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新时代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和主要任务 |
范文 | 张安然 徐彩云 刘红宁 聂国林 薛铁瑛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思政工作事关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和中医药振兴发展,对于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中医药高等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探讨了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从主体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宗旨使命教育三个方面,阐述了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思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 ?思政工作? ?重要意义? ?主要任务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思政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阐述,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开展思政工作划了重点、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思政工作,关键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主要任务是着力强化中医药人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着力提升文化自信和行动自觉,着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医药人才,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新时代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 自1956年我國开办高等中医药院校以来,中医药高等教育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生力军,为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作出了积极贡献[2]。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阵地,肩负着办好人民满意的中医药高等教育、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服务人民健康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重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思政工作,不仅具有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还有服务人民健康的社会意义,更有推动文化复兴的历史意义。 (一)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思政工作具有培养中医药人才的现实意义。高等中医药院校60余年的发展成就,根本来源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来源于一代代中医药人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坚定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老一辈中医药人的仁心仁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医药人才,离不开宗旨意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离不开爱国情怀培育和民族情感认同,这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思政工作的现实意义所在。 (二)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思政工作具有服务人民健康的社会意义。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民健康”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先指标,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根植于中国的土壤,离开了中医药的“全民健康”是不现实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中医药是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的迫切需要。中医药振兴发展不仅是历史课题,更是当下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好思政工作,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保护和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研发前沿的中医药诊疗技术,为全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正是为“全面小康”作出高等中医药人应有的贡献。 (三)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思政工作具有推动文化复兴的历史意义。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庇护炎黄子孙几千年来繁衍不息,成为炎黄子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社会文化认同和传统。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医药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推动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主阵地,有助于激励中医药学子志向高远、道德高尚,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 二、新时代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思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明确中医药人的主体意识,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习近平在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中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这是习近平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定位和现实期望,也为全体中医药人提出了明确要求。毋庸置疑,中医药人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体,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是当代中医药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负有承担培养中医药人主体意识的主要责任。同时,中医药人的主体意识也需要坚定的共同理想信念作支撑。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医药人的理想信念可以概括为: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结合起来,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忠实执行者、推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自觉实践者、践行“大医精诚”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促进者[3]。 坚定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当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将为实现共产主义、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融入到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去,充分发挥理想信念的导向功能,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清晰认识到“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一宏观大局,清晰认识到“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这一基本要求,清晰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发展理念,清晰认识到“创新又要靠人才,培养人才、留得住人才、激励人才,为人才创新提供好环境”这一重要判断,将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推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有机结合,与推动中医药事业进步有机结合,不断强化广大师生作为中医药人这一主体意识,强化历史责任和担当精神,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推动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助推中医药振兴发展。 (二)培育高度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激励高校师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去。习近平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时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一论述充分说明了中医药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培育高度的中医药文化自信,营造“信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浓厚氛围,已然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由之路。 这种高度文化自信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中医药学是我国独特而优秀的文化资源。可以说,发展中医药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发展中医药。二是中医药振兴发展已成为民族需要和社会共识。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等,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民众需求在发展中医药上的高度契合。三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医药搭建起联结世界的桥梁。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体现了中医药服务人类健康的巨大贡献,中医药在“一带一路”中遍地开花。 在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历史责任面前,高等中医药院校必须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增强中医药理论自信、实践自信与学术自信,主动承担起繁荣中医药文化、创新人才培养,为建设健康中国源源不断输送智力和人才。一方面,积极培育中医药特色创新文化。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医临床医疗技术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推动中医药不断焕发新彩。另一方面,大力培育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坚持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以思政理论课、生态人文校园、文化景观标识、校园精品文化体系、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媒体融合等为抓手,大力弘扬“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哲学智慧,大力倡导“三因制宜”“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大力培育“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人文精神,大力传播“治未病”的健康养生理念,打造了具有濃郁“中医药味”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 (三)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医药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具体来说,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记“四个服务”,坚持立德树人,明确定位和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医药振兴发展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医药人才,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基本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弘扬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道德教育是坚持立德树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教育的重大任务。就高等中医药院校而言,弘扬以“大医精诚”为核心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阐述和生动实践。二是坚持知行合一,将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有机结合。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最终还是要落到“知行合一”上来。当下,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高等中医药院校要主动抓住机遇、乘势而为,同时要有历史耐心、牢记职责使命,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知行合一,把远大抱负扎扎实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新时代充满新的机遇,呼唤新的作为。当代高等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应主动挺立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最前线,坚定理想信念,高举伟大旗帜,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全文)[N].《中国中医药报》,2016-12-07(004版). [2]刘延东.传承创新 开拓进取 续写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N].健康报,2017-02-16(003版). [3]栗征.不忘初心,推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国家中医药局党组学习中心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N].中国中医药报,2016-07-11(001版). (注:本文为江西省教育工委党建项目(18DJYB051);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课题(2016RA015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作者简介:张安然,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政工作、新闻传播。)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