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标下如何突破英语写作的障碍 |
范文 | 黄珍 摘??? 要: 新课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从四年级开始,各类习题卷上就出现了看图写话,或命题、半命题作文。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在英语作文教学上下功夫,切不可让学生只会写考试作文,还要加强日常写作训练,鼓励、引导、帮助学生扫除写作障碍,提高写作技能和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 英语写作??? 写作障碍??? 突破措施 新课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从四年级开始,各类习题卷上就出现了看图写话,或命题、半命题作文,六年级试卷上作文的分值从原来的五分提高到了十分。老师要积极应对新课标对小学英语作文的新要求,但是,作文教学绝不是为了考试而进行,应该成为学生提升素质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英语作文是学生借助文字表达情感的有效方法,是日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写作障碍现状 我长期从事英语教学,知道作文教学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各种问题摆在孩子的面前,就像重重障碍,挡住了一些学生前进的道路,让他们在英语写作中望而却步。 1.层出不穷的语法错误。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一些孩子在其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老师要求学生完成英语写作,哪怕几句话,他们的表达远不像中文那样顺利,最常见的错误是语法错误。在平时各种写作练习中,各类语法应用错误如田间的杂草一般难以清除。如人称代词和be动词不一致,中年级常常出现“I is,you is”等错误搭配。又如代词混淆不清,主格宾格乱用一气,动词后面加主格,宾格用来做主语等。再如,不能区分动词在四种时态中的正确形式,特别是一般现在时的三单形式,“have/has,do/does”的用法错误率极高。 2.难以避免的母语干扰。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大都受到母语的干扰影响,包括表达方式、表达习惯、句型结构等,而且这种影响根深蒂固,很难改变。比如汉语中的我和某人,英语语序应该是“×× and I”,学生受汉语思维影响翻译成“I and ××”。再如,汉语中时间、地点放前面,英语中,时间地点一般放在句尾,于是,有学生写成“I and my mother in the park fly kites”。一部分学生会先用中文打个草稿,然后逐句翻译。这些中英文的表达差异就像在学生面前筑起了一条长长的鸿沟,使孩子们失去挑战的勇气。 3.力不从心的写作意愿。 要说孩子们有没有写作的意愿和热情?当然有。但是,因单词量的匮乏使写作屡屡受阻,极大地影响孩子写作热情。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单词量是600个—700个,如果想把作文写好,这些单词量是远远不够的,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一处硬伤。 4.消极懈怠的学习态度。 对于有的孩子而言,由于英语写作屡试不爽,觉得它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不会写、不想写,部分学生产生消极懈怠的态度,出现懒得写的现象。即使勉为其难地写上一篇,目标定位也很低,就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完成单元的小练笔,为了试卷不扣分。这样的目标就像是一艘失去动力的小艇,无法劈波斩浪驾梦前行。 5.浅尝辄止的教师态度。 对于老师而言,指导学生完成一篇英语作文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批改作文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语法错误,单词量少,态度消极,学生层出不穷的状况让老师的批改疲惫不堪。作文教学成了不受重视的一部分,往往为了5分到10分,平时就勉强写写,选择比较容易又经常会考到的话题,按照试卷的要求归纳主要句型,一篇作文写上五六句话,达到一定的字数,不求完美,只求完成。这样的状况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和英语素养的提升。 如何扫除这些障碍,让英语作文教学找到突破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二、英语作文的突破口 1.夯实基礎知识,有效避免错误。 作文中出现的错误其实就是平常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避免错误,首先要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单词默写、课文背诵,运用不同的题型反复巩固知识点,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抓住这些重难点知识进行分析讲解,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避免采用题海战的形式,加强口语练习,及时纠正学生的语法问题。或者可以将一些语法知识编成顺口溜,符合小学生活泼的性格,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运用。 比如be动词顺口溜:“我用am(I am),你用are(you are),is用在他她它(he is, she is, it is), 单数is(this is,that is),复数are(we are,they are, these are, those are)”。短短四句话,很完整地概括了be动词的用法,也很好地避免了使用中的错误,使正确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又如人称代词的用法,小学涉及的是主格、宾格、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编成顺口溜是:主格用作主语谁,宾格跟在动、介后,形物一定要加物,名物一定不加物。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第二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只要会找动词和介词,后面加宾格就不会错。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更乐意接受一些趣味性的知识。如果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太刻板,缺乏趣味性,或者一味地运用解题的方式巩固语法知识,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效果适得其反。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更需要将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夯实学生的基础需要注重技巧,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尊重学生,保持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呵护好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2.明确写作目标,设计写作思路。 教师在布置作文任务时一定要明确写作目标,很好地帮助学生确定写作题目,选择合适的内容,同时考虑学生是否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小学英语写作侧重于简单的写人记事,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写人作文,引导学生抓住外貌特征、兴趣爱好来写。记事的作文要引导学生注意写作思路,一般是按时间发展顺序描写。 如在新译林版六上的教学中,要求完成一篇有关节日的作文,单元主题是“Chinese New Year”。与五年级时遇到的Chinese Festival不同,在五年级系统地介绍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六年级注重于详细描写一个节日。在完成语篇教学时,我抓住时间的顺序:Before Chinese New Year-On Chinese New Year Eve-At Chinese New Year-The seco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分析课文,重点罗列不同时间对应的事情,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讨论他们的春节,最后要求学生完成Chinese New Year这篇作文时,学生们就按照春节前、大年夜、大年初一、大年初二的顺序来写,每一个时间段抓住重要的事情,春节前大扫除、购物;大年夜吃团圆饭;年初一去拜年、拿红包;大年初二走亲戚。有学生还写到了正月十五闹元宵,文章思路清晰,内容丰富,充满了过年时又忙又乐的生活气息。 3.丰富文章结构,避免骨感无味。 在学生作文中发现学生的句子很单一,多数只会使用陈述句,这样的文章看起来不够生动,比较呆板枯燥。 比如结合六上第六、七单元,要求完成一篇环保作文,很多学生就用“We should...”和“We shouldnt...”像运用了排比句一样,乍一看长长一大篇,细读读,如同“鸡肋”,枯燥无味,令读者毫无兴趣。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产生呢?在内容上,可以让学生除写“what”之外,多一些“how”和“why”;在句子的结构中,除主谓宾之外,多运用形容词、副词;还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加一些关联词,例如“but, or, and, so, because, not only...but also”等,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为完整。还可以将句型变换成不同的形式,如:反问句、否定句、感叹句、倒装句等。在叙事作文中,可以同时选用几个时态。如六下U3 Then and Now,综合过去时和现在时,在完成Unit 8 Dreams之后,可以设计“Then, Now and Future”这个话题,学生可以用到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三个时态,文章读起来更有味道。 4.加强口语练习,说说趣味作文。 听说读写四基训练,要想提高学生的写的能力,先要把好听说读三关。五年级时,经常训练学生的口头作文。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专门的口语当场作文训练。首先给学生一个单词,然后组成词组,再将词组造句。有了第一句后,学生可以一句一句往下说。我将学生的口头语言整理写在黑板上。到达一定数量后,再让学生调整顺序,是否需要补充,或者加个开头或者结尾,很快一篇文章就这样产生了。学生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而且时不时会有一些好句产生,或者一个单词用得好、用得妙,我会及时加以表扬。这样的集体作文降低了学生的作文难度,增强了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在“The Kings New Clothes”这篇课文中,要求续写这个故事。我们早就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如何有新的突破呢?采用口头作文的方式分小组进行。大家集思广益,脑洞大开,一会儿工夫就妙笔生花,完成各自漂亮的习作。 5.积极体验参与,循序渐进发展。 没有真实的体验,作文内容就会空洞无味,如同闭门造车,这是影响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9年二月有幸赴伦敦参加培训,期间多有感触,有一堂英语写作课让我记忆犹新。执教的是年轻的Lisa老师。她要求学生描述“牛奶巧克力”,是一款非常熟悉的饮品。对于英语是母语的英国孩子来说,是很简单的一篇作文。但是老师并不急着让学生下笔,而是分步完成。首先让学生回家观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每个孩子观察角度不同,有的观察了颜色,有的观察了形态,有的分先后观察,不一样的眼睛就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生成的文字也不一样。第二天,要求回家品尝,把品尝过程记录下来。第三天是制作,每位学生都需要亲自制作,也可以和父母一起完成,并且把制作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并说说自己的感想。最后将三段文字合在一起,就呈现了一篇很完整的作文。虽然是同一个事物,但是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经历和感受,最后作文各有特色。开始,我们还疑惑这篇作文并不是很难,为什么要分步进行,而且要三天完成。看到孩子们精彩纷呈的作文,我如梦初醒:体验,真实的体验,才是写作的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积极的参与和体验是学生写作的源泉,作文内容应该源于生活,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对此,我们感同身受,班中一些孩子对于作文有强烈的抗拒感,一是没有参与体验,让他们介绍一下周末生活,很多孩子没有体验过丰富多彩的周末,都是“watch TV”,或者“do my homework”,内容单一,毫无趣味,介绍不出来。生活的经历是作文的灵魂和源泉,也是激励学生创作的动力。 在完成六上第三单元国庆假期教学后,我让学生写了一篇“My Holiday”的作文,确定好主题,时间可以自定,可以是国庆节,也可以是暑假,或者以前的某个假期。结合本单元故事板块中的内容,学生们抓住了四个关键词:see,do,eat,buy。如,去过海南的学生写到了“see a lot of coconut trees, swim in the see/have a BBQ/play volleyball on the beach, eat nice sea food, buy a coconut”。学生们抓住了旅游地的特点,而不只是很含糊地写“eat nice food/take photos”这些事情。学生有了丰富的體验,作文也就有了生活的气息,读来饶有趣味、滋味十足。 6.巧借课文线索,激发学生灵感。 小学生写作文往往叙事比较笼统,不会细化详写,没有细节描写。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开拓思维。比如,在六上第四单元“Then and Now”这一课中有一句话:Now, he can. 如果只是强调语篇教学,对比can和could的用法,这句话就这样过了。但是,如果把do many things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线索,再追加一个问题,“Now, what can he do?”,引导学生回顾Mike在以前教材中所谈到的内容,那就是一把可以打开话匣子的钥匙,学生将它化解成“play football/basketball very well, do housework, cook fish...”一个完整的Mike的形象出现在眼前,人物形象丰满。 这样的线索在文章中有很多,如“have a big dinner”,在春节这个话题中展开,可以是“eat fish/meatballs”,也可以是“Northern people eat Jiaozi, Southerners eat Tangyuan”。而在Christmas这个话题中展开就是“eat Turkey /pudding...”。还有类似于“buy things, read books, make many things, most of...”,都是值得展开话题的线索。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并利用这些基点,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使文章变得细腻生动。 7.增加文本阅读,避免母语干扰。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影响孩子写作的另一大要素是文本阅读太少。学生的英语阅读内容除了课本以外,其余屈指可数。缺少英语阅读量的积累,英语语感就差,作文时就会力不从心。所以,要写出好的英语作文,就要指导好学生的英语阅读。老师要鼓励孩子多阅读课外书籍,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阅读要循序渐进,可以从简单的绘本开始,逐步熟悉英语的句式,再看些纯英文故事,让学生进入英语语境中理解和体验英语段落和文章。 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好绘本教材,“跟上兔子”“黑布林英语阅读”“迪士尼英语读物”都是很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绘本,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孩子多看、多读,增加阅读量,不断积累知识,这样循序渐进,假以时日,孩子们就可以逐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总之,小学生英语写作教学这一“骨头”确实有点“难啃”,需要经过一个持续、有效的训练过程,也需要教师有计划地组织、科学地训练并正确引导,不断克服写作困难,扫除写作障碍,在加强阅读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英语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英语综合素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教师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勤于耕耘,持之以恒,定能收到丰实的教育成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