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承词
顺承词指主要用来连接事情相继或事理相因的有关短语或句子的词。大致相当于承接连词。顺承词有的表示承上起下,如“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中的“而”;有的表示承上而直断,如“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 《孟子·梁惠王上》) 中的“然则”;有的表示承上而递进,如“匹夫犹不可狃,况国乎”(《左传·僖公十五年》)中的“况”;有的表示指上而推原,如“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 (《诗经·关睢·序》)中的“是以”;有的表示总承上文,如“如此,而后可以为民父母矣” ( 《孔记·表记》) 中的“如此”; 有的表示更端下文,如“且尔言过矣”(《论语·吾氏》)中的 “且”。
顺承词古文法术语。 大致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承接连词。 主要用来连接事情相继或事理相因的有关短语或句子,以表示种种细微关系。有表示承上启下的,如《论语·学而》“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的 “则”, 《荀子 ·劝学》 “玉在山而草木润, 渊生珠而崖不枯” 的“而”;有表示承上直断的,如《孟子·梁惠王上》“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的 “然则”; 有表示递进的, 如《孟子·万章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 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的“况”; 有表示推原的, 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平之作 《离骚》, 盖目怨生也” 的“盖”; 有表示总承上文的, 如 《礼记·表记》“如此,而后可以为民父母矣”的“如此”;有表示更端下文的,如 《论语·季氏》“且尔言过矣” 的 “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