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范文

    徐舒宁

    摘要:马克思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基础,从其特征上可概括为社会性、实践性、主体间性和历史性,以此作为出发点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面临的挑战,文章从教学交往环境、教学交往内容、课堂交往模式、课堂交往话语等角度,探析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的可行路径,重塑教学交往的和谐环境、生活亲和力、主体间性以及对话质量,以期为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添砖加瓦。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意义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良好的社会关系是人内在发展的基本要求,交往是社会关系的起源和发展的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实现。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在马”“言马”“信马”高度重视,高校思政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方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依据,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意义重大。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特征

    马克思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基础,交往活动承载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马克思交往理论立足于人的生产实践活动,讨论人在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互动、交互和联系。马克思对交往理论的探究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资本论》等著作中逐步形成并深化的。从整体来看,马克思对交往的界定和阐释,既有哲学意蕴,又有社会学意义,囊括了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内部交往、外部交往、普遍交往和个体交往等各个层面。其内容、特征上也无不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原则,表现为社会性、实践性、主体间性和历史性。

    (一)社会性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社会关系的形成无法脱离社会交往,交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因为交往的主体是人(动物只能产生某种信息“交流”而无法产生“关系”),所以人与人交往产生关系,各类关系构成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构成社会生活。交往是人类社会关系形成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反映。就现实生活而言,交往是社会共同生活的必要条件。人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物质、精神等不同层面的需要,以实现发展。同时,交往又作为一种精神需要,促进个体之间共同构建社会生活。因此,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首要特征应是其社会性。

    (二)实践性

    社会生活在其本质上是实践的。人首先要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从事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需要在不同主体的相互作用和交往中进行。于是,维系共同生活的社会结构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这些社会结构实际上是客体化了的家庭关系和经济关系等。可以说,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出发点,也是物质生产活动的重要手段,即社会关系系统是在人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实践中形成和展开的。这种社会关系恰恰表现为物质、情感、信息的交换,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往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的,交往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间的现实的、历史的、物质的活动。

    (三)主体间性

    在马克思看来,交往是一种关系范畴,其体现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主体间的相互性、关联性和统一性,即主体间性。交往的过程离不开主体双方,交往主体间在相互认可的基础上,平等沟通,真诚交流,互通有无,彼此相换,是主体间性的体现。这并非交往的天然属性,而是在不同主体间以客体为中介的相互作用中构建起来的,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也是在这种关系中逐步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

    (四)历史性

    交往作为社会关系系统的实现方式,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同步性。纵向上看,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交往水平的高低,交往的意涵、形式、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同时,交往形式的变化和交往内容的更新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影响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从个体交往上看,个体间的交往会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从局限走向广泛,从单一演变为复杂,从低层进阶高层。总之,交往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阶段划分,表现为不同的特征。

    二、从马克思交往理论看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面临的挑战

    良性的思政理论课交往应是各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审视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面临的挑战,应从教学交往环境、教学交往内容、课程交往模式、课程交往话语等维度进行分析。

    (一)教学交往环境的“复杂性”

    如马克思所言:“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产物,那么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天性。”思想的形成、塑造与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从交往的社会性上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新时代,社会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发生了变化,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著眼外部环境,国家正处于走向富强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环境愈加复杂,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话语方式等均在一定程度受到多元思潮的冲击,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加之互联网渠道中负面影响的发酵,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得不直面各种思想倾向的较量,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反马思潮的泛起,以及一些文学艺术作品、负面网络舆论对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消解,都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着眼内部环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不断发展,对思政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高校中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倡导者身体力行缺失、教师理论水平不足等现象。所以,在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要进一步提升理论修养和人格修炼,以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教学交往内容脱离“生活性”

    理论的活力源于实践,思想的力量在于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机与活力来自其与时俱进、立足实践的品格。新时代,新特征,新要求,如何让“高高在上”的理论“接地气”,强化其生活现实性,如何从新时代的特征与要求出发,夯实思政理论课的内容,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面临的一大挑战。

    目前,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仍存在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讲授,不善分析学生生活实际,不了解学生所想所需,无法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解读理论,所选案例也往往“高大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很难引起共鸣;另一方面,高校思政理论课与时事热点紧密联系,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刻意规避具有争议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对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避而不谈,采用“鸵鸟政策”,失去了对学生正确引导的契机。这种泛谈理论与现实实践脱节的情况,使得高校思政理论课极易被误解成一种“纸上谈兵”的理论而失去吸引力。

    (三)课程交往模式的“单主体性”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无法脱离的一对基本范畴。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交互作用的交往过程。而目前的教学过程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模式进行的,如前所述,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形成交往的重要基础,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有效交往。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双方在阅历、知识容量、社会地位等方面并不对等,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掌握主动权,处于主导地位,形成主体——客体的结构,学生教学参与度较低,师生之间无法达成对等的信息交换。

    同时,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通常是“大课堂”模式,教师以一对百,课堂学生容量大,甚至专业背景杂,教师的确很难深入与学生交流互动,无法达成有效的信息互换,缺乏有效的师生双向沟通。

    (四)课堂交往话语的“低实效性”

    语言是课堂交往的直接工具,是营造课堂氛围、传授理论知识、开展课堂活动的载体。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多维交往过程。目前,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话语交往往往是单向的、不充分的、缺乏实效性的。

    从教师话语来说,除却语言节奏、语音语调等要求,高校思政理论课本身对教师话语水平的要求也较高。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掌握时代热词、大众话语、流行语、网络语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生动活泼地解疑释惑,创新话语表达。以上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做到其一,或导致课堂教学过于理性,脱离生活,甚至照本宣科、官腔浓重;或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理论支撑,无法准确传达教学精神。

    从学生话语来说,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模式使得学生缺乏充足的对话空间。在课堂活动中有效参与率低,无论是师生对话为主的提问模式,或是生生对话为主的讨论模式,往往多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开展,无法达到预期交往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思政课堂中,基于教师的话语权威,学生很难带着批评性思维畅所欲言,因而教师也很难发现问题,很难有针对性的引导、解决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下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

    改革的现实路径

    交往的历史性意味着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要在直面挑战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其时代使命,通过改革创新推进思政理论课的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多维渗透,净化交往环境

    新时代带来新变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要优化环境的影响,就要微观与宏观,内部与外部,多维联动,共同作用。

    宏观环境上,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拓宽、深化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与认同感,掌握好主渠道的同时,占领互联网、文学艺术阵地,通过构建网络平台,丰富学习资源,开展文艺活动,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中观环境上,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兼具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的学术、科技、文艺活动,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主题教育引导、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通过校刊、广播台、微信公众号、校园讲座等渠道,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信仰,提升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微观环境上,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养,强化师资力量,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业务精、视野广、思维新的高水平思政教师队伍,做到传播知识、传播信仰、传播真理,把好政治关,做好学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

    (二)贴近生活,促进课堂亲和力

    将理论、抽象的思政课内容赋予生活性,使其更贴近实际、贴合学生,是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实效性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谈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

    一是结合实际,编写鲜活、生动、有说服力的好案例。使理论内容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用学生熟悉、关心的案例,从形象、具体引向抽象、理论,突破思政理論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是敢于面对现实。遇到问题不绕着走,讲真理,讲真话,真切分析,真情实感,直达痛点。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在取得了飞跃式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问题,诸如贫富差距的拉大,城乡发展的失衡,就业问题的凸显,生态环境的恶化及贪腐问题的显现等等,面对这些社会问题,避而不谈并非良策,且无法达到教育效果。面对社会问题乃至负面事件,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讲真话,深入分析,找到问题症结,并结合辩证思维方法提出看待问题的思路,这样才能树立思政理论课威信,达到育人的效果。三是提升实践教学比重。课内课外,双管齐下,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做中学,在做中悟,在实践过程中增见识、辩真理、长才干。

    (三)平等交往,重构“双主体”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以人为本”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中应有之义。新时代强调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和人人平等的政治地位,在现代师生关系中体现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相互转换。课堂教育中“主体——主体”交往模式的构建,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避开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树立教师权威。

    一方面,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师生之间处于平等的地位进行探讨,在思想上相互启发、碰撞。双方作为主体相互作用、共同成长。这种平等交往的理念是克服逆反心理的关键,也是增强课堂亲和力、吸引力、创造力的关键。另一方面,转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实现双向互动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应用信息化手段,丰富课堂互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通过有效的互动引发辩证思考,引导学生敢于表达并乐于表达,做到课堂提问、讨论不浮于形式。

    (四)双向互动,提升对话质量

    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质量的整体提升应是教师话语体系优化,学生话语体系生成,师生对话体系提升,生生对话体系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

    1.教师话语体系的优化

    一方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阐述问题;另一方面,形成独特风格,提升语言魅力。无论是引经据典还是通俗活泼,都要求情真意切,形成个人风格,通过语言交往打开思想交流的通道。

    2.学生话语体系的生成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发言,多参与,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刺激他们的语言表达欲求,帮助学生克服“不敢说”“不想说”的困境。并引导学生用马克思话语分析和解释问题,用辩证观点看待、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克服“无话可说”和“词不达意”的问题,增强其表达自信。

    3.师生对话关系的提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对话应是课堂话语交往的主要部分。首先在观念上要达成师生平等对话的共识,师生对话并非可有可无,必须正视、重视。再者是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促进师生对话的形成。包括案例引导、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调研和辩论等,进而引导学生表达其真实想法,并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以提升课堂对话的质量。

    4.生生对话关系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予以学生对话的空间,达到相互启发,集思广益的作用。可通过“圆桌型”课堂安排座位、进行分组和合作讨论,也可以通过辩论、争论等方式,促进学生辩证思考,以辨别真伪。

    四、结语

    总之,在新时代,对高校思政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主渠道的作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高校思政理论课必须审时度势,纵深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启发,以教学环境、过程、内容、主体、语言等各要素为支点,以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为蓝图,跟上时代步伐、拓展思政课空間、强化思政课实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2]李琦.交往问题研究的实践论转向——马克思社会交往思想的理论探析[J].兰州学刊,2007,(6).

    [3]徐水华.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

    [4]刘兴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交往质量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2).

    编辑∕姜雯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