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
范文 | 赵存有 陈国晶 常禄 摘要: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先行工作。文章系统的总结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现状,在国际交流、学生能力培养、学习目标和就业方面分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教学设计理念,符合时代需求,并在课程知识点的总体规划、课程教学目标、精细化课节、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教融合方面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关键词:OBE理念;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设计是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教学考核等环节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课程教学过程中,各项内容每一个环节的规划,都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带来的教育理念核心的变化是彻底摒弃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需面向毕业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设定的教学目标,围绕学生毕业知识、能力、素质需达到的指标全面构建课程体系,进行教学设计。OBE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以学生学习结果为唯一标准,要求课程设置、教学、考核评价都要依据培养目标,并与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现状 (一)课程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情况 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传统教学大纲的编写以教师的经验为主,课程教学目标的操作性不强。由于教师对教学大纲的理解可能会有不同,所以实现多个教师上课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有一定困难。大纲的描述多以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知识、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主,而授课计划的编写则要以教师的喜好和主观意愿为主,讲什么、讲多少都由教师决定。 (二)教学执行情况 教学设计是针对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即——“教什么”;教学过程是课堂灌输和课程考试即“怎么教”;教学评价是讲透且容易听懂即“教的如何”;教学与管理是教师与管理即“管的如何”。以上总体是体现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得怎样关注得较少,教学与学习成效分离。 (三)教学改革方面 教学改革的针对性不强,没有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上做到颠覆性的改革,同时又局限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的改革,较难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和能力的培育提升。教师很少针对课程体系进行课程重组与凝练以及科学性与逻辑性、内涵水平和科技前沿性的提升,往往只考虑学时少而只能设置较少的课程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注重的是毕业要求中的技术指标,对于非技术指标的考虑偏少。 (四)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方面 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都承担着毕业要求所分解的指标点,由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设计的影响根深蒂固,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缓慢,缺乏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创新。目前,许多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且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了解也比较深刻,但是在贯彻OBE理念方面却不彻底,对毕业要求中的非技术指标贯彻不到位,往往形似神不似,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带有以教师为中心的痕迹。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OBE理念教学设计的时代需求 (一)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 中国是《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国,不但可以参与《华盛顿协议》规则的制定,而且通过专业认证的高校毕业生,在相关国家申请工程师执业资格时,享有与本国毕业生同等的待遇。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日益广泛的背景下,我们要建起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平台,推进与世界一流高校和机构的深度合作,打造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 (二)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关注学习产出模式、学习成果,及如何取得学习成果和评价學习成果。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完成毕业要求的12条标准,把现代企业所要求的工程素质与能力全部涵盖,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学生在每一环节都要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学习成果,明确自己在大学四年所要学习的知识,明确系列课程所要解决的复杂工程问题,明确社会实践环节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持续获得成就体验,提升就业与执业能力。 (四)学生就业的需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面向学生全体,以保证所有学生能够达到毕业要求,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动了专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加快了一流专业建设,提高了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质量,从而提高了就业质量。通过专业认证的高校毕业生,在相关国家申请工程师执业资格时,享有与本国毕业生同等的待遇,增加了其国际就业的机会。 三、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一)课程知识点的总体规划 每一门课程都属于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课程承担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决定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对应课程的一个或多个知识点,课程知识点必须是有用和有效的,才能形成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支撑。在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下,教师要规划课程的知识点,剔除多余的、过时的、无效的知识点,保留或增加有用的、有效的知识点;考虑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使课程具有知识体系、能力、素质和能力的衔接关系,有效地支撑课程教学目标。 (二)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规划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方法和考核方式,课程的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清楚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和如何考评。实现课程目标并达到教学设计目的的关键在于寻找能够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培育的载体。这样的载体包括工程实例、工程案例和理论研究过程等。课程的教学设计分为课上内容的教学设计、学生自学内容的教学设计、课后作业等巩固教学成果的教学设计以及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设计等,以保证每一项教学设计之间的衔接关系。 (三)精细化导向的教学设计 课程总体的教学设计总览课程的实施脉络,每一课节的微观教学设计是OBE理念的真正落地。课节的教学设计更具体地让学生清楚了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和如何考评。教师可以根据授课计划,完成课节的教学设计,包括课程的引入、概念的诠释、理论内容讲解、案例分析过程和结论等;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的案例载体、布置作业的情境载体、设计考核内容的能力载体,建立教学反馈的沟通载体;合理设计每一次课程,把知识点有效引入,辅助虚拟实验和虚拟仿真等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精炼课程教学过程,课节教学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同时,总体保持课程连续性。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与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吻合度非常高。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理念,形成一流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的成型期打牢成长发展的基础,以保证他们知识架构、基础能力的形成。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夯实知识基础,了解学科前沿,接触社会实际,接受专业训练,练就独立工作能力,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学生成才立业奠定坚实基础。 (五)科教融合引领的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众所周知的人才培养的方式,然而认知经历的多样性与学生的创新能力成正相关,科研是一种效率很高和非常有力的教学形式,科研育人主要是环境育人和过程育人。所以,教师要以研究性教学代替课堂讲授,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无论是大学的职能,还是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历程,都是高等教育本质得到充分体现的内在逻辑要求。教学与科研之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内在融合,使两者在本质上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教学本身也是一种学术活动,其不仅要求教师将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还要求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教案和讲义,使得科教融合的教学设计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證的OBE理念。 四、结语 课程教学设计是课程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先行步骤,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课程教学的前提必然是基于OBE理念完成课程教学设计,以满足大众化、国际化和信息化时代的需要,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龙,何航帜,王蕾,等.基于OBE导向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8,35(10):793—795. [2]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工程教育认证一点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巩建闽.实施基于成果教育OBE的原因及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6):48—53. [4]赵存有,吴卫东,曹贺.“互联网+”时代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4):41—43. 编辑∕姜雯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