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主题升旗仪式:创新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
范文 | 摘 要:主题升旗仪式是创新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文章简述主题升旗仪式的德育意义,认为能够传承民族精神,健全学生道德思想体系,有利于紧抓品德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并从完善升旗流程增强学生认同感、创新升旗主题丰富学生情感等方面,探讨创新升旗仪式加强德育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主题升旗仪式;体验式德育;德育工作;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9-0022-02 我国各小学、初中、高中都有规范的升旗仪式,每到周一,各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开展庄严的升旗活動。升旗仪式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不只是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因为国旗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承载民族的精神和追求,所以凡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凡是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容均能作为主题体现在升旗仪式之中。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不同于专业课程教育,其教育方式更注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除了课堂教学时间之外,其他碎片化的课余时间、活动时间也可以用来开展德育工作。升旗仪式每周一次,频率合适,对其他课程的时间影响几乎没有,是难得的德育机会。学校应牢牢把握这段时间,改革传统升旗仪式,赋予升旗仪式不同的主题含义,充分重视升旗仪式所承载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主题升旗仪式的德育意义 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上至学校教育制度的制定,下至教师群体、家长群体都陷入对分数的病态追求,几乎将所有的资源和精力都投向考试科目,忽视学生的成长需要道德的力量。“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往往缺乏生活能力,除了功课学习之外,抗压能力、为人处世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等均低于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水平。因此,学校需要改进德育工作模式,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需要持久温和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引导,升旗仪式无论从时间上还是象征意义上都是很好的载体。运用好主题升旗仪式,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传承民族精神,健全学生道德思想体系 升旗仪式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升旗仪式承载的主要是爱国主义教育,但每周一次,次次大致相同的内容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怠惰情绪,难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还有一些学校对德育并不重视,过于关注应试科目的教学,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交代课程的安排、通报校园违纪事件、提示安全防护事项等,虽然对学生也有教育意义,但德育内容相对较少,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明显的效果。这应当引起重视,并着力改变这样的现状。升旗仪式的主题应当灵活设置,根据学生的心理、教学的情况、校园的氛围、社会上的热点等,选择恰当的主题,传承民族精神,健全学生道德思想体系。 2.紧抓品德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德育工作具有特殊性,不能像其他专业科目一样通过严格的课堂教学就能产生明显的效果。育人比教书更难,道德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学生会读会背就有用的。因此,德育工作应当碎片化,贴近学生生活,具有针对性。德育课堂有其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有所遗漏。而升旗仪式和德育结合之后,这个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会让学生间接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时刻提醒自己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学生思想端正的时候,自然就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赢得幸福的人生。 二、创新升旗仪式加强德育工作的策略 以德育为出发点的升旗仪式,其创新必须从多角度入手。首先是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持续推进德育工作,同时教师要在言行举止上为学生树立典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次是学校硬件、活动习惯、学生思维的改变。要从硬件上支持德育工作,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道德力量对一个人的促进作用。下面,主要从完善升旗流程增加学生认同感、创新升旗主题丰富学生情感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完善升旗流程,增强学生认同感 确定将德育落实到升旗仪式这个载体之后,学校接下来就该完善升旗流程,增强学生的认同感。要重视升旗队伍的组建,可以按年级、班级、小组、个人四个层面依次选择。如年级方面,可以实行轮流制,每个学期或学年选择不同的年级来完成升旗工作。班级方面,也可以实行轮流制,让每个班级都有参与感、荣誉感。小组方面,教师可根据每学期每个班级的升旗次数划分相应小组,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升旗工作。要分配好升旗手、护旗手、主持人、演讲者等,保证每个成员参与其中。给成员分配角色时,教师的考量要全面,尊重学生的意见,突出学生的特点。升旗仪式上负责升旗的班级要开展相应的德育主题活动,如有同学获奖还可以举行颁奖仪式。 2.创新升旗主题,丰富学生情感 主题是每一次升旗仪式的内核,因而主题的选择十分重要。每个学期的主题应当由相应的教师群体协商制定,主题涵盖的内容可以是方方面面的,但一定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社会,有实践性,有教育性。例如,“三爱三节”主题、垃圾分类主题、环保主题、禁毒主题、安全主题、绿色上网主题、科技创新主题等。当有较大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临时改变主题,丰富学生的感受。可让每个小组根据每次升旗的主题提前创作演讲稿或其他形式的节目内容,再由班主任和大队辅导员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保证演讲的效果,保证节目的质量。学生表演完毕,大队辅导员要进行相应的安排,并结合校园、社会案例进行阐述,及时表彰学校的好人好事、优秀学生和班级等,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的做法,能逐渐引起学生对道德价值的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硬性要求,“德”作为立人的基础,更应当被教师充分重视。主题升旗仪式是创新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完善升旗流程,增强学生认同感;创新升旗主题,丰富学生情感。升旗仪式对教师的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伟,刘霞辉,徐辉.创新升旗仪式 提升育人实效[J].中国德育,2019(12). [2]朱彤.提高升旗活动实效三法[J].教书育人,2018(2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主题升旗仪式渗透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LZ[2019]GH67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岚(1982-),女,甘肃兰州人,二级教师,从事德育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