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比较人和其他动物的利他行为及动机 |
范文 | 孙钊远 摘要:本文研究了目前有关利他行为的几种主要的思想、观点,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描述,从共情理论、群体选择、亲缘选择、自私基因等理论视角对人类社会的利他行为进行解读,比较了人类利他与其他动物利他的异同,展望了学科交叉对科研的推动。 关键词:利他 ? 共情 ? 亲缘选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物种为了获得有限的自然资源,必然会相互竞争,物种内也会出现激烈的斗争,人类也不例外。但在这看似冷酷无情的自然界中,却总是存在一种令人赞美感叹的壮举——利他行为。无独有偶,人类社会虽然充满竞争,但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造福社会的理想始终是为人们所称赞与钦佩的主流价值观。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在遵守着人类社会独有的生存法则的同时,也必然受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影响。人类的利他行为和其他动物的利他行为存在一些共同之处,本文将从动物与人类的利他行为及动机出发,讨论人与动物利他行为的异同。 一、动物的利他行为及动机 利他行为是生物个体以降低自身的适合度为代价,来提高其他个体适合度的行为[1]。其中,利他是以增加其他个体的福利为最终目标的动机。下面分别从几种不同理论出发,解释动物的利他行为。 (一)共情理论 共情(Empathy)指个体感知或想象其他个体的情感, 并部分体验到其他个体感受的心理过程[2]。许多常见的现象都可以表明共情确实存在于自然界中,共情已经成为部分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一群鸟中,当有一只鸟察觉到危险,大声鸣叫着起飞后,陆陆续续地所有鸟都会跟着起飞;母子两只黑猩猩,当小黑猩猩无故吵闹时,母亲黑猩猩总会精准地从小猩猩无序的动作中理解出子代所需,从而合理抚养;几只白嘴鸦中,在其中两只发生冲突之后,旁观的白嘴鸦中总会有同情者出面,安慰、鼓励冲突中的失败者……无数实例都表明了动物可以体会到其他个体的情感,并在感受到情感后采取相应的合理措施。 小鼠救助实验[2]亦证明了动物具有共情的能力。把两只小鼠放置在同一区域中,其中一只不受到任何约束,另一只被一些限制仪器困住。场景中还设置了一些空的或放置了物品的限制设备。无约束的小鼠迅速学会了如何解除限制器的束缚。试验中还可以观察到,它解救了另一只小鼠,且不会理会那些空白的或者有物品的限制设备。由此可以证实,这一小鼠对另一只小鼠的解救行为是有意的。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即使在实验中使两只小鼠互不接触(二者不存在人类能够检测到的信息传递),自由的小鼠仍旧会解救被困小鼠;另外,当作为对照的空白限制设备中放入巧克力后,无束缚小鼠还是会执行之前的帮助行为,释放被困小鼠后,两只小鼠再一起分享巧克力。这个实验不但证明了想象他人情感的能力并非人类独有,亦有力地证明了共情引发的利他行为不只局限于人类, 在其他动物(如老鼠)中也存在。该实验并未说明两只小鼠是陌生小鼠还是相互熟悉的小鼠,但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影响结论的得出。 (二)群体选择理论 在成书于1962 年的《群体选择理论》中,英国生物学家爱德华兹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遗传进化是在生物种群层次上实现的,当生物个体的利他行为有利于种群利益时,这种行为特征就可能随种群利益的最大化而得以保存和进化[3]。虽然该理论在部分利他行为的解释上有些乏力,此理论仍能较好地解释社会性动物的利他行为。 群体选择理论曾被威廉姆斯的基因选择理论反驳[4]。爱德华兹认为自然选择的对象是群体,而威廉姆斯认为自然选择的对象是基因。威廉姆斯认为,那些选择牺牲的“奉献者”在群体中因主动牺牲而丧失了繁殖后代的优势,那么“奉献者”的后代将会随着代际传递日益减少,“利他”基因也会逐渐消减,长此以往,群体选择学说中的可被“群体选择”保留的个体将会被自然选择淘汰,最终消亡。这一反驳其实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既然自然选择的直接作用对象是表现型和行为,那么我们就应该牢记并非所有的表现型和行为是基因决定的。比如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当一个群体中出现了一种公认的、有利于族群繁衍的行为后,我们很难否认这种行为会有极大的可能被“手把手教授”,代代相传。若存在一些利他行为符合上述模式,那么群体选择理论显然能比基因选择理论更好地解释动物的利他行为。 (三)亲缘选择理论 亲缘选择理论是最为著名的解释利他行为的理论。该理论又称汉密尔顿法则,其内容为:亲缘关系越近,动物彼此合作倾向和利他行为也就越强烈;亲缘越远,则表现越弱。此理论针对进化论的某些观点进行分析,较有说服力地展示出达尔文进化论和利他行为之间的矛盾,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又一拓展[5]。 亲缘选择理论确实能够合理地解释有亲属关系的个体之间的利他行为,但缺陷也十分明显——对纯粹利他无能为力。当然,如果从一元论的角度出发,那么生物圈中的所有个体的基因都有一些相似之处,我们所认为的纯粹利他倒也能用亲缘选择略显牵强地解释。工蜂的行为就是一种典型的亲缘选择利他行为。这一划时代的理论为人们对利他行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四)“自私的基因”理论 英国学者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Selfish Gene)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新理论:基因是最自私的,所有生命的繁衍、演化都是基因为寻求自身的生存和传衍而发生的结果。这一理论指出,生物是承载基因的生存容器,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不是物种,也不是种群或者群体,而是基因。基因的自私性导致了生物种内与种间的各种生存竞争。利他行为也可以用该理论来解释。种群处在一种动态变化中,其中最稳定的是基因。基因可以被復制和传递,基因的扩大是生物生存的基本目的[6]。这也就是说,无论我们看到的是多么无私的利他行为还是极端自私的利己行为,归根结底这些行为的最终目的还是确保基因的延续。 自私基因理论和亲缘选择理论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都赞同基因是自然选择的对象,都认为利他即利己,都将动物的行为彻底地功利化、数据化。帮助非同种生物个体,是为了回报对方之前的恩惠或是为了得到对方的回报,抑或是为了维持两者之间的互利关系(对方的强大也会带来自身的强大,对方基金的遗传也有利于自身基因的遗传);帮助同一物种的非血亲个体,要么为了直接传递自己的基因,要么是为了间接传递自己与受助个体相同的基因;帮助自己的“亲戚”,大都是为了增加一个基因被遗传的可能性(亲戚与自身存在相同基因,若都存活,都繁殖,则该基因被传递下去的可能性更大)。 二、人类的利他行为及动机 (一)尝试用共情理论解释人类利他 通过多巴胺的释放, 关心和帮助其他个体使某个体感觉良好,这是共情理论的一个重要依据[2]。哺乳动物在抚养子代的过程中,多巴胺系统的内在奖励是很重要的生理上的必要条件。对于人来说,从出生以来,我们所受到的思想、道德、伦理教育使我们的神经系统建立了新突触,这套新突触与多巴胺系统相关联,一旦我们的所作所为符合社会环境的道德要求,那么我们就会得到多巴胺的内在奖励,心情愉悦,状态良好;一旦我们违背了道德要求,则会精神萎靡,惶惶不安。由于奉献与牺牲精神在全世界都广为推崇,所以整个人类社会便崇尚、赞美为他人着想的行为,即利他行为。 (二)尝试用群体选择理论解释人类利他 群体选择理论常用于解释社会性动物的利他行为,既然人也建立了自己的社会,那么理应被群体选择理论所解释。正如我们在解释动物利他时讨论的,假定一些利他行为是非基因决定的,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当此行为对整个群体有利时,群体便公认这一行为存在的必要性,于是代代相传,利他的行为被保留下来。 人类社会大体也是如此。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便认识到无私奉献之精神存在的价值和传承的意义。儒家之“仁义礼智信”代代相传,骑士精神之“谦卑、坚毅、牺牲”代代相传。教育是选择和传递经验的一种手段,将人类社会看作种群,那么教育就是种群中促进每一个体后天进化的具体方法,是群体选择理论的精髓。由此可见,教育和学习也很可能是保证利他行为存在的原因之一。 (三)尝试用“自私的基因”理论解释人类利他 “自私的基因”理论对人类利他行为的解释与共情理论极为相似,共情偏向于宏观,自私基因偏向于微观。 按照“自私的基因”理论所说,假设人的所有行为都功利化,那么我们扶老奶奶过马路是在建立人设,无偿献血是在建立人设,为灾区捐款还是在建立人设,这一切利他行为都是要使社会中的其他个体认为该个体是一个有爱、品行端正的好人。有时我们自己做好事时并没有考虑那么多,但我们自私的基因却是这么“打算”的,我们潜意识里是如此谋划的。这种好的人设会让我们更易交友,更易婚配,更利于自己的基因的延续。 如果用“自私的基因”解释人类利他,那我们就必须假设有“潜意识”这一概念的存在,并且潜意识必须由基因决定。虽然这些解释听上去令人心寒,但换个角度思考这无伤大雅。刘备本是枭雄,却一辈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即使他再有野心,留给世界的也只是爱民如子。即使我们的基因再怎么“自私”,当我们表现给这个世界的依旧是和谐、互助、友爱时,无私奉献仍然是主流价值观。 (四)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动机 虽然我们人类的确是自然界的一员,但我们却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方面,人类社会存在一些其他动物没有的利他动机。 我们人类主要有这样几点有别于其他动物:第一,物质丰富,基本能保证个体的存活,因此人们产生了除物质追求以外的精神追求。第二,人类是唯一能够改造世界的动物。其他动物只是适应自然,遵守规律,人却能利用规律改造自然。第三,人建立了全球性的社会,全球化趋势已成必然,联系空前广泛,这在地球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第二个物种能够全球相连。综上所述,正是这些人类社会的特殊性造就了人类的利他行为的特殊性。 人性,就是“非动物性”。人性是一种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它由人类的实践产生。动物性让我们首先保住自己的性命,人性让我们牺牲自己,首先保住他人的性命;动物性让我们先填饱肚子,人性让我们为了信仰拒绝嗟来之食;动物性让我们全身心投入基因的延续,人性让我们喊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人类的精神需求是人类利他行为产生的独特原因。其他的动物是没有精神追求的,因为动物的追求是纯物质的。我们人类的行为是由人性和动物性共同驱动产生的,既然动物的本能驱动我们做出的行为以自私为主,那么人性驱动我们做出的行为就以利他为主。 三、总结与展望 研究发现,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利他行为的共同之处主要是以下几点:①基因的延续是个体一生最大的物质追求;②个体所做出的行为,无论表面上是利他还是利己,其最终目的都是保障基因的传递,即个体的行为对基因来说,必须收益大于付出;③生物的生殖行为不过是一种手段,广义的生殖行为指的是生物传递基因的过程;④进化不仅仅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后天学习在大脑中建立的独有突触的丰富性同样也属于广义的进化。人和其他动物的利他行为也有一些不同,即人的反动物性的精神追求。 诚然,生物界的规则确实是冷酷无情,但正是因为“天地不仁”,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才显得温暖人心。人类社会比起自然界多出的一层规则非但不会限制了真理的发现,反而会正确的引导生物学的走向。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并没有宛如鸿沟的界限,一切就如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与暗反应,只是人为的划分而已,当我们能够正确地使两者互补,我们在生物领域的探究必将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1]李淑梅,李青芝,陈晓萍.动物的利他行为[J].生物学教学,2008,(10):2-4. [2]潘彦谷,刘衍玲,冉光明,等.动物和人类的利他本性:共情的进化[J].心理科学进展,2013,(07):1229-1238. [3]胡石清,乌家培.从利他性到社会理性——利他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综合观点[J].财经问题研究,2009,(06):3-10. [4]李惠堂,包军.动物利他行为的研究进展及争鸣[J].中国农学通报,2007,(09):19-23. [5]刘鹤玲,蒋湘岳,刘奇.广义适合度与亲缘选择学说:亲缘利他行为及其进化机制[J].科學技术与辩证法,2007,(05):26-29. [6]里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卢允中,张岱云,王兵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平度市第九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