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核心素养理念与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
范文 | 张芳 摘? ? 要: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在英语基础教育领域的具体化、细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英语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有力支撑。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与互动逐步引导学生实现由输入到输出的语用转化,是涵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组织形式。本文基于课堂实践与分析,探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应用文教学模式中的微观落实,以推进核心素养与英语教学设计的融合与优化。 關键词: 核心素养? ? 应用文写作 一、引言 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是在具体语言情境创设下的语言输出,对学生英语学科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是衡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然而学生在日常学习和测试中就该题型展现出的问题较多,如文不对题,语言不得体,内容不符合实际,缺乏逻辑性,二次写作提升度不高等。说明学生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方面存在欠缺,这恰恰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四要素。 作为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价值观念提供了有力支撑。写作既是认知过程,又是社会过程,师生可在课堂中通过有效互动关注写作过程、调动写作策略、进行写作反馈(兰良平、韩刚,2014)。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从教学策略层面探讨如何与学生就应用文写作实践进行课堂互动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度与参与度,进一步涵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将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探讨应用文写作教学在学生写前、写中与写后的教学策略。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在英语基础教育领域的具体化、细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英语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指导方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既立足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实际,又具有国际视野,凝练了四项基本要素: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是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得以发展的根基。语言能力是指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能熟练整合运用已知语言知识,理解口头和书面语表达中的要义,并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感。 文化意识,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取向,是指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 思维品质,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是指能够有效观察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并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梳理、概括,把握信息中的逻辑关系、内在规律,从而构建新概念、处理新信息。与此同时,对于各种观点和思想,通过辨析、判断,做出新的评价,形成自己的观点。 学习能力构成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是指学习者能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并主动调试学习策略,积极运用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积极反思,逐步形成多元思维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三、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 1.写前审题与分析,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应用文写作前的审题与分析对于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一项重要考验,也是提升的有效途径。审题与分析可以在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一是具体的情境分析,以获得篇章的目标读者、语用目的和写作任务;二是写作内容分析,以构建篇章结构与内容框架;三是语言整体分析,以判定文章的人称、时态、语态等。通过以上三层次的审题与分析,学生可以以此为起点,关注各要点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补充细节信息,强化目的意识、读者意识、和任务意识,从而有效提升思维品质。下文中笔者将以2018全国卷Ⅰ中的应用文写作为例,探讨三层次审题与分析的落实路径: (2018全国卷Ⅰ) 假定你是李华,你的新西兰朋友Terry将去中国朋友家做客,发邮件向你询问有关习俗。请你回复邮件,内容包括: 1.到达时间; 2.合适的礼物; 3.餐桌礼仪。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第一层情境分析:本文是回复一封邮件,目标读者是新西兰朋友Terry,任务是回答Terry关于中国做客习俗的相关问题;在接下来第二层写作内容分析中,学生可以根据题目提示清晰地总结出,内容框架中应包含到达时间、合适的礼物、餐桌礼仪三项基本要点;在此基础上,语言整体分析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文主要人称为第二人称,写作主题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言风格中应表达出回答询问的真诚与耐心。 2.输入相关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学生在完成审题与分析后,已经就写作文本的语用任务、语言风格、内容框架有了整体的把握。在完成写作任务语言输出之前,学生还须对内容要点进行具体的构思与阐释。然而,在由整体到具体的环节中,学生往往存在内容不符合实际或无话可说的情况,涉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另外一个要素:文化意识。课堂教学是学生文化品格培育的首要和重要途径(陈彩虹,2018),过程性写作教学互动与指导正是其中的有效契机。应用文写作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身感知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文化知识信息,在具有正确文化观的基础上主动调试交际策略,坚定文化自信,完成情境写作中呈现的跨文化交际任务。因此,教师在学生进入具体内容构思之前,应当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输入相关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课堂教学是学生文化品格培育的首要和重要途径。 阅读材料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是文化意识蕴含的起点。阅读材料的选择与导向是文化信息能否有效输入与内化的关键。教师应根据相应的写作话题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补充阅读材料,让学生可以充分吸收、内化并应用。在完成介绍中国文化类应用文写作任务中,学生可以在阅读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英语语篇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掌握相关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从而学会用英语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主动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读写整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完成了文化信息输入、理解与辨析、内化与提升,培养了文化意识。 3.关注语言输出有效度,强化学生语言能力。 学生通过一系列审题、反思、输入之后,需要将内容框架与具体信息转换为英语表达。在由输入到输出的转化过程中,写作话题相关词汇和基本表达句式的支撑是基础。然而学生若只关注字句层面的表达和汉语意思的英译,则难以做到形式与意义的关联,使输出的文本缺乏连贯性和任务情境相关性。在写作教学指导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大多存在输出有效度不够的情况,包括选词不当、句型单一、逻辑不连贯等。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其连词成句、连句成段、构建篇章是提升其应用文写作输出有效度的关键。 在连词成句的过程中,学生应当被提示注意选词的恰当性,词块使用的正确性,以及句式使用是否多样化等。例如,当学生在文章中罗列了以下两句时:(1)I am delighted when receiving your letter. (2) In the letter, you ask what customs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hen visiting a friend.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非谓语动词,将其升级为:I am delighted when receiving your letter, asking what customs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hen visiting a friend. 在连句成段、组段成篇的过程中,衔接工具的使用尤为重要。衔接意识的培养需要从指导学生掌握和阅读逻辑流畅自然的语段、语篇开始,通过观察连接词(如first of all, apart from, also, at the same time)、逻辑词(如 while, but, so, however)、衔接连贯句(王彩琴,2016)等的使用,学生逐步产出形式和内容都恰当得体的写作,提升语言输出有效度,强化语言能力。 4.写后自评与互评,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就结构、信息、语言进行了层层落实之后,输出了就相应情境话题的应用文写作。教师对于输出文本的评价及学生就文本的自评与互评是帮助学生反思、调整和优化学习策略的重要环节。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的课堂呈现使师生共同参与写作评价成为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王德美,2018)。在正式进入评价环节之前,学生首先对该评价标准进行学习与内化。此后,为使时间效益最大化,教师可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就评价量表的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任务划分,并就写作亮点与共性不足进行总结发言与点评。评价量表可设计如下: 学生在互评和师评作品的过程中,树立了正确的写作意识,主动进行自我评价、反思与调整,积极就写作量化标准与标准的细化落实形成学习策略,拓宽相关信息的来源渠道,努力提升写作输出的有效度。在写作—互评—师评的教学环节设置中,学生得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积极反思,主动调试学习策略,实现学习目标,强化学习能力。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指导中涵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通过审题分析、信息输入、语言优化、自评互评,学生可以针对写作结构、内容、语言逐步内化与落实,形成有效输出,从而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层面都得到有效提升。值得指出的是,应用文写作教学并非孤立的单项指导与联系,有效性的实现必须与其他维度的教学融合在一起。写作文本的有效输出必须以优质语言文本的输入为前提。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模式为学生提供支撑写作输出的信息与语言,指导其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陈彩虹.英语学科素养之文化品格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8):47-49. [2]兰良平,韩刚.英语写作教学——课堂互动性交流视角[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3]王彩琴.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互动[J].英語学习,2016(10):17-20. [4]王德美.评价量规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反馈环节中的设计及应用[J].英语学习,2018(1):31-3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2018.7重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