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孩子学会“多元化”表达 |
范文 | 冯兰云 语言是我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仅仅依赖于说话,那样的话,我们就会感觉呆板,说话没有感染力,因为人的思想表达是“多元化”的,人类的语言除说话外,还有诸如表情语、手势语和体语等表达方式。所以,父母要把握时机,让孩子在学会口语表达的同时,也掌握其他表达方式,让各种表达方式辅助口语表达,并使之协调一致。 孩子口语发展最快的年龄是2~5岁。在这一年龄段里,孩子的词汇量增长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同时也是“消极词汇”向“积极词汇”转化的过程。所谓“消极词汇”,是指孩子能够理解。但是却不会使用的词汇;而“积极词汇”是指孩子能够理解,同时又会使用的词汇。在以往的语言教育中,大多注重帮助孩子在表达中正确地运用所积累的词汇,使词汇积极化,这是很必要的。但是,这个时期让孩子发展“多元化”表达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孩子这时已经可以初步运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表达意思,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加入其他形式的表达方法进行辅助表达了,例如遇到事情怎么说、怎样正确运用其他表达方式帮助表达意思等。但前提是孩子对词汇的语义有良好的理解。 现代教育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家长应该把从电视里、网站、报纸上看到的、听到的事物、现象、知识都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和孩子一起学习、讨论、游戏,从而扩充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关注周围发生的新鲜事,还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表达不同的意思。小孩子能很好地使用“多元化”表达,对发展逻辑思维、语言、认知等是至关重要的。 方法举例之一: 在孩子做儿歌表演时,我们让他们加入与语义相关的动作及表情语。如儿歌:“懒小猫,你真懒,没吃的,你就叫,吃饱了,睡大觉,耗子来了不知道。”在表演这一段语句时,让孩子小手指着某个角落。假设那里有一只懒猫。最后,让孩子学会用面部表情来体现儿歌的内容,有相应的动作用来指责小猫的懒惰。 方法举例之二: 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不妨加入略微夸张的表情以及手势等辅助动作,这样便于孩子模仿。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仔细观察家里种植的花草,或带孩子到社区、公园去欣赏各种花草,引导孩子学习一首有关花儿的古诗。通过学习,又通过讲解,让孩子去了解花儿的特征。然后教孩子复述家长对花儿的描述,同时加入形体语言,展现花儿盛开的样子等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