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组合作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刍探
范文

    严书芹

    摘 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给予更多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与机会,还能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增强集体荣誉感与合作精神,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道德与法治;和谐;氛围;分工;明确;评价;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1-0028-02

    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有积极的作用。然而,不少教师容易将道德与法治课上成说教课,把教学内容变为单一的德育说教,特别是兼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班主任,在教学中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单一的说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思维的发散。为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学情,设计适当的教学环节与活动,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小组合作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重要作用。小组讨论不仅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一、为小组合作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学氛围过于紧张,或者学生的交流讨论只是简单地走形式,那么这样的活动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良好的氛围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只有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让学生因为喜欢自己而进一步喜欢上这门学科。同时,学生不再畏惧教师,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答案会被教师否定,更容易产生表现欲望。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他们的思维各不相同。如果教师要求组内学生同时达到同一个层次,是不可能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前,对学生的期待应该是客观的、公平的,能够意识到小组合作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特别是后进生更需要这样的机会与平台来展示自己。宽松的教学氛围更容易让学生拉近自己与教师、与教材之间的距离,能够做到积极发言。即便学生的回答不一定完全正确或者不一定是教师想要的,但他们至少敢于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体会到班级氛围的融洽。比如,教学“我爱我们班”一课时,考虑到班集体是学生熟悉的环境,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回忆在班级中曾发生过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为了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一起参加集体活动时的照片呈现出来。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能够唤起学生美好的回憶。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能够体会到班级的温暖、集体生活的幸福。教学“我为班级点个赞”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夸一夸自己的班级,设计“你觉得班级中有哪些值得点赞的地方”等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不管学生说得怎么样,教师都应给予及时、积极的肯定。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对班集体有全新的认识,还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还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班集体都有很大的影响,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更愿意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动为班级做贡献。

    二、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实施

    (1)组内成员责任分工明确。小组合作一定要分工明确,每个成员都要明确自己的任务,这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活动过程中。特别是动手操作环节,更要求学生分工明确。每个成员都要明确自己的任务,清楚自己的职责,对自己需要完成的部分有较深的认识与思考。这样,小组合作才能更加高效。同时,小组长的人选至关重要,教师要选择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让他们能够带动小组成员开展有效的讨论与学习活动。小组合作教学绝对不是走形式,让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而是需要真真实实、扎扎实实地推进。小组成员必须都能围绕主题畅所欲言,特别是性格内向或者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更需要拥有发言权,做到积极发言。学生们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而团结合作、共同努力,能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真正提高自身学习能力。(2)充分发挥组内成员的优势。教师要营造公平、公正的小组合作氛围,确保组内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过程中。教师在小组讨论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组内成员也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势。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并学会在交流讨论过程中与他人进行协作与配合,尊重他人。(3)合作形式注重多样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同桌两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比如,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活动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同桌合作的形式,让同桌之间彼此核对答案或者彼此参照结果就可以。还可以让学生以4人~6人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通力协作,最终达到共同发展。同时,还可以采取自由组合的形式。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讨论内容、学生兴趣等自由地安排组合,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小组合作评价必不可少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们的评价,要用激励性、多样化的评价语言来评价学生。教师不仅要对小组内表现比较突出的成员进行及时点评,还要对其他成员进行正确的点评。也许有的学生在小组中发挥的作用看起来较小,但教师仍要抓住其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采取生生互评的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评价活动学会尊重他人,懂得从他人身上找到闪光点,学会相互取长补短,能够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学生只有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才能更好地树立学习的信心。

    总而言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潜心研读教材,不断开拓眼界、增长学识,将教材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看似简单,其实需要教师精心钻研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能力与水平的小组合作方案,组织好每一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积极主动地探讨,学会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张昕.小学品德学科“多彩评价”研究[J].现代教育,2016(11).

    [2]刘捷.合作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8.

    [3]黄艳.小组合作学习在德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6(18).

    [4]崔宪青.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落实小组合作学习[J].名师在线,2018(3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