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核心素养背景下《论语》任务群教学刍探 |
范文 | 摘 要:《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研读《论语》,能扩宽学生文化视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文章从核心素养背景下《论语》任务群教学的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的创新点等方面,对核心素养背景下《论语》任务群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论语》教学;任务群;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3-0074-02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等思想。《论语》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核心素养背景下《论语》任务群教学能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文言文知识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本文对核心素养背景下《论语》任务群教学进行探究。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论语》任务群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方面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1)初中《论语》教学,旨在通过阅读相关篇章,让学生了解孔子及其《论语》。《论语》任务群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首先,《论语》为文言文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通过对文本的研究,学生可以积淀文言文知识。其次,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重组,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再次,在文本研究和思维品质提升的基础上,学生能更好地领会孔子“仁”的思想,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学生研读《论语》,能走进孔子思想深处,拓展自身文化视野,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2)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论语》任务群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论语》。任务群教学可设计综合性学习任务,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论语》内容联系在一起,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论语》任务群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任务群教学注重文本研读,能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围绕核心内容设计丰富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对《论语》文本进行重组,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能通过多种整合策略引导学生体验、感悟、领会孔子“仁”的思想,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任务群。所谓“任务群”,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提高思维能力,形成个人的语言运用系统。 (2)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语文核心素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初中《论语》教学重点关注前五章,教学内容为学习、为人等主题,重在激发学生阅读《论语》的兴趣,初步了解《论语》思想和孔子其人,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思维的发展,关注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 (1)研究目标。语文新课标“学习任务群”概念的提出,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能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第一,创设真实、综合的教学情境,能解决学生现实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第二,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能激发学生阅读《论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第三,深入挖掘《论语》的教育教学价值,能增加学生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第四,广泛利用多方资源,能引导学生体会孔子的精神境界,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2)研究内容。一是起始课“我讲”。初识孔子:学生搜集资料,介绍孔子生平,观看视频《孔子传》。(设计意图:由学生讲解孔子的生平,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通读课“我读”。通读文本:学生通读前五章,完成章节任务。师生通过课堂交流,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设计意图:奠定学生深入阅读《论语》的基础;师生课堂交流,解决通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养成阅读《论语》关注词句的习惯。)三是深入课“我画”。分门别类:小组合作,按照要求把前五章的语录“分门别类”。师生共同讨论《〈论语〉十二章》分类。选择前五章中的任一章节,绘制结构图并说明绘制的标准。小组分享标准设置的理由,并进行讨论与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完成个性化、综合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四是重点课“我思”。重点突破:学生分享自己的分类标准,教师总结提升。学生依据自己的标准,梳理前五章中符合要求的语录,绘制《论语(前五章)》分类总结图。(设计意图:深入理解文本,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五是升华课“我写”。读写结合:从“前五章”主题中任选其一,围绕该主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排演“孔子与学生”的短剧。各小组先完成剧本创作,具体要求是白话文言均可,一定要围绕主题。学生可借助《孔子家语》等资料,揣摩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走近孔子的精神世界。可以观看电影《孔子》、电视剧《演说论语》等。(设计意图:学生梳理自己對《论语》的独特理解,以创作的形式进行呈现,表现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六是成果课“我演”。总结收获:戏剧展示、撰写《孔子的______(仁、君子观等)》小论文。通过展示汇报、整理、巩固,学生呈现自己的阅读成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深入思考《论语》的意义和价值,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 四、研究的创新点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一是打通教材与整本书的通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论语〉十二章》分类,激发学生深入阅读《论语》整本书的兴趣,由教材出发走向整本书阅读。二是打破课上与课下的界限。通过“起始课”“通读课”“深入课”等的有效开展,打破课时的限制,把整本书的阅读延伸到课外,给学生的课下阅读提供有利“抓手”,为将整本书阅读落到实处提供保障。三是打破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桎梏。单一的自读方式,容易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致学生缺乏整本书阅读的持续动力。采用任务群教学,从收集资料初识孔子,到深入阅读文本,师生共同讨论,自主总结收获,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于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改變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是整体的规划。设计具有整体性的学习任务,关注语言积累、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用“讲”“读”“画”“思”“写”“演”等多种手段对《论语》学习进行整体设计。《论语》学习的整体规划有助于学生对“片段式”的语录体进行整合,对孔子思想有比较完整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多种任务的设计。在教学中设计初识孔子、通读文本、分门别类、重点突破、读写结合、总结收获六大任务,有序推进学生的《论语》阅读。六大任务由浅入深,以项目形式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程翔.《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谈[J].语文教学通讯,2019(03). [2]包建新.《论语》阅读的N 种打开方式——兼论整本书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2019(06). [3]莫赛.《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与探索——以“仁者爱人”专题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2018(12). 作者简介:刘坤艳(1987-),女,北京人,中教一级,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Exploration of the Task Group Teaching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re Literacy Liu Kunyan (Fengtai No.2 Middle School,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100071, China) Abstract: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s one of the classic works of Confucianism,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for the Chinese nation. Study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an broaden students' cultural vision, improve their Chinese core literacy and cultivate their noble moral qual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ask group teaching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re literac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group teaching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re concepts,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research. Key words: core literacy;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eaching; task group; moral quality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