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红楼梦》青年女性掌权者与闺阁文学 |
范文 | 胡悠 摘??? 要: 《红楼梦》是闺阁文学的代表作。其中,既有林黛玉、薛宝钗等才华出众的创作者,又有几位青年女性,虽未留下作品,却是对闺阁文学发展有相当影响力的掌权者。贾元春是超脱贾府内部权力系统的掌权者,王熙凤是荣府实际的掌权者,李纨负责闺阁小姐们的日常教导。本文重点分析这三位青年女性掌权者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红楼梦》??? 青年女性掌权者??? 闺阁文学 一、贾元春:闺阁文学的推动与传播者 贾元春是荣府次子长女,却是宁、荣二府的嫡长女(只因现今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所生,故名元春,余者都从了“春”字①(20))。她身处皇宫,超脱于整个贾府内部的权力系统,是闺阁文学的推动与传播者。 贾元春直接涉及闺阁文学的内容分布在第十七至十八回,第二十二回和第二十三回。 在这些篇章中,贾元春主要起到三重作用。 (一)元春省亲,为游园题联额提供前提条件。 在这里,贾元春起到引子的作用:没有她省亲,贾府就不会修造大观园,就没有这次春日游园,也就没有题联额这件事了。这一点从贾政和清客们的谈话中可以看出: 這匾额对联倒是一件难事。论理该请贵妃赐题才是,然贵妃若不亲睹其景,大约亦不肯妄拟;若直待贵妃游幸过再请题,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①(136)。 (二)展示家学渊源的代表。 贾政最后选用了宝玉所题的联额,原文这样介绍其中原委: 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①(149) 贾元春能教导祖母视若掌珠的幼弟,她的才学必然是得到贾母认可的。 省亲部分充分展示了贾元春的才学。首先是自主创作。包括园名和正殿联额的拟定,亭台楼阁的赐名(“怡红快绿”“潇湘馆”“蘅芜苑”“桐剪秋风”“荻芦夜雪”等),诗歌和文章(“异日少暇,必补撰《大观园记》并《省亲颂》等文”)的创作。 其次是鉴赏品评。根据她“诗歌创作应‘不负斯景”“美景必须‘别有章句题咏方妙”等论述不难看出,元春阅读面极广,也有自己的思考。她评价诸姊妹的作品:“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宝玉呈上的诗作,她指《杏帘在望》“为前三首之冠”,并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间接认可了林黛玉的才华。 此处用墨如泼,目的是展示贾府的闺阁文学传统。明清时期,才女辈出,女教兴盛。不少仕宦家族对女子教育十分重视,或由长辈亲自授书,或延师以教,闺阁中掀起创作高潮。贾母、贾府四姐妹、林黛玉、薛宝钗等人,正是这一背景下贵族女性的代表。结合前文贾政对文学创作与风景关系的论述,宝玉所题的联额(“虽非妙句,在幼童为之,亦或可取”)和与清客们的对谈(如引述欧阳修“酿泉”之典、对“天然”的论述、引述《离骚》《文选》介绍蘅芜苑的花草等处),贾家非常重视本府子弟的学养(书中有“翰墨诗书之族”“诗礼之家”等说法),且男女均需读书。联姻时,亦十分重视家族的文化传统(如贾政深恶孙家,因其非“诗礼名族之裔”;香菱提及夏金桂时说她“在家也读书写字”“又添一个作诗的人”;宝玉评价傅秋芳“琼闺秀玉”“才貌俱全”等。可见女子的才学也是结亲的重要条件。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贾元春在这里起到的第二个作用:展示家学渊源的代表。 (三)闺阁文学的推动与传播者。 元春还是闺阁文学活动的推动者,如第二十二回,因她赏下的灯谜让贾母起了兴致,才有了之后的灯谜会。她安排宝玉和姊妹们入住大观园时,原文是这样说的: 如今且说贾元春,因在宫中自编大观园题咏后,忽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寥落。况家中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①(193)。 元春令这些人进园居住,是因为这些少女的容颜和才华能为花柳“增色”。间接促进了大观园文学兴盛期的出现,具体表现为一系列雅集,如秋季的海棠社(当场创作4首+史湘云补作2首)、菊花诗(12首)和凹晶馆联句(林黛玉,史湘云,妙玉),冬季的芦雪庵即景联句(十三人参与,1首联句+3首“红梅花”分韵七律+贾宝玉《访妙玉乞红梅》),春季的桃花社(林黛玉《桃花行》,未起)和柳絮词(史湘云1首+现场创作4首),参与人数众多,且横跨四季。这部分章节也是《红楼梦》的高潮。“花招袖带,柳拂香风,再也不似前番那等寂寞了”。 元春还是闺阁文学的传播者。如第十七至十八回,品评完诗歌后,元春“又命探春另以彩笺誊录出方才一共十数首诗,出令太监传与外厢”。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的“外厢”虽是本家男子,但都是异性。连黛玉探春都认为“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元春却敢将女子的诗歌作品传给家中的男子观览。省亲回宫之后,元春又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传播范围虽然只限于贾府内部,但已超出闺阁范围。称其为“千古风流雅事”,认为“闺阁笔墨”能和男性诗人的作品一样流传千古,更是极为大胆的举动。 (四)小结。 作为皇妃,贾元春特殊的身份和这一身份赋予她的在贾府中超然的权力和地位,有效助推了闺阁文学的发展,也推动了闺阁作品的传播,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王熙凤与李纨:经济来源与日常导师 王熙凤与李纨身处贾府,在闺阁文学发展中扮演更亲切的角色,发挥更直接的作用。 (一)王熙凤:经济上的支持者。 王熙凤是荣府两房都能接受的管家人选,左右逢源,地位很高,手握重权。看似与闺阁文学没有直接关联,但其作用不可忽视。例如第四十五回中,众人来找凤姐: 凤姐儿笑道:“你们别哄我,我猜着了,那里是请我作监社御史!分明是叫我作个进钱的铜商。你们弄什么社,必是要轮流作东道的。你们的月钱不够花了,想出这个法子来拗了我去,好和我要钱。可是这个主意?”……李纨笑道:“你们听听,说的好不好?把他会说话的!我且问你,这诗社你到底管不管?”凤姐儿笑道:“这是什么话,我不入社花几个钱,不成了大观园的反叛了,还想在这里吃饭不成?明儿一早就到任,下马拜了印,先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会社东道。过后几天,我又不作诗作文,只不过是个俗人罢了。‘监察也罢,不‘监察也罢,有了钱了,你们还撵出我来!”①(367-368) 首先,凤姐为诗社提供经济来源,这是“起”诗社的前提。聚会需要茶果点心,这在当时文人聚会中相当重要(袁枚《随园食单》有“点心菜”与“茶酒单”两篇予以详细说明)。根据“我包总五六两银子也尽够了(第四十九回)”,宝钗、黛玉、宝玉、湘云各出一两,而众姊妹的月钱是二两。这些钱需要打赏下人、厨房加菜、送礼等,并不够用,更不用提作东道。作诗一途在贾府的长辈们看来非女子正业,凤姐却同意了,这和她的成长环境有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贾珍也有提及(“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更重要的一点是她把自己视作“入了社的”,若不参与就是“反叛”。 其次,凤姐虽不会作诗,但不代表她不感兴趣,也不代表她没有才气。芦雪庵联句,她只是顺路,却积极参与(“既是这样说,我也说一句在上头”),她的起句“一夜北风紧”得到了极高评价(这句虽粗,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就是這句为首,稻香老农快写上续下去①(408))。 总而言之,王熙凤虽然没有直接参与闺阁文学活动,但她有一定的兴趣,为诗社提供了经济支持。 (二)李纨:导师和管理者。 由于在大观园内与众姊妹长期相处,李纨所起的作用更直接。关于李纨的才学,原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承继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①(134)。 李纨有家学传统,家族有官场背景,这是贾府联姻时考量的重要因素。女子的素养不低,可以和贾府守望相助。 李纨特殊的地位与婚姻有关。她读的是传统女学书籍,因此传出的必然是贤良稳重的名声,符合王夫人对女子的要求(“沉重知大礼”)。外加贾母偏疼幼子,作为二房嫡长孙媳,她应当很受看重。由于“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净守节”,李纨不能理事,王夫人找了王熙凤管理家务,她要做的只有“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她无疑做得很好,贾母王夫人“素喜李纨贤惠,且年轻守节,令人敬伏”,非常放心地“只把姑娘们交给他,看书写字,学针线,学道理,这是他的责任”,实际上也是隐形权力,在诗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诗社成立之初,众人齐聚秋爽斋,她进门就毛遂自荐:“雅得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 李纨也拿出了充分的理由:“……我们七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我们三个各分一件事。……立定了社,再定罚约。我那里地方大,竟在我那里作社。我虽不能作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客,我作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不作,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作一首。你们四个却是要限定的。若如此便起,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骥了。”①(300) 李纨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基本框架,又考虑到了迎春和惜春的情绪,让她们有事可做,也给自己三人留了余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拿出一套可行的基本方案,充分体现了李纨的能力。 芦雪庵联句充分体现了李纨的能力,分两部分进行讨论。 1.起社前 (1)起社的时机。小丫头说“大奶奶才打发人来说,下了雪,要商议明日请人作诗呢”,可见李纨既考虑激发创作灵感的最佳时机,又兼顾园中的客人们:“又替他们接风,又可以作诗”。(2)聚会的地点:“我这里虽好,又不如芦雪庵好。”李纨了解最佳的赏雪位置,又顾及众姊妹的身体情况,富有情趣又细致周到。 2.起社中 (1)题目的拟定。由于人数多,李纨选择即景联句和较简单的二萧韵,让众人都可以参与。(2)宝玉落第,众人认为李纨给的惩罚(让宝玉去栊翠庵取梅花)“罚得又雅又有趣”。除了眼光和能力,这种偶尔闪现出的生活情趣让她整个人都洋溢着青春活力,闺秀们都乐意与她亲近(如宝琴“他在大奶奶屋里,叨登得大发了”)。 李纨虽然不善作诗,但是并不乏这方面的眼光。从“前儿春天我原有这个意思的”一句可以看出,李纨起诗社的念头比探春更早。诸人起别号时,李纨自己定了“稻香老农”,又为宝钗选了“蘅芜君”,切合居所又不落俗套。评点作品时,宝玉说“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说明李纨的鉴赏水平是得到认可的。 李纨能在闺阁文学发展中扮演导师和管理者,身份赋予的权力是基础,能力和眼光是硬件,素日积累的威信和人望是软件,如此方能让才女们心服口服。 三、结语 在《红楼梦》中,贾元春是闺阁文学发展的推动与传播者,王熙凤提供经济保障,李纨则是她们精神和行动上的导师,她们从不同方面为闺阁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注释: ①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M].影印本.上海书店,1991. [3][日]池泽滋子.吴越钱氏文人群体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张雷远.《红楼梦》家族文化探赜[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08. [5]蔡培青.《红楼梦》中雅集及其文学创作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5. [6]何丽.《红楼梦》的家族文化[J].寻根,2019(2):132-135. [7]蓝青.《红楼梦》与明清才女文化[J].红楼梦学刊,2016(2):329-340. [8]宋海燕.《红楼梦》中女子文学活动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11):104-106. [9]刘坤.曹雪芹“才女观”之魏晋渊源[J].红楼梦学刊,2015(2):130-138. [10]李东东.地域与家族文学视阈下的《红楼梦》研究[J].励耘文学学刊,2017(2):348-362. [11]刘展,邬学军.明清江南才女文化与《红楼梦》女性形象塑造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6(1):108-114. [12]胡晴.清代才女文化的缩影:《红楼梦》才女群像[J].红楼梦学刊,2013(4):114-13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