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幼小衔接背景下的数学教育 |
范文 | 孟开 【摘 ?要】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数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教师既要避免小学化的教学模式,也要有效实现幼儿数学意识和基本数学能力的培养,为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具体的实施策略展开简要分析,希望能发挥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小衔接;数学教育;策略 幼小衔接主要是为幼儿迅速融入小学的生活学习状态而做的指导工作。数学是小学的重要学习科目,数学教育应该引起幼小衔接教师的高度重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采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切实提升幼儿的数学素养,从而使幼儿快速融入小学的知识学习当中。 一、以课程教材为基础,确定衔接内容 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内容分类和能力培养,幼小衔接的数学教学内容也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物体和图形的简单认知与分类,简单的排序和数量比较,以及20以内的数字认识和加减运算。这些都是出于对幼儿数学基础素养培养做出的规划和安排,和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虽然有相同之处,更多的是一种思维认知的无形渗透。教师要严格按照教材给出的内容和方向,来组织相关的学习活动,坚决避免超纲的情况发生。幼小衔接并不等同于小学教育,是课程教材纲领的明确要求,而且重复的内容学习很容易导致幼儿新鲜感的缺失,引发学习动力的不足。基于此,教师要明确幼小阶段的教学重点,根据合理的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培养。比如在“20以内数字的认识”的学习活动中,教师重在引导幼儿产生基本的数字意识,还有对十进位制产生初步的理解,而不是以教学内容的丰富和过度的延伸为目标。部分幼儿教师会延伸到50甚至100以内的数字学习,这种贪多求快的学习方式完全背离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思维基础,会导致部分幼儿跟不上进度,在初期阶段就对数学产生厌烦和畏惧心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将来小学的学习活动中,这些幼儿容易觉得这些内容都学过,进而会产生注意力不集中,认为数学学习不需要努力等不良意识和习惯,也会影响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导致在更加深入的知识学习中,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都不够理想。总之,幼小衔接的教学重点是切实实现幼儿数学基础能力的培养,实现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升,而非教学内容的知识量多少。 二、以科学理念为引导,设计教学活动 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日益突显,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引起教师的重视。在幼小衔接的数学教育中,教師也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认真规划和指导每一堂教学活动。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小学应试教学模式如出一辙,导致幼儿从小在被动低效的学习环境中被灌输知识,因此难以实现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和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背离了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此,教师要以科学理念为引导,认真设计每一次教学活动,从而切实实现素质培养的人才教育目标。 比如在5以内的加减法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情境创设的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减轻幼儿的认知理解难度,从而让幼儿对加减的概念产生初步的认知理解,并实现初步的数学生活化意识培养。比如在中秋节的时候,小明妈妈要去给亲戚朋友送月饼来表达节日祝福,送给爷爷奶奶两盒,又送给姥姥姥爷两盒,这时候妈妈送出去多少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借助多媒体展示形象的数量关系变化的具体情况,也要用生动的语言锻炼幼儿的倾听能力,深化语言理解能力。又如在简单的图形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形状,然后从数学的角度去引导他们分析探讨这些图形的名称和形状特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手工制作,使幼儿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深化对图形的认知思维。比如明确三角形就是因为有三条边首尾相接构成,而四边形的命名就是在又增添一条边的基础上延伸而来。总之,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三、以小学模式为方向,进行习惯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习模式和幼儿园阶段具有很大的区别,如课堂时间增长,课堂纪律的规范,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的习惯要求等。在幼小衔接这个过渡阶段,教师要做好相关的引导工作,使幼儿能够快速融入小学数学的学习状态当中。比如,教师就可以按照小学的模式来引导幼儿,使他们能逐步适应这样的学习状态。还有,教师也可以带领他们到附近的小学参观,感受小学的学习环境,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丰富幼儿这方面的认知视野,从而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工作。 总而言之,数学教育是幼小衔接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对此高度重视,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内容的同时树立科学的教育目标,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切实提高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成伟超.幼小数学教学衔接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