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王季愚创新办学思想研究
范文

    蒋红雨

    摘要:王季愚同志是哈外专、哈外院、黑龙江大学的创办者,是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开拓者。王季愚同志办教育是在党的领导下,为满足解放战争、新中国经济与社会建设对于人才的需要所办的教育。面对艰苦的办学环境和艰巨的任务要求,王季愚同志针对任务谋规划、立足教育探本质、内在外在求统一,形成了面对困境开局面、面对常境担使命、面对逆境守本真的创新办学思想。

    关键词:王季愚;创新办学;办学思想

    王季愚同志是我国外语教育界一位深孚众望的教育家,是中国共产党培养的一名优秀教育管理者。她办学之路始于1946年11月,作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的代理副校长,王季愚主持学校工作,之后相继担任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哈尔滨外国语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负责与主管所在院校办学工作。按照历史的脉络,王季愚办学可以分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哈尔滨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五个阶段。从办学环境角度来看,又可以将其分为三个时期,东北全境解放之前的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时期,东北全境解放至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哈尔滨外國语学院—黑龙江大学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曲折发展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时期。这三个时期,无论是困境中办学校、常境中办教育还是逆境中守本真,王季愚同志都能够迎难而上,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形成了面对困境开局面,面对常境担使命、面对逆境守本真的创新办学思想。

    一、面对困境开局面

    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原为延安的中央军委编译局附设外国语学校,是当时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直属的四所军队学校之一,校长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刘亚楼,1946年11月在哈尔滨复校办学,主要任务就是为解放战争和即将到来的新中国国防和经济文化建设培养军政俄语翻译人才。复校不久,由于东北战争局面紧张,学校由哈尔滨迁至佳木斯办学,1947年东北解放战争形式好转,外国语学校又迁回哈尔滨办学。在动荡的办学环境中,面对师资不足、物资保障不足,人才培养任务繁重的局面,王季愚从实际出发,广泛动员各方力量丰富师资队伍;自力更生,带领干部和学员自己动手修缮校舍,发展副业保障物资供应,在困难的办学环境中打开了办学局面。

    师资短缺是王季愚在佳木斯和哈尔滨组织外国语学校建设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没有足够的师资,学校的教学就无法得到保障。佳木斯办学时期,学校办学的主要师资力量是原延安外国语学校陆续来校参与办学的张天恩、尹企卓、卢振中、高世英、闫明智、苏英、高亚天、付克、吕学坡等同志,和随同学校由哈尔滨来佳的苏侨教师舍利波娃、库兹涅佐夫。教员人数不多,特别是政治教员严重缺乏。为了使学员能够充分受到革命人生观和忠诚老实教育,使学员能够自觉自愿地接受革命思想,王季愚广泛动员一些知名人士、专家,如张如心、吴伯箫、张松如、萧军等人给学员上课,壮大了师资队伍的力量,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返回哈尔滨办学后,随着学员数量的增加和学员知识背景、籍贯背景的多样化,以及上级对于翻译人才需求数量的增加,学员培养进程提速。面对这种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王季愚将解决师资与教学方法创新结合起来,利用在哈苏侨数量众多的优势,在学校的各个部门大量使用苏侨人员作为教学和教辅人员,创造情境化外语授课氛围,形成了全时、全程受俄语氛围熏染的学习与生活情境。在这种情境下,学员俄语水平进步很快,部分学员一年后就能够走上工作岗位。

    物资匮乏是王季愚在佳木斯组织外国语学校建设中所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由于解放战争的需要,后方在整编,学校也被列为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整编的对象。经过积极争取,虽然上级部门同意继续办校,但是,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只能保证供给口粮和军装,其他学习与办公费用自给。在这种困难条件下,王季愚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方面,自己动手,改变教学和生活环境。她发动教师和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供暖设备,收集废旧木材作为燃料,修缮废旧房屋作为教室,短时间内打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学和生活场所。动员教师和学生养猪、养鸡、开菜地、种蔬菜,逐步提高伙食标准。另一方面则开源创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待遇。学校党组会议通过了王季愚提出的学校自办企业的提议。通过筹措启动资金,组织学校运输队在集宁和佳木斯之间进行易货贸易,学校渐渐有了集体收入,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待遇开始得到改善。学校又通过投资北安农场等方法,进一步开拓创收渠道,并取得了一定的收益。辛苦的付出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外籍教师已经能够得到砂糖、苹果、巧克力的生活保障,学校的整体后勤保障也上了一个台阶。1947年底,学校组织了除夕晚会,学生们用彩纸做了灯笼和花串,将小礼堂装饰得特别具有喜庆的氛围,学生们唱歌、跳舞,展示着青春的活力。许多教师和学生对于这一幕多年后仍记忆犹新。

    二、面对常境担使命

    1948年底东北全境解放,外国语学校改归东北局领导,由军队院校变为地方院校,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此后,直至1964年王季愚赴上海外国语学院任职,是王季愚担任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哈尔滨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学主要领导兴办高等教育的时期。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在东北全境解放、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稳定环境下,兴办国民高等教育的时期。期间虽然有一些因素对于教育发展道路和方向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整体外部环境是稳定的,办学任务是明确的,那就是为新中国的经济与国防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王季愚对于这种工作任务的转变有着敏锐的意识和自觉的担当。早在1949年春,她就开始思考如何将哈外专由俄语干部短训班模式过度到正规化外语教育模式。特别是周恩来、朱德对于俄语教育的重视和指示,更坚定了王季愚办好正规化外语院校,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合格外语人才的决心。正是在这份担当意识的引导下,王季愚在师资队伍培养、课程体系设计、科学研究拓展、教育设施方面高瞻远瞩、全面规划,促成了3所院校办学规范化。

    师资队伍的规模和水平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在哈外专建设之初,王季愚就认识到聘请苏侨教师担任主要教学任务只是特定时期的应急之策。从学校规范化建设的角度必须要有稳定的师资队伍和长远的师资培养机制。由此,她提出以“以我为主、逐步替换”的方法使中国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干力量,为保障中国教师能够适时补充到教师队伍当中来,从1950年开始,她便组织开设了俄罗斯语言文学研究生班。早期研究生班的学生大部分都留校任教,此举有效地充实了教师队伍,也弥补了50年代中期苏侨教师先后离开中国造成的师资真空。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直接支撑。在负责外国语学校办学期间,王季愚就注重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并形成了完整的课程系统。至1955年,以高教部的教学计划为范本,对于三年制学员应用的是政治理论课、文史理论基础课、现代俄语实践课、翻译课、体育课组成的课程体系,对于四年制俄语专业的学员,增加了现代俄语理论课、教育课、教育实习、翻译课的学年论文等课程。三年制学员主要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部门培养的翻译干部,四年制学员则是为文化教育部门培养师资提供了直接的支撑。

    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以教育研,以研促教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根本途径;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也是现代大学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研究型转向的基本路向。王季愚深谙现代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倡导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办学校需要科学研究助力。对于外语学校而言,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提高外语理论研究水平。为此她通过内部教学研讨会、编辑出版俄语学术刊物、编译苏联语言和文学专著的方式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塑形了“学术建校”的办学主旨。为了突出发展师资等学校软实力的重要性,人们往往强调大学是大师的大学。其实,学校的硬件建设对于学校的建设发展也是必要的保障因素。王季愚既突出学术建校的办学主旨,又重视学校教学环境的塑造和教学设施的完善。沙曼屯新校区、哈外院新中国外语院校中最早语音实验室和电化教研室的建成、1958年时已经拥有50万册人文社会科学和外语类图书的哈外院图书馆的建成都为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以及黑龙江大学的建设提供了拓展的空间和坚实的硬件保障。

    三、面对逆境守本真

    王季愚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工作17年,期间经历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社会动荡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其家庭生活也遭遇不幸,女儿于1972年离世。面对社会与生活的双重逆境,王季愚没有失去理想信念,没有被暂时的困难压倒。相反,王季愚勇敢地直面工作上的重压和生活上的磨难。如果说在困境中想方设法打开局面是一种工作创新,在常境中研究教育教学规律,高瞻远瞩、戮力办学是一种创新性工作,那么在逆境中始终如一坚守教育的本真,始终与不良的社会现象进行坚决地斗争,为文化大革命之后进行高校正规化建设保留精神命脉、蓄积建设力量本身也是一种干事创业的行动。一但社会办学环境转变,她马上投入到正规化办学中去。可以说,在上海外国语工作期间,对于学校的办学工作,王季愚始终坚守一名党的教育工作者的本真。她不畏各种批判和批斗,实事求是、坚守个人立场。她办学为本、干事创业,改革開放、勇立潮头,提出外语教育发展的新构想。

    在工作中,王季愚一直秉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正因为她求真务实,坚持从教育本身的要求出发去办教育,因而在办学理念和办学方法上同一些注重形式,不顾教育本身规律的做法就产生了直接的冲突。也是因为她求真务实,在对待身边学生、教师、干部的审核和考核方面,她更愿意从业务的角度来认识和评判,这也与当时一些权威的观点与看法产生冲突。这些冲突本来是办学思想与理念的不同,但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却被上升为政治路线问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王季愚被定性为“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代表,在上海和哈尔滨遭到了红卫兵组织和造反派的批斗。但是,无论遭受怎样的对待,王季愚始终如实客观地回答在哈外专、哈外院、黑龙江大学建校初期所发生的事情,始终没有牵连他人,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因为她“相信历史、相信党、相信毛主席、相信群众”,相信问题终究会搞清楚。

    1973年组织恢复了王季愚的工作,安排她担任上外“教革组”党总支书记。197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和恢复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决定恢复“文革”前重点建设的六十所重点院校,其中包括上海外国语学院。1978年8月王季愚被重新任命为上外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新的时代、新的征程,王季愚长期积蓄的工作激情迸发了出来,她一方面按照中央拨乱反正的要求,带领复查小组为三百名同志重新做了结论,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另一面强调教学与科研为中心,通过组织教师了解和研判本专业和学科近二十年的发展状况,扎实教师的教学底蕴,通过加大科研项目的立项与管理、恢复学校主办的刊物、创设出版机构等措施推进科学研究开展。另一方面,她又根据为四个现代化培养合格人才的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对外语类高校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规划和设计。她为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留下的题为《回顾与展望》的文稿,被誉为共和国新时期外语教育“出师表”,此稿倡议将外语学院办成多语种、多学科、多专业的外语文科大学。

    王季愚面对困境开局面,面对常境担使命,面对逆境守本真,为党的外语教育事业的开拓与发展,为新中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纵观王季愚的办学生涯可以发现,她能够在困境面前开拓进取,在常境中勇于担当,在逆境中坚守本真,其根源在于她是一个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的共产党人,是一个务实担当的教育工作者,是一个创新进取的改革拓荒者。

    王季愚办教育是完成党交办的事情,而办学这个事情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事件,它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人才、培养力量。所以王季愚一方面始终服从党的领导、不忘党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以党的理想信念为指引,将党的理想信念贯彻到办学行动当中去,迎难而上开局面、自觉使命敢担当、不畏逆境能坚守,不断推进办学事业。另一方面王季愚注重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开设时政课,并亲自担任思想理论课教师,将党的理想信念深植于学生的心中。

    王季愚办教育尊重教育规律,这种务实的作风贯穿其办学活动始终。在办学的过程中,王季愚一方面紧紧抓住教师和教学两个教育的核心要素,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打造专业、精良的师资队伍,通过社会招募、自主培养、国际交流等方式稳定教师队伍的规模、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规划和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设计文化课与外语课相结合的课程方案,包括整体外语教学环境模式的塑造、包括对“听说领先法”的支持。另一方面,她倡导教学与科研结合,“学术建校”。通过办刊物、办出版社、学术立项、召开内部和外部研讨交流会的方式推进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双提高。

    王季愚办学能够取得重要的成就还在于她的创新意识。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创新也是使命与担当的体现。在不同的办学环境下,王季愚能够根据具体条件创新办学思路、拓宽办学途径,推进办学工作的开展。也能够高瞻远瞩、顶层规划,为办学事业做出前瞻性设计。她还能够坚守本真、激励同道,持存高等教育的基本精神,为将来的办学工作育下精神的种子。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驱动、创造性的方法和举措是王季愚办学思想的基本内涵,也是她作为一名党的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践行其使命和担当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赵劭坚,傅善卿,李良佑.王季愚传略[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2]黑龙江大学校史编写组.黑龙江大学校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王秋.课程思政的思与行[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6).

    编辑/杨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