师生关系紧张,师生冲突日益加剧。为解决师生冲突管理问题,构建了师生冲突管理体系,探索了师生冲突管理的组织制度、基本制度和实施制度,提出了师生冲突调适的价值引导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冲突调控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心理疏导机制。这些制度机制的形成与实现需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和理论总结,并且还依赖于师生的主观意识和学校的客观环境等条件。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生冲突;管理制度;调适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9)06-0039-06

    0?引言

    时代变迁对高职教育有着巨大影响,并导致高职教育组织内部产生一系列冲突。在各种冲突中,高职师生冲突最为激烈,其负面影响也日趋严重。譬如,由信息技术发展引致高职教学模式的改变、高职招生制度调整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互联网时代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愈演愈烈的官本位管理对教师教学态度影响等问题,正严重影响高职教育教学生态,导致新时期师生关系异化与危机,高职师生冲突问题日益凸显【1】。

    高职师生冲突表现形式多样,但主要表现为师生课堂冲突。师生课堂冲突是指课堂及教学情境中,因师生之间存在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差异,而产生的潜在或者公开排斥、对抗及相互干扰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种不协调的师生课堂交往互动形式与状态。师生课堂冲突造成了师生关系紧张,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无疑需要管理与调适。冲突管理与调适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协调师生关系的活动,其制度与机制是冲突管理与调适的主要内容。

    1?冲突问题提出

    新时期,我国高职师生关系表现堪忧,失谐的师生关系常常导致师生冲突发生。对师生关系现状、师生冲突表现及师生冲突调适存在问题的了解,是高职师生冲突研究的首要问题。

    1.1?新时期高职师生关系状况堪忧

    师生关系是高职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关系。新时期,高职师生关系受到了巨大冲击与挑战,其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着师生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受社会各种利益、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高职师生价值取向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偏移。主要表现在师生交往活动中,逐利思想和逐利行为日渐突出,越来越多的功利性交往带来了师生情感疏离与冷漠,导致师生关系的异化与危机。

    2)?时代多元文化并存挑战着师生思想观念。随着文化开放及多元性发展,新时代多元观念、价值和多向思维不断冲击着校园文化,高职师生思想信仰、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挑战,表现在部分师生失去精神信念追求与期望,无法正确选择人生价值目标,心理上变得困惑与彷徨,行为方式上出现盲目与浮躁,极大影响了师生交往和师生关系的和谐。

    3)?信息技术发展改变着师生的交往方式。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在这种改变中,教师不再是唯一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的传授者,学生多元化的知识取向,极大地削弱了教师感召权威和知识权威,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同时,网络使师生交往媒介由单一性变为多元性,教学交往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而是有更广阔的空间。这种师生交往形式的变化,无疑也使传统师生关系受到了巨大挑战。

    4)?高职教育的大众化影响着师生关系和谐。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可能会是促进高职学生学习投入的“良药”【2】。但隨着高职大跃进式发展和教育大众化,高职教育规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师生比越来越小,师生比结构发生急剧变化,师生之间沟通和交流机会也越来越少。同时扩招带来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素质普遍降低,学生“契约精神”缺乏,自律意识较弱。这些都对校园学风、道德、文化环境造成强大冲击,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对高职师生关系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1.2?新时期高职师生冲突日益加剧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沃勒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师与学生之间常有希望与欲求的冲突,无论这种冲突的程度如何隐而不显,它总是存在的。”【3】当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导致师生课堂冲突频现,冲突广度和强度日益加剧,冲突后果的严重性亦达到一定程度。

    1)?高职师生冲突具有一定频度。随着高职师生关系失切,师生冲突凸显且频度较高,已是一个常见现象。据笔者所在学校调查显示,2017年发生在同一班级、同一课堂上的师生冲突每学期达数十次以上。虽然这些冲突很大一部分是非对抗性的,如学生忽视教师的课堂存在,肆无忌惮地睡觉,旁若无人地玩手机等,表现为与教师只在情绪、情感方面对立或思想上产生隔阂等冷对抗形式。但这种隐性的、心因性冷对抗,是对教师的蔑视与不尊重,是对教师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一种伤害,正极大地影响师生关系,导致师生课堂非对抗性冲突频发。

    2)?高职师生冲突达到一定广度。近年来,高职师生冲突不仅频发还达到一定广度。有关文献调查显示,师生冲突已不限于一地一校,或一课程一班级,而是呈现广泛性增长态势。常常表现在同一高职学校各班级中,各种课程和各个课堂都存在有不同程度、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师生冲突。同时在众多高职学校各学院、各班级中也都发生过师生冲突。虽然这些冲突主要是非对抗性的冷冲突,但却比显性的行为冲突更具伤害性,因为它伤害的是教师教学态度与职业精神。

    3)?高职师生冲突达到一定的程度。高职师生冲突主要是非对抗性的冷冲突,但也存在一部分对抗性的热冲突。这种对抗性热冲突强度正在加剧,程度日趋激烈,已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近年来有关资料显示,在某些对抗性冲突中,有些学生常常采用语言暴力、课堂对立对峙乃至用对抗性行为伤害教师,而教师攻击学生、伺机报复、惩罚学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对抗性冲突对教师和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4)?高职师生冲突严重性日趋加剧。日趋严重的高职师生冲突,不仅极大地干扰了组织正常教学生态,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阻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管理工作,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师生文明建设和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总之,新时期师生冲突对高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亟待引起足够重视。

    2?新时期高职师生冲突管理制度

    师生冲突管理是一种协调师生关系的实践活动,有自己的管理体系及运行逻辑。高职师生冲突管理体系包括正确管理目标与原则、科学管理制度及调适机制、合理工作流程及行为过程等。

    2.1?新时期高职师生冲突管理体系结构

    高职师生冲突管理体系主要分3个部分:管理组织、管理要素、课堂管理过程与行为,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课堂管理过程与行为又分为冲突前预防准备、冲突中现场处置、冲突后调控化解、和谐师生关系转换等4个模块。这4个模块是冲突管理体系的主体与关键,决定着师生冲突调适的效能。

    其中,在冲突—和谐转换模块中,提出了“2244”和谐转化模式。22分别是:线上线下与课内课外的调适途径、“课程思政”与“环境思政”的育人方式。其中“课程思政”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挖掘专业德育功能;“环境思政”是营造书香课堂文化氛围,强化“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养成教育。44分别是:“四心交流”,即用“爱心、耐心、细心、信心”与学生交流;“四个协同”即对学生“尊重、信任、体贴、感化”协同;“四方联动”即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相互联动;“四维驱动”即驱动多形式、多频次、多角度、多层次交流。通过“2244”模式转化,最终实现“民主、平等、融洽”以及“和谐、自由、愉悦”的新型师生关系,即和谐的师生关系。

    图1?高职师生课堂冲突管理体系

    2.2?新时期高职师生冲突管理制度

    1)?高职师生冲突管理组织制度。组织制度包括直接管理、间接管理和环境管理等内容。直接管理组织人员有班学生干部、任课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间接管理部门有学工处、教务处、专职部门和学生社团组织。环境管理则包括物理环境管理、人文环境(即制度机制环境)管理和课堂心理环境管理等,也包括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等。这些组织制度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1)硬件建设,即构建组织体系,设立部门组织,明确管理主体,落实主体责任;(2)软件建设,即制定冲突管理制度及调适机制、制定制度及机制创新发展措施、制定制度及机制落实考核措施等。软硬件建设及管理是师生冲突管理的组织保障。

    2)?高职师生冲突管理基本制度。基本制度包括师生冲突管理的目标、原则、机制和策略等。冲突管理目标贯穿于冲突管理全过程,并直接影响到冲突管理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效果。师生冲突管理目标应包括直接目标——消解并转化冲突;根本目标——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最终目标——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师生冲突管理原则主要是指师生冲突调适中应遵循的行为或行动准则,这些原则决定了师生冲突调适采取的态度与方式。调适原则包括适度冲突原则、公平合理原则、合作共赢原则、多元共识原则、刚柔相济原则、伦理共识原则等。师生冲突管理机制在高职师生冲突管理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决定了师生冲突管理的效果。师生冲突管理机制包括价值引导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冲突调控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心理疏导机制等。师生冲突管理策略是师生冲突管理的具体思路和行为方式,包括师生个体策略:转变教师角色,重塑教师权威;加強交流沟通,相互理解宽容;提高师生素质,加强品德修养等;学校组织策略:创设通畅的师生沟通途径,优化师生交往环境;建设科学化人性化制度,完善冲突管理机制;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等。

    3)?高职师生冲突管理实施制度。冲突管理实施制度分为冲突前预防准备制度、冲突中现场处置制度、冲突后调适化解制度、和谐师生关系转换制度等。

    第一,冲突前预防制度。该制度包括教师进行教育学和心理学培训、教师课前冲突管理知识学习考核、教师通过教学情感设计(人文性与艺术性)或“课程思政”育人、教师冲突管理预案准备等要求。冲突前预防管理制度能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冲突管理知识与水平。

    第二,冲突中管控制度,即现场处置制度。该制度包括课中管控策略实施行为、课中冲突发生时即时处理措施、课堂冲突现场恢复行动等。管控制度既要能避免冲突发生,也要能对正在发生的冲突进行即时处置,还要在冲突发生后迅速恢复现场秩序,继续教学进程。

    第三,冲突后调控制度,即调适化解制度。该制度包括冲突调适化解思想、流程、方式方法和目标达成等。通过实施调控制度,能化解师生矛盾,促进心理疏导,满足合理渲泄,消除师生负面心理,帮助师生恢复情感认知,重建师生关系。

    第四,冲突—和谐转换制度,即和谐师生关系制度。该制度包括冲突转换路径、开展“课程思政”和“环境思政”方式、实施44模式(见图1)措施等。该制度的功能是转化师生关系状态,实现师生关系和谐。其中“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和谐师生关系的新举措,“课程思政”能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效应,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4)?高职师生冲突管理其它制度。高职师生管理还包括冲突调适的人文关怀制度、冲突调适体系实现制度、冲突预警监督制度、冲突调适考核制度等。

    第一,“以人为本”制度。该制度体现冲突处理中公平合理、刚柔相济和人文关怀原则,保证冲突调适中实现民主与平等理念和尊重宽容思想。

    第二,调适体系实现制度。该制度保证体系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保证制度诊断与改进,保证制度机制螺旋式提升,以及制度机制如何内化为师生自觉行为等。

    第三,考核与预警制度。该制度加强督导考核,促进自主性行为诊改,实现冲突预警和追查问责,以及实现绩效考核的激励性。

    3?新时期高职师生冲突调适机制

    冲突调适机制是冲突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决定了师生冲突管理最后效果,在高职师生冲突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高职师生冲突调适机制的结构表现在6个方面。

    3.1?价值引导机制

    价值引导机制是对个体价值观进行导向、调控的机制。新时期,高职师生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差异化。价值引导机制须在师生多元价值取向中探索高职核心价值观,并以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准则来引导师生行为和活动,使师生形成共识,达成凝聚。价值引导机制主要体现在办学方针、人才培养、校风建设等方面,并在领导方式、冶理结构、规范体系方面予以保证,在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环境建设中予以融汇【4】。

    3.2?诉求表达机制

    诉求表达机制是诉求表达主体向诉求表达客体表达意见和自身权益时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及运作方式【5】。诉求表达机制要求师生通过合法正当途径和方式,依法及时、合理地表达自身愿望和要求,实现和维护自身权利。诉求表达机制要使师生充分表达诉求,促进相互了解,缓释不满情绪,同时要使管理者听到师生对学校管理、教育、学习、心理情感和权益等方面的诉求。

    3.3?利益协调机制

    利益协调机制是指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機制。如果组织中制度、体制、机制、规范等对各方利益安排不合理,极易导致组织成员之间的不和谐,甚至发生冲突。在高职组织中,存在着师生利益群体。利益协调机制要求在教学活动、课堂环境、教学服务等方面建立师生利益分配和均衡机制,以保证师生在规定的范围内,公平合理地获得各种利益。

    3.4?冲突调控机制

    冲突调控机制是由社会和组织以及个体内外互动、多元合力、协同承担的调节各方面冲突的机制。新时期,高职师生冲突频繁发生,这就要求学校组织制定解决师生冲突的常态协调机制(如冲突处理机制、协调转化机制等)与长效调控机制(如采取经济、政治、法律、行政、思想、道德、舆论等手段),以消除师生冲突带来的消极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3.5?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包括激励和约束两方面。激励机制就是通过激发师生积极性,激发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动机,促进和引导师生做出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一系列正确行为方式与过程。约束机制是对师生行为加以约束,对发生偏差的师生行为进行纠偏与规范,使其符合一定的方向,避免导致破坏师生关系行为的发生或师生冲突行为的发生。

    3.6?心理疏导机制

    心理疏导机制是帮助师生解决思想困惑与矛盾,疏导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和内心和润,寻求精神归宿的制度与方法。心理疏导机制在目前高职制度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当前高职学校迫切需要完善3方面的心理疏导机制:(1)社会正能量疏导机制。利用核心价值观等激发学生理想信念,释放学生成长正能量。(2)学校心理疏导机制。培养师生稳定乐观心境、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3)个体心理疏导机制。培养师生正确认知和赏识他人的好品德,自我心理保健和自我心理调适的技能,以及正确面对挫折和环境变化的能力。

    4?新时期高职师生冲突管理制度及机制的实现

    高职师生冲突管理制度及机制,其形成不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变,需要经过长期的理论总结与教学实践。

    4.1?高职师生冲突管理制度及机制形成过程

    高职师生冲突管理制度及机制构建是一个持续性的探索与改进工程,这个工程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包含的过程如下。

    图2?师生冲突管理制度及机制的形成模型

    1)?制度机制形成过程之一。激活教与学中的冲突问题,整合、集约相关制度与资源,开发冲突管理制度机制结构与内容基准,形成参考文献。结合参考文献,选择若干适当的课堂冲突行为、过程并使用冲突管理制度机制调适,进行观察记录与结果分析,使冲突管理制度机制结构与内容基准接受各方评价,并检验阶段性应用效果。

    2)?制度机制形成过程之二。根据冲突管理制度机制执行初步效果的反馈、评估与同行的分析评价,通过整合与集约冲突调适实践活动结果,对照过程一中的基准制度机制,逐一进行检查与调整,重新构建并实施新的冲突管理制度机制基准,并再次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并检验其效果,直至实践应用最佳。

    3)?制度机制形成过程之三。伴随着过程二实践活动结果,确定师生冲突管理制度机制核心要素,并再次进行整合与集约,综合成果,形成师生管理制度机制基本理论,接受更广泛的同行与学术评价,并将结果发布、交流,添加到学校管理理论库中,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参考文献,继续在实施中接受新一轮的创新发展循环。

    从图2可看出,师生冲突管理是具有丰富实践内涵的生成事件,其管理制度机制则需要从实践到理论反复循环、需要与时俱进地持续创新、需要螺旋式发展与提升才能最终实现。

    4.2?高职师生冲突管理制度及机制实现条件

    高职师生冲突管理制度及机制有自己的实现机理与逻辑,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支持。条件和环境能促进制度及机制的快速形成与不断发展完善。

    1)?学校组织重视是冲突管理制度及机制实现的客观条件。如前所述,部分高职院校师道尊严思想严重,有着牢固的传统师生观、教学观和权威观。在师生冲突调适过程中,认为学生是受教育的,必须接受并服从于教师的教育与管理,哪有什么冲突调适。有些高职院校认为师生冲突只不过是师生由于认识、方法、行为、目标等问题引起的小矛盾,是偶然发生的正常现象,无需进行调适。这些认知错误,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缺乏师生冲突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当然也不会建立系统的冲突管理制度及机制。因此,学校组织重视是师生冲突调适机制形成的客观条件。

    2)?冲突问题认知是冲突管理制度及机制实现的主观条件。冲突具有正负功能,对冲突有效管理依赖于对冲突问题的正确认知。许多高职教师从价值判断出发,把师生冲突看成是病态的、非正常现象,不能勇敢面对。有些高职教师认为冲突是学生违纪引起的,为教学负责而与学生发生冲突,责任应在学生,因而无需面对。而一旦进行冲突调适则意味着教师有错,影响教师权威与尊严。教师对冲突问题这些认知,阻碍了冲突调适管理实践,进而影响了冲突管理制度及机制形成。因此,对冲突问题认知是冲突管理制度及机制实现的主观条件。

    3)?学校文化生态是冲突管理制度及机制实现的环境条件。从文化机制上看,由于高职组织的特殊性,其内部协调和控制机制的形成需要依赖组织自身的制度文化,师生冲突管理制度及机制的实现也不例外。从某种程度上讲,高职文化发展决定性条件是管理成熟,但高职尚未形成系统和成熟的管理文化,因而也就没有形成超前与创新导向的制度文化,这就导致许多高职对师生冲突问题看法与认识往往滞后于形势;缺乏师生冲突问题的紧迫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在师生关系和谐发展重要性和师生冲突及调适管理问题上,尚没有形成有效信念、态度和价值体系。高职院校这种管理文化及其制度文化背景,难以形成师生冲突治理的有效机制,特别是长效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森,兰珍莉.全球化背景下师生冲突及其调适【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2):62-66.

    【2】?叶波,杨志强.他主性视域下高职院校师生交往对学生学习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学研究,2015,38(7):22-26.

    【3】?WILLARD?W?W.The?sociology?of?teaching【M】.New?York:John?Wiley?&?Sons,1932:53-54.

    【4】?張振鹏.大学文化建设运行机制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2-124.

    【5】?卿红.关于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思考【J】.求知,2012(8):15-17.

    【责任编辑?马晓宁】

    Research?on?management?institution?and?adjustment?mechanism?of

    teacher-student?conflicts??for?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the?new?era

    ZHANG?Hong-chun1,?XIONG?Rui2

    (1.Depart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Hubei?Polytechnic?Institute,Xiaogan,Hubei?432000,China;

    2.Department?of?Beauty,Hubei?Polytechnic?Institute,Xiaogan,Hubei?432000,China)

    Abstract

    In?the?new?era,?the?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in?vocational?colleges?is?tense.Teacher-?student?conflicts?are?increasingly?common.?In?order?to?solve?the?problem,?this?paper?constructs?a?conflict-management-system,?exploring?the?organizational?institution,?basic?institution?and?implementation?institution.?It??puts?forward?teacher-student?conflict?management?mechanisms,?including?value?leading?mechanism,appeal?expression?mechanism,interest?coordination?mechanism,conflict?control?mechanism,?incentive?and?restraint?mechanism?and?psychological?counseling?mechanism.?The?formation?and?realization?of?these?management?system?mechanisms?depend?on??long-term?teaching?practice?and?theory?summary,?as?well?as?the?subjective?awareness??of?teachers?and?students?and?the?objective?organizational?environment?of?the?school.

    Keywords

    vocational?college;teacher-student?conflict;management?institution;coping?mechanism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