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先唐落花诗研究
范文

    姜媛

    摘 ? ?要: 落花是暮春时节最常见的物象,一直是诗人笔下重要的文学意象之一。落花诗以吟咏落花为主体内容,托物寄怀,发端于先秦,兴起于汉魏六朝,繁荣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它作为一种传统诗歌题材,承载着丰富的主题意蕴,并在一代代诗人的反复吟咏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传统诗歌中别具特色的一类意象。本文立足于唐代之前落花诗研究,深入挖掘落花意象之起源,分析落花意象之意蕴内涵,寻找落花在先唐时期成为意象与逐步发展成诗歌主题之发轫轨迹。正是有了先唐落花诗的发展延续,使得落花成为中国意象史上重要的诗歌意象之一。

    关键词: 先唐 ? ?落花 ? ?意象 ? ?意蕴特征

    “花”,古本作“华”,《说文解字》解释为:“荣也。”“落花”原指凋谢而自然落下的花朵,故古典诗文中“采花”“折花”“摘花”并不属“落花”的概念,但如果在“采”“折”“摘”花过程中造成了落英缤纷、花瓣飘零的落花情状,符合“花落”含义,同属“落花”的研究范围。这样算来,落花意象出现在诗人笔下,进入人类视野,已具有悠久的历史。当代学术界,有不少学者涉及落花诗研究,但大多集中在个案研究,或者并没有把落花作为一个独立主题意象研究,唐前落花诗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都是具有局限性的。本文结合落花的审美特征及先唐落花诗作品分析,对此进行探讨。值得说明的是,本文研究的落花诗包括含有“落花”两字或以落花为内容的诗歌,其他暂不做深入分析。

    1.落花意象之渊源

    落花作为一种意象,其滥觞由来已久。《诗经》中有不少描写花卉的诗歌,大多与女子有关,如把年轻姑娘比作花:《国风·郑风·有女同车》中“有女同车,颜如舜华”①(238-239);用在婚恋诗歌开头烘托气氛:《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①(15-16);有把花作为男女调笑示愛的信物:《国风·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①(260-261)等。在“花”被写入文学之初,是自然界即日所见之物象,但因情感倾入与比兴的艺术塑造,各种不同的花具有情感指向与环境营构,具有审美意蕴,成为既是物象又是意象的质素。

    花比兴为女子,事关婚姻与爱情,实际上是后世众多诗歌中花与女子息息相关的源头,娇嫩的花易让诗人联想到同样娇嫩的女子,但盛极也易衰,再娇艳的花也会凋谢,再美的红颜也终究会老去,这就是“落花”会写入文学的根源与发端。两者同给人以怜惜、凄艳之感,先秦时期的文人们就已经注意到这点,并使两者联系在一起。仔细考究发现,虽《诗经》中“落”与“花”分别出现,但明显落花二字此时并没有结合起来出现,意象的发展与主题的演变,都需要积累。

    但《离骚》却首次出现了草木凋零意象。文中除了著名的“香草美人”意象外,出现的“香花”“香木”也众多,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②(5)“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苣”②(12)等,其中的“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等营造出大自然的衰败之感,而众所周知,《离骚》中的“香花香草香木”意象是作为一个象征比喻系统,阐释诗人自身遭受疏离废弃的不平。诗人在《离骚》中用一系列花草树木的凋零抒发对美好人生逝去及对政治斗争失败的哀叹,营造出伤感气氛,奠定了后世落花诗感伤的情感基调。同时,《离骚》中开始有对落花的间接描写:如《离骚》中“揽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②(11)“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②(10),已经出现了“落蕊”“落英”字眼。虽处“落花”意象的肇始阶段,却初具残败而哀艳的意象,实现了含蓄高雅的意境之美。我国诗歌史上对于花草树木凋落之象的描写由此开始,并逐渐丰富起来。

    “落花”一词首次结合出现在谢朓的《往敬亭路中》:“山中芳杜绿,江南莲叶紫。芳年不共游,淹留空若是。绿水丰涟漪,青山多绣绮。新条日向抽,落花纷已委。弱葼既青翠,轻莎方靃靡。鹥鸱没而游,麕 ? ?腾复倚。春岸望沈沈,清流见瀰瀰。幸籍人外游,盘桓未能徙。鹜枻把琼芳,随山访灵诡。荣栒每嶙峋,林堂多碕礒。”③(1457)在这首诗中明确出现了“落花”一词,诗中“落花”与“绿水”“青山”同时出现,表达的却是“芳年不共游,淹留空若是”,“幸籍人外游,盘桓未能徙”,思念亲友,思念故土的感情。眼见之景与心中之感结合在一起,因此,此时的落花被赋予新的丰富内涵,落花意象被正式运用在诗歌中,真正进入文人视野。

    自此以后,落花在古典文学诗歌中出现的频率一直呈增长趋势,在历代诗人们的反复吟咏中,逐步发展成为诗歌史中出现频繁、影响深远的重要意象之一,也成为内容十分丰厚的落花主题意蕴。自落花意象出现,到明清时期出现的以落花为主题的大规模唱和组诗,其实细究起来,每一时代文学思潮的些微变化,从意象的主题史窗口中可见一斑。落花是如此,诗人们正是借助对落花的观照和对落花意象的整体品味,使得人们对于生命的认识、人生的体会与历史的反思糅合在落花意象之中。透过落花这一窗口,对当时的诗歌艺术特征、文化意境以至于社会文化有更深层的认识。

    2.唐前落花诗的歌咏书写

    先秦至汉魏六朝是落花意象的初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吟咏落花的诗歌已初具规模。但由于东汉以后,政治环境动乱,文人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部分文人则采取避世的人生态度,远离世俗凡尘,留意起山水自然。柔美可怜的落花意象,审美表现功能常常引人联想,从而派生出一系列象征义、物是人非、年华易逝、闺中怨思等,恰好符合他们此时的审美心态。

    2.1落花与女子

    在中国诗歌史上,落花以鲜艳之色、飘零之姿、柔软之态常与女子联系在一起,这类写法在汉魏六朝时就已兴起,并且作品繁多。这类作品一个最大特征是诗人假托诗中抒情主人公的身份、语气进行创作构思,也就是所谓的代言体诗,这在落花诗特别是与古代描写女子相关的落花诗中占很大一部分。究其分类:第一,闺怨;中国古代女子终生困顿在一方狭小的闺房之中,在家依靠父母,出嫁顺从夫婿,她们所能见到的常见景物不外乎花、草、秋千等,接触外界有限,只好把一腔情意付诸这最富诗情画意也与她们身境最相符的落花上。如南朝陈诗人江总的《姬人怨服散篇》:

    薄命夫婿好神仙,逆愁高飞向紫烟。金丹欲成犹百练,玉酒新熟几千年。妾家邯郸好轻薄,特忿仙童一丸药。自悲行处绿苔生,何悟啼多红粉落。莫轻小妇狎春风,罗袜也得步河宫。云车欲驾应相待,羽衣未去幸须同。不学箫史还楼上,会逐姮娥戏月中③(2597)。

    显然,这是诗人以一位年轻妇人的口吻写她的悲惨命运,妇人独守空阁,对于沉迷炼丹之术的夫君怨愤却又无可奈何,望着屋外落花,不禁悲从中来,自己从前还为鲜花在风雨中飘荡的命运而感伤,现在的自己与落花已是同病相怜,谁又来怜惜自己呢?这是古代女子悲惨命运的一个缩影。古代女人的命运掌握在男人手中,一生只能依仗男人,花何尝不是这样?它们的命运掌握在自然手中,一场狂风暴雨足以让它们烟消玉殒。二者自有相通之处,女子看见落花联想到自己的命运,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第二,相思,古代男子多外出谋生求学,加上古代交通不便,一走就是数月甚至数年,家中只留下年轻妻子独守空房,孤独寂寞,如萧子范的《春望古意诗》:

    光景斜汉宫。横梁照采虹。春情寄柳色。鸟语出梅中。氛氲门里思。逶迤水上风。落花徒入户。何解妾床空③(1897)。

    很明显,这是一首感物怀人,思妇思念远行丈夫的诗。此诗由景及花,由花及人,最终年复一年的落花悄然而至,日复一日的思念却还在继续。类似的借落花表达相思的诗在唐前诗歌中屡见不鲜。语短情却长,落花代表着思念之人的一腔情思,诉诸不尽,绵久悠长。

    第三,感叹青春逝去,红颜易老。汉乐府中一首《董娇饶》点出其中深层内涵甚至上升到人生哲理: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④(135)。

    这是一首以花拟女子的诗,全诗运用象征比喻的方法,由女子采桑折花引出采桑女与春花之间一场充满谐趣的问答,进而引发感慨:青春逝去,红颜易老。用春花和女子相对比,却是女子青春不如春花,道出了春花永恒、青春不再、人世短暂的生命意识。

    最后,在描写美人的诗歌中少不了落花这一意象,像何逊的《苑中见美人诗》:“罗袖风中卷。玉钗林下耀。团扇承落花。复持掩馀笑。”③(1709)后两句为美人的动态描写,通过用团扇接落花这一动作突出美人,使得女子的一颦一笑都鲜活生动起来了。可以说,正是落花为描写美人注入了一道亮丽的灵魂。

    如上,从先秦到汉魏六朝,花与古代女子的命运如影随形,紧紧缠绕,并延续到落花之上,使之逐渐成为古代命运悲惨女子的象征,并不断丰富其内涵;古往今来,落花承载了几多女子的伤愁。

    2.2建功立业和及时行乐

    如上所说,这一时期的政治环境动乱,文人们饱受离乱之苦,面对这短暂又多艰的一生,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大致分两种:第一种,渴望建功立业。他们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功名的追求,政治理想高扬,《长歌行》中:“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④(89)诗中“华”通“花”,诗人用花期比作人生,害怕花之将落也就是人到老年,碌碌无为,虚度年华,因此勉励大家珍惜时间,在青春时期奋发图强。放在当时的政治环境就是号召大家投身政治,及早建功立业。第二种,面对动乱的环境,部分文人更加提倡及时行乐。在面对暮春时节零乱凄美的落花时,诗人们霎时想到自己的一生多半是像这凋谢的花瓣:短暂又多艰,进而他们提倡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在其诗歌中多有体现:

    双袂齐举鸾凤翔,罗裙飘遥昭仪光。趋步生姿进流芳,鸣弦清歌及三阳。人生世间如电过,乐时每少苦日多。幸及良辰耀春华,齐倡献舞赵女歌。羲和驰景逝不停,春露未晞严霜零。百草凋索花落英,蟋蟀吟牖寒蝉鸣。百年之命忽若倾,早知迅速秉烛行。东造扶桑游紫庭,西至昆仑戏曾城③(847)。

    这首诗中多次提到了人生苦短,及時行乐:“人生世间如电过。乐时每少苦日多”“百年之命忽若倾。早知迅速秉烛行”,由于诗人看到了凋索的百草和落花,鲜花在花枝上时是最美好的自然景物,却不得不因为暮春时节的到来而飘落,诗人看到这一幕,联想到自己漂泊的一生与这落英何其相像,顿时悲从中来,不胜唏嘘。人生命本就如此短暂,乐少苦多,不想像落花一样等到落去才空留遗憾,只有把握当下及以后时光,及时行乐,不负年华。这种感慨只有经历过战争离乱的乱世文人们才能领悟。

    2.3思乡念土

    不管是花也好,落花也罢,都是暮春时节最平常的景物。人在现实视野中出现这种景物时多半是在凝望,只有在漂泊无依、孤独寂寞、思乡念土之际诗人们才会注意到这衰败之物,并由此吟咏:

    振衣喜初霁,褰裳对晚晴。落花犹未卷,时鸟故馀声。春芳空悦目,游客反伤情。乡园不可见,江水独自清。愿得同携手,归望对都城③(1698)。

    这首诗前四句欲抑先扬,欲悲先喜,开头先描写春天一片生机之景。第五句开始陡转悲伤,诗人看见此处盎然之景,心中更觉空虚,只因为这里再生机盎然终究不是自己的故乡,可惜自己不能见到家乡的春景,纵使再美好的景物也弥补不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流落他乡的游子往往会产生更强烈的思乡之情,大自然中的枯藤老树、猿啼花落等一切萧条景物与远在异地的游子心境契合,产生共鸣,更会触动他们内心深处那一缕思乡情愁。此外,对于游子来说,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能够早日回到家乡,事多与愿违,眼看着一年又一年,转眼又到了暮春时节,花开花落,自己回乡却还遥遥无期。此时的落花在游子看来,更像是一种揭示、一种寄托。

    2.4感物伤己

    文人多情对于世间万物的荣枯变化,他们总是敏锐于常人。落花作为暮春时节最具代表性的物象,古代文人们经常注意此意象。落花意象与伤时伤春意绪正是在这时融合起来,自六朝以后,借落花伤时伤春逐步在古代诗歌史上发展繁荣了起来。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汉魏六朝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传统文人的功利性取向,有着高涨的政治热情,汉魏六朝却是例外。这时部分文人的价值选择开始变化,诗人开始注重自身价值,重视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奥秘的探索。南朝陈诗人沈炯《谣》:

    故年花落今复新。新年一故成故人。那得长绳系白日。年年月月但如春③(2449)。

    诗篇以落花起兴,由花至人,感慨花落明年还会再开,人却是一年一年老去的自然规律,但诗人对此又无可奈何,刘禹锡《代悲白头翁》中的“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或多或少从中汲取了有益成分。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一般的思维习惯,落花都是与伤春联系在一起的,这在文人心中已经建立起较稳定的关系了。但在魏晋时期,落花一开始与伤秋一起出现,例如:

    秋节良可悲。百华咸萎落。堂前柳随风。疏林树萧索③(729)。(《诗》其一,司马彪)

    零叶纷其交萃。落英飒以散芳。睹迁化之遒迈。悲荣枯之靡常③(924-925)。(《秋夜长》,苏彦)

    悲九秋之为节。物凋悴而无荣。岭颓鲜而殒绿。木倾柯而落英③(946)。(《秋夜诗》,湛方生)

    由此可见,在落花意象形成的初期,伤春、伤秋都是落花诗的重要内容,甚至伤秋比伤春更早出现。在落花初步进入文人视角时,并没有把落花单独与百草树木区分出来,相比暮春时节小范围的败落,大家更容易注意到暮秋之际的万物枯索,百草折落这种大范围自然现象,显然更具震撼力,更容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落花只是万物枯索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初期的落花诗中,落花常常是伴随描写悲秋出现的,而且与落花一同出现的往往还有落木、疏林、零叶等其他秋季代表性景物。到了文学进一步发展繁荣之后,文人已经注意到落花这种情感更趋细腻,审美更忧伤动人的物象时,这时才把落花与其他景物区分开来,使之逐渐稳定在“伤春”的范围。

    落花意象从先秦单纯的“物象”到六朝时期包含较丰富的意蕴,经历较长的演变发展过程,甚至出现直接以落花为题的诗,如:江总的《梅花落》《梅花落二首》;徐陵的《梅花落》;萧子范的《落花诗》;吴均的《梅花落》等,数量较多。在这一时期内大致情感趋势是:由乐转悲。先秦时期的婚恋嫁娶、嬉戏调笑,到此时基本稳定在“感伤”的情感基调。究其原因大概有几点:(1)先秦时期的物象本身并不包含丰富的“意”,大多起着“以物起兴”的作用,用以抒发人们最直观的情感。(2)落花此时还未进入先民视野,难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先民们日常忙于生产劳作,对于远离生活实际的落花更是无暇关注,即使有即目所见之比兴抒写,情感也是健康明朗的,审美丰富多彩。(3)先秦之后,特别是“文化自觉”之后,人对自身认识能力的拓展使得人将自我逐渐加入审美习俗之中,文人对自我情感关注提高,再加上当时政治环境的动乱、战争等因素,使得落花意象进一步拓展,并趋向于感伤,确定了落花诗“悲”的情感氛围,影响后世。总之,“落花”是由意象向主题发展的,意象上,落花承载了感时伤春之情,激发了游子思乡念土之愁,引起了文人们或建功立业或及时行乐之感,更因与不幸女子命运惊人的相似而象征了古代女子的生命之悲;主题是落花意象积累至一定数量,意蕴趋于稳定后的质变;渐渐形成了“梅花落”“落花诗”等情感丰富、悲情凄婉的主题诗歌。六朝以来,出现较多以“梅花落”为典型的落花诗,反映了当代文人士子对落花这一意象的关注度显著的提升,对其寄寓了更多也更丰富的情感要求。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⑤(493)可以看出意象在古代诗文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落花往往是感伤的代名词,其美艳凄婉的意蕴,加上含蓄缠绵的情思,讓人与之共鸣,悄然拨动文人的心房。从先秦时期落花意象的雏形初现到唐宋时期的发展繁荣,这一时间段内,经过一代代诗人的苦心吟咏,落花的意象内涵不断得到沉淀,又在稳定中继续丰富、创新,逐步走向典型化、意象化,为后来形成落花意象群打下基础,并影响唐宋,甚至是明清落花意象的壮大。凭借着落花,古人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意象系统,并逐渐融入小说界、戏剧界等其他领域,立意深刻,影响深远,最终成为中国意象史中重要的一部分。

    注释:

    ①蒋见元,程俊英.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②[宋]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8.

    ④曹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⑤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参考文献: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王立.心灵的图景:文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王立.中国文学主题学——母题与心态史丛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4]周正悦.中国古代文学中落花意象和题材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5]黄晓丹.明清落花诗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

    [6]高续华.古代诗文中的落花[J].文学教育,2009(04).

    [7]吴朗.吴地落花诗的地方性审美[J].宜春学院学报,2018(0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