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导入策略探究 |
范文 | 杨玉金 摘 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课堂导入犹如精彩舞台剧的序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效利用导入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新课标下数学课堂导入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策略;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3-0112-02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能够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要创新导入的形式,以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有效互动,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注重教材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充分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结合教学目标,创新导入形式 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往往采用直接引入新课内容的方式,使课堂导入单调乏味,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就要创新和丰富课堂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体会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并发掘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教师在导入环节就要引导学生感受三者之间的不同。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师:“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奶酪,它想搬回家,但奶酪太重了,它必须要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你能帮帮它吗?”这时,多媒体上出示两点之间的多条线路,学生通过对比能够十分容易地发现最佳路线。教师继续进行追问:“为什么这条路线短呢?”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能够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种导入方式能活跃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课堂参与 课堂导入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输入,而是要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例如,“轴对称图形”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图形,具有显著特点。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尚不完善,教师从生活中的事物入手,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可提前收集轴对称图形的建筑图片,比如,埃菲尔铁塔、东方明珠等,还可以找出几幅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建筑图片,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出这些建筑的不同点,并引导学生讨论将建筑物建造成轴对称图形的用意。这种导入方式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三、注重内容联系,建构知识体系 在众多的导入形式中,“复习式”导入方法使用频率最高,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方法之一。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使用不当时,会使导入环节陷入单一、枯燥的局面,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对这一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保留其关联教学内容的优势,丰富其知识关联的方式。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进行联系,引导学生对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进行探究。为此,教师可选择利用三角形拼接成四边形,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计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获得一般结论,并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推理论证。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转换思维,还能完善知识框架体系。 四、讲述有趣故事,吸引学生注意 数学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故事。这些数学故事,不仅包含了前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更体现了前人的智慧和处世哲学。采用趣味故事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关于数学知识的有趣故事,在课堂导入环节中进行展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往往侧重于讲解勾股定理的发展历史,如介绍《周髀算经》、赵爽弦图、毕达哥拉斯等,然而这些久远的时间、陌生的人名和复杂的证明过程,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故事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经写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巴河姆的人到草原上购买土地,可是卖土地的人提出一个非常奇怪的卖地方式:‘每天1 000卢布。巴河姆觉得占了便宜,他交了钱后足足走了10俄里才向左拐,接着又走了许久才再向左拐,当他走了2俄里后发现天已经暗下来,但自己距离出发点还有17俄里。最终他虽然回到了原点,但人却吐血而死。”之后,教师让学生算算巴河姆共走了多少路,获得的土地面积是多少?这样,能有效实现勾股定理知识的趣味导入。 五、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探索意识 数学学科相对其他课程来说,知识较为抽象,逻辑性也很强,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只是单纯讲解知识,不给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就会使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为此,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促进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部分内容时,为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将复杂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的问题直观展示出来。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到电影院看电影,如何快速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座位?怎样在地图上快速地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等等。”讓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在电影院可以通过电影票上的标记找到自己的座位。”还有的学生说:“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能确定位置。”教师继续追问:“上述的两个例子,是否都是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有效导入有序数对的知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