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文本细读法的语文阅读教学刍议
范文

    马新军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将阅读教学作为教学重点,积极运用文本细读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文章对基于文本细读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论述。

    关键词:文本细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7-0131-02

    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必须将其有机地融入教学实践。通过文本细读触摸语言内核,把学生的语言实践与核心素养培养结合起来。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表现力等。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运用文本细读法,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质疑能力以及追问能力,让学生感受文本的深刻内涵。本文从文本细读法分析和文本细读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两方面,对基于文本细读法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论述。

    一、文本细读法分析

    1.文本细读法的含义

    文本细读法属于全新的一种阅读方法,其主要是深入分析与探讨文本的细节、语言以及结构。该方法要求读者以文本为中心,重视语境对语义的影响,高度重视文本的内在结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法与语言学中提到的文本细读法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文本细读法强调教师与学生在阅读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强调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作者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二是反复推敲文本的语言,思考作者在写作时是如何组织语言、塑造语言风格的;三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文本細读法的原则

    第一,情感共鸣原则。大部分的作者在写作时都是被情境打动才产生创作激情和想法。因此,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要仔细、认真地阅读,如此才能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用文本细读法能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蕴含的情感,设身处地为作者着想,产生与作者一样的情感。第二,美学原则。深入体会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是文本细读的重要目的,也就是说,文本细读应具有一定的美学原则,不仅要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还要关注写作艺术以及写作方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和掌握作者的写作艺术以及写作方法,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第三,统一原则。文本细读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深入剖析文章,不可忽视作品的统一性以及整体性。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读者也要整体把握文本,如果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曲解段意,就与文本细读的初衷相悖。

    二、文本细读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多角度解读,发散学生思维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被人为地复杂化,出现了“意在近而求诸远,事本简而取其繁”的情况,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低下。文本细读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发散学生思维。就语文阅读教学运用文本细读法来看,笔者感触比较深的就是在此方法下切入点都比较小,且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从而对文本理解得更加深刻和全面。以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为例,如果在课堂上按照常规的方法给学生解读文本,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运用文本细读这一理念开展阅读教学,能使一些作品常读常新,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针对文本的特点,笔者设置了层次性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反复揣摩文本,多角度解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外,笔者还引导学生以作者为切入点,从巴特勒、圆明园等着手,让学生在解读文本时能突破自身的思维。在这种方式下,教师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文本细读,学生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单一角度解读,逐渐从多个角度深入解读文本,从而找寻到文本中分散的精彩点,构建精彩的语文课堂。

    2.因文而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文本细读法是比较实用的一种分析文本的教学方法,是落实生本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文本细读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品味文本细节中学习,发现并捕捉文本学习的灵感,最终形成实用的学习技巧与方法。但部分文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在品读以及理解方面会存在一定困难。例如,在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时,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这样的文章体裁,加之对文本内容缺乏相应的了解。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了解文章体裁和解放战争的相关内容。这样,在进行文本细读活动前,学生就能了解和掌握新闻体裁的结构和要素,了解解放战争的相关内容。在文本细读中,能深刻体会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由此可见,在运用文本细读法时,教师要以不同的文本内容、课型等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具体学情为基础,这样才能在深入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重视课堂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在文本细读中,教师应重视课堂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在课堂教学中,一些看似没有问题的教学环节或引导过程,往往会在文本细读中能发现很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不需要刻意强调要解决什么问题、研究什么内容。在这种具有个性化、日常化等特点的交流中,师生思维能进行碰撞,实现教学相长。例如,在教学《小圣施威降大圣》一文时,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针对学生开朗、活泼的性格特点,笔者先是与学生一起诵读这篇文章,接着再细读文本,最后深入分析二圣斗法。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本,深入解读文本,把握人物形象以及丰富的语言,紧扣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入体会文本的深刻内涵。

    三、结束语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将阅读教学作为教学重点,积极运用文本细读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莫代府.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5(29).

    [2]袁智勇.基于文本细读法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2014(02).

    [3]陈立飞.文本细读:感悟表达之美[J].语文教学通讯,2019(36).

    [4]周教明.文本细读应找好最佳的切入点[J].基础教育研究,2019(23).

    [5]李正浪,李彬.在细读中培养“审美鉴赏”能力[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3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