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把学生放在教育的正中央 |
范文 | 张明辉 路坤 摘要: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每一个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所以,老师应该紧紧抓住教学实践中难得的教育契机,精准选择教育策略,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让学生在赏识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关爱中完善人格,陶冶情操,阳光、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自主成长? ?绿色发展? ?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坚持把学生放在教育的正中央,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希望点燃学生热爱学习的激情和成人成才的梦想,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甘当配角,把主角的身份还给学生,让学生走向前台,让学生真正拥有发展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解放,综合素养的提高才会成为可能,学生的自主发展才会变为现实,素质教育的园圃里才会绚丽芬芳! 一、案例一:创造契机,让学生自主成长 有位哲人说:“真正的发现不是捕获新的景观,而是用全新的视角审视问题。”因此,教师要当“有心人”,能够在琐碎的学习和生活的片断中捕捉新的教育契机,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教师的呵护下自主成长。 在教育实践中,丁老师接过初一三班的班主任工作后,发现学生的惰性太强,事事依赖老师。丁老师深知“喂大”的鸟儿飞不远,于是想尽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恰巧,学校在元旦期间要举办课本剧表演活动,丁老师心生一计,特意选了一篇从故事内容到表达样式都非常一般的课文,“粗制滥造”地改写了一下剧本,“一本正经”地要求学生以这个剧本为蓝本进行排练演出。谁知,当他“头头是道”地把计划告诉给学生时,学生却异口同声地说:“NO”!这时,一向沉默寡言的彤彤坚持认为老师选的课文不好,不想演,即使勉强演了,也不会有啥效果。下课后,丁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对她说:“我感觉自己选的这篇文章很出彩了,原以为会赢得同学们的满堂喝彩,谁知却吃了‘闭门羹!你们的据理力争使我明白了:作为有梦想,有追求的你们,是属于“high”的一代,决不会什么事情都靠老师‘包办代替!你今天能够勇敢站出来反对,说明你茶壶;里煮饺子,早就心中有数了!所以,老师就把这次课本剧的导演任务交给你了,我相信你会做好的!”彤彤高兴地答应了,立即和同学们集思广益,如何选材,如何进行角色定位,做道具,布场景等,忙的不亦乐乎。结果,初一三班的課本剧表演获得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同学们第一次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得好:“要相信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他绝不会比你差多少!”因此,作为老师,更应该明白这一点,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认可学生,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决不能用条条框框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更不应该让学生必须按照自己的思维、想法去行事;要让学生自己去行动,从而开发潜能,追求独特。案例中,丁老师针对学生的懒惰和依赖的“痼疾”,敏锐地抓住课本剧表演这一活动契机,因势利导,从而把组织活动的“主角”身份还给了学生,这正是理解学生、相信学生、激发学生潜能的具体表现,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案例二:学会放手,把主角的身份真正还给学生 放手,不是不管,而是以充分了解学生为基点,让学生充分发挥特长,在活动中实践,在活动中锻炼,沿着和谐、自主、健康的轨道幸福成长。 课外活动期间,同学们正在操场上踢足球,不知啥原因,乐乐和浩浩却扭打起来,而且两人还不停地嚷嚷着,恰好被路过的丁老师逮个正着。两人发现丁老师后,赶紧松手,悄悄地躲在其他同学身后,丁老师见此对他们说:“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像恨不把对方给吃了似的!这时咋学会藏猫猫了?要不要我在全体同学面前给你们安排一次表演赛呀?在打球时发生点磕磕碰碰的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你们不知道惺惺相惜,还大打出手,真有失你们准球星的风度啊,你们难道没有感到在同学们面前丢面子?现在,你们这档子破事我是不管了,更不想追究谁对谁错!谁惹得祸谁处理,你们就看着办吧,到时候别忘了把处理结果告诉我一声!”一会儿,乐乐和浩浩两人握手言和,有说有笑地来到办公室向丁老师道歉,事情的处理过程前后用了不到10分钟,却让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学生之间发生纠纷是难免的,老师在处理纠纷的时候,往往总是先问谁先出手,以辨出个谁对谁错。这时,学生往往相互推诿责任,相互指责,问来问去,也问不出个所以然,事情还会越搞越复杂。案例中,丁老师没有充当事件的仲裁者,而是把处理纠纷的“主角”身份还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矛盾,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担的责任。这样一来,更能促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更加珍爱同学之间的友谊,从根本上避免了冲突的再次发生,这样的放手才叫“船过无痕”和“润物细无声”。 三、案例三:赠一把钥匙,让学生打开心灵之锁 遇到难以棘手的问题,冷处理效果事半而功倍。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言左顾右,击鼓传花似的教育艺术能在充分呵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使教育效果最大化。 上课时,丁老师看到帅帅偷偷写信,猜测是在写“情书”。对此,丁老师没有说什么,而是与同学们聊起天来了。丁老师说:“播种很讲究季节。秋天播的种子切忌提前到春天播,这样它会夭折、枯萎,不能正常生长。为了不让种子发霉变质,农民伯伯还要把种子冷藏好,到了季节再拿出来播种,这样才能顺利地开花结果。亚里士多德说过:‘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病痛。大家能否举例说明在学习生活中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呢?”同学们纷纷讨论起来:我们不能沉溺于网吧,不能早恋……帅帅的目光与丁老师的目光相撞时,赶紧红着脸低下了头。同学们这时都会心地笑了,似乎也从交流中领悟到了什么。 早恋,是普通而难以处理的教育问题。案例中,对于帅帅的早恋问题,丁老师没有直接批评,而是旁敲侧击地送给全体学生一句名言,让学生去思考、去领悟。这样,不仅对帅帅自己有帮助,同时对其他同学也有深刻的启示。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丁老师这种把解决困惑的“主角”身份还给学生的做法,在学生在修正错误的同时找回了自信。 四、案例三四:巧譬妙喻,让学生知错就改 类比,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在教育实践中,亦能取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教育效果。 丁老师在下发《在校一日常规》时说:“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穿奇装异服,留奇异发型!学校将进行检查并对违纪者通报批评,我不希望那个同学给班级抹黑!”第二天,猛猛偏偏剪个‘刀背头与老师较劲。丁老师把他叫到操场,边散步边对他说:“猛猛,平时,你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孩子,老师把班里的工作交给你特放心,现在你能说说剪‘刀背头的原因吗?”猛猛赌气地说:“学校为什么不让我们留喜欢的发型?”丁老师笑了笑说:“呵呵,原来如此啊!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是,你不应该因为不理解学校的规定而赌气啊!学校规定不留奇异发型并不是夺人所爱,压抑你们的个性,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你们,避免你们在攀比中分散学习的注意力。譬如一个柿子,在不成熟时咬一下,酸酸的,涩涩的,令人望而生畏;成熟以后,甜甜的,香香的,简直让人垂涎欲滴。换言之,你们现在还不是追求时尚的时候,只有遵规守纪,好好学习,长大以后走向社会的你们才会更潮,更靓。你仔细想一想,老师说的对不对?”猛猛听后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倾听和尊重是破解师生对立的法宝。面对猛猛的抵触,丁老师没有严厉地训斥,而是在认真倾听了他的想法之后,先用赏识的语言化解了猛猛的敌对情绪,接着用生动形象的类比改变了他的错误认知。丁老师这种春风化雨,因势利导的教育策略,睿智而温暖。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老师只有把学生放到教育工作的正中央,即让学生当“主角”,把学生主角的权利还回去,才能够让学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幸福地成长。 (作者单位:[1]张明辉,宁阳县磁窑实验小学;[2]路坤,宁阳县磁窑镇花观小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