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升学习力:新时代家庭教育的重大使命 |
范文 | 杨愿 【摘 ?要】新时代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学习型社会的大势所趋,而学习力作为人衡量能否进行终身学习的首要标准至关重要。儿童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作为对儿童影响力最大的“学校”,应该意识到目前对于儿童学习力培养上的忽视。这也就要求家庭从现有的不足之处出发,激发儿童内在学习动力,锻炼儿童的学习毅力,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作为家长也应当不断自我发展,发挥家庭对儿童学习力的塑造作用,最终让具有高学习力的儿童促进其个人及家庭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家庭教育;学习力;儿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求知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人们想要达到学会求知的高度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力,因此作为儿童人生第一所学校的家庭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 一、缘起:家庭教育对儿童学习力成长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家庭教育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家庭教育的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家庭教育的功能也从“育”到更加重视“教”,而“教”的目的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新时代下,理清学习力的内涵,培养具备较高学习力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一)什么是学习力 笔者认为所谓学习力,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能朝着一定的方向维持学习活动,并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动力是指维持学习活动的动力因素。学习毅力是指在坚持性、自控力及自信心的作用下使学习行为持续发生的能力。“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当今社会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需要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对于儿童来说,不仅要教会他们感知和理解世界,还需要在发展他们观察力、判断力和批判精神的基础上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持续学习的毅力使他们能最终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 (二)提升儿童学习力需要家庭教育的参与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7-12岁的儿童正处于抽象思维的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行为习惯及思想在其一生的发展过程中处于可塑性最强的一个阶段。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使儿童能达到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家长就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期致力于塑造儿童的学习力。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着儿童的学习力的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不同,儿童非智力因素问题发生率也不同,其中教育型家庭教养方式儿童非智力因素问题发生率最低,严厉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儿童退缩、急躁、任性等非智力因素问题发生率均较高”严厉型的教养方式下,家长往往对儿童采取指责和批评的行为,容易让儿童形成怯懦的性格。 儿童往往在家长严格要求下才能认真学习,从而成为困而学之者。放任型的教养方式下,家长往往对儿童听之任之,容易让儿童成为困而不学者。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父母能与儿童积极沟通,倾听儿童的意见并鼓励他们自己做出决策,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下更容易将儿童培养成学而知之者。新时代下,提升儿童的学习力是家庭教育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然而在现行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很多家长依然存在着不当的观念。 二、困局:现行家庭教育对儿童学习力的漠视 功利主义价值观与工具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家长过分的重视儿童的学业成绩,并将儿童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儿童进步的唯一标准,抑制了儿童的成长发展。 (一)没有激发儿童的内在学习动力 內在的学习动机能让儿童感受到学习活动本身的乐趣,如知识获得的满足感、成功的体验感等,它产生的推动力量较大,维持的时间也较为持久。而外部学习动机则是由物质或金钱的利益而引发的,并非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其持续的时间较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曾对我国五千多名的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学习动机,由高到低,分别是“为了有一个好成绩”“为了掌握学习内容”“为了让家长和老师高兴”“被学习内容深深地吸引”;那些父母能“和自己一起商量解决学习上的问题”的学生的学习动力均值比那些父母只“要求自己好好学习”“只问每次考了多少分”和“不闻不问”的学生分数高;研究显示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明显下降。由此可见我国大部分儿童的学习动机受到外部物质条件的诱因,让学习披上了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狼皮。鉴于此,家长有必要改变其教育认知,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没有培养儿童的学习毅力 新时代下,数字化的产品不断丰富着我们的世界,手机电脑对儿童的诱惑力不断加大。儿童本就是活泼好动的,他们的自制力也是有限的,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王瑶的调查研究显示:30%的小学生表示,一有小朋友来找我玩,我就忍不住地跑出去了。32%的小学生表示,家长看电视的声音过大,影响自己做作业。66%的学生表示,在家中更愿意选择玩电子产品,而不是进行阅读。45%的学生在做作业时喜欢吃东西。可见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面对儿童薄弱的学习毅力家长并没多加留意。有些家庭甚为重视儿童的学习,父母为防止其“偷奸耍滑”便在一旁盯着孩子写作业。这样做的结果造成有家长盯着的时候孩子能认真学习,一旦家长没有盯着了,孩子便放松下来了。此种行为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只有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孩子才能做成某事,一旦失去了这种约束孩子就会坚持不下去。因此家长应减少对孩子的控制,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从而锻炼自身的学习毅力。 (三)没有锻炼儿童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主要指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习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环。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曾经对上海3-15岁孩子进行家庭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儿童出现不当行为时,只有43%的家长选择和孩子一起商量纠正的方法,45%的家长选择惩罚、责骂或者揍一顿。可见现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当儿童遇到“麻烦”时,仍有大多数家长考虑的不是如何帮助儿童解决“麻烦”,而是想着怎样去解决儿童。在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孩子发生矛盾时,家长往往选择训斥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询问他准备如何去化解矛盾。如此教导下的孩子在面对问题时只会选择逃避,自然无法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家长在面对儿童时要意识到他们是正处在成长当中的,身心的发展并未完全成熟的、和成年人是有差距的人,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儿童是具备个体差异性的,家长要学会与儿童交流,帮助儿童在面对困难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儿童才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三、破解:让家庭教育以塑造儿童学习力为重心 面对家庭教育中对儿童学习力培养的忽视,家长应当进行自我提升,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其次,给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发挥身为儿童榜样的力量。最后掌握科学的提升学习的教育方法,让家庭教育的重心回归到塑造儿童的学习上。 (一)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作为主体之一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长通常都愿意在儿童的教育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但是却鲜少花费时间去增强自己对教育的认知、学习更多的教育方法。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下和“不打不成材”的惩罚性教育只会蒙蔽教育本来的意义和造成家庭关系的恶化。为了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家长也应该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并不是获利的手段。教育是属于人的,人在与现成存在交往中某种意义的自我生成。因此儿童学习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自我实现。父母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应当树立平等的教育观念,不应该将自己置于享有绝对控制权的一方。作为新时代下的父母应该当以平等、开放的姿态与儿童交往,尊重并倾听儿童的意见,虚心从儿童身上汲取新知识和新观念,同时学会以赞扬代替对儿童的批评,给予儿童适当的期望。最后最会学者乃最会教者,父母理应提升自身的学习力,成为一位学而知之者,才更好地指导儿童。 (二)重视家庭氛围的建设,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氛围作为一种媒介是要靠家长和儿童双方共同营造的,并且这种氛围能在无形之中影响儿童与家长的行为与情感表达。良好的家庭氛围能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家长和儿童能有效沟通促进问题的解决,也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儿童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父母作为儿童的首要模仿对象应当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当儿童在学习时,父母也应当放下娱乐同孩子一同努力学习。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儿童作为正在成长和发展的人,他们的未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需要家长掌握科学的“爱护”方式才能将儿童培养成学而知之者。首先,理智地去爱,有增有减。对于儿童衣食住行上正常的物质及精神需求,父母应当满足,但是也不是有求必应,适当的时候应当加以节制。其次,丰富生活,锻炼交往力。儿童要学习的不仅仅书本的知识和听、说、读、写、算的能力,还需要锻炼交往力,促进社会化。最后,寓教于乐,寓教于喻。结合儿童的兴趣,在游戏中锻炼他们的毅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力。 四、结语 新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我们已经迈入学习型社会。教育所关心的事情也从专业技能训练逐渐转移到人的本体发展上来,因此唯有提升学习力,成为一位学而知之者才能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儿童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学习力提升至关重要。一位拥有较高学习力的孩子会明白学习的意义所在,他知道什么时候学,怎样学习以及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总之,一位儿童学习力的提升与其家庭教育的塑造息息相关,而儿童学习力的提升反过来也促进整个家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存,周岸.新时代家庭教育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科学,2019(04). [2]廖丽华.新时期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科教文汇(旬刊),2007(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