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范文

    摘?要: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习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将这种教学方式应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高课堂教师在教学中的质量和效果。为此,文章针对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具体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分层教学;数学课堂;实践与探索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其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面向学生,以此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挖掘出学生学习的潜能。为了能够实现该目标,教师则就需要在制定目标、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评价几个方面中注重分层方式的应用。

    一、 分层教学实施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众所周知,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以班级教学进行的,其中还以层次教学为辅。分层教学实施的指导思想,就是将过于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对学生在学习成绩差异进行分层。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同学们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现在的学校普遍班人数较多,以前我们都是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已经形成成绩好的同学“吃不饱”,上课感觉没趣,成绩差的同学“吃不了”,听不懂,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成绩差一点的同学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他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同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那么,如何让学生正确地对待分层,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层,确实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这门课程,首先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让学生能够明白,分层次教学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其成绩,缩短学生之间的差异。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尊重学生,并坚持动态分层的原则进行。最后,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性的分层。

    二、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一般来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多数是按照优秀生、普通生和后进生进行。其中,普通生所占据的比例最大。为了能够确保学生分层的合理性,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潜力进行合理划分。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首先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应该向学生宣布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以统一师生认识;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全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作个别调整之后,公布分层结果,这样使部分学生既分到了合适的层次上,又保留了“脸面”,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伤害,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在分层教学中应注意:①在分层时应将学习状况相近的学生归为“同一层”;②分层时动态的、可变的、有进步的可以“升级”,退步的应“转级”,且分层结果不予公布;③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方法、练习、作业时,应有一定高度,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为宜,在分层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④对各层次学生的评价,以纵向性为主。教师通过观察、反馈信息、及时表扬激励,对进步大的学生及时调到高一层次,相对落后的同意转层。从而促进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随时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中,首先就要注重对教学目标的分层。在此环节中,教师需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数学学习基础较为薄弱,且逻辑思维也不够强。因而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而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很快掌握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对于这种情况,则需要教师实施分层教学。立足在能力目标和认识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针对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能够让这些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并学会较为基本的方法;对于中等学生,则需要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够将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各种问题;而对于优等生,则要求其在中等学生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其创新意识,进而掌握较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组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板演。不同层次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一步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加快速有效地达到各自的目标。

    (三)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对于教学方法的分层,教师必须要在学生科学分层的基础上进行,以此能够针对性地制定出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学习,同时在知识传输过程中,还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即从浅到深、从易到难的原则。这样做,能够确保各个层面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比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知识中,针对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后进生,需要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般式的二次函数逐渐转换为顶点式,且能够对二次函数图像中对顶点坐标和对称轴及开口方向予以明确,最后,应用描点法来绘制出二次函数图像。对于普通学生,教师还要让其结合已知的二次函数图像中三个点所在的坐标、顶点或另一个的坐标。之后,可通過对待定系数法的应用,深入解析二次函数。而作为优等生,教学可要求这些学生通过对二次函数图像,熟练掌握其增减性,以此能够清楚地得出有关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坐标和函数的最大最小值。此外,其还要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及不等式之间所具有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对学生作业进行有效分层

    在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要想能够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则也要注重对学生在作业方面的分层。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具体情况,布置出不同层次的习题。确保每个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都能够得到进步。比如,在给学生布置关于《一元二次方程》习题时,教师要能够全面考虑各个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在自身所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对于数学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布置一些简单的题目,如:将已有的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对于中等学生,布置题目为:结合已知条件,来列出规范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教师可在题型上增加一定的难度。通过这种分层方式,在提高学生做题自信心的同时,还极大地保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可以在设计回家作业时,可以同一份作业有选择性地布置,不一定要发不同的作业。

    当然,要实现有效的作业分层,作业本身的质量尤其重要。现在我们身边的作业来源很多,除了课本之外,还有配套的练习册,以及来源于网络的各类试卷,如果教师想要有针对性地分层布置作业,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亲手设计作业。教师亲手设计作业,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分层作业,调控作业难度,注重知识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拾级而上,逐步提高。同时要在选题、编题上下功夫,根据自己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智力等实际情况精心考虑好作业的范围,要求和时机,从题海中精选,确保作业富有典型性、启发性、挑战性和系统性。

    (五)對学生评价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之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进分层,主要目的是更加清楚地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自身原有水平上所取得的进步。既然已经对学生进行的分层,那么评价方式也必须进行分层。针对之前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制定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通过对学生听课状态的观察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的统计,及时有效地进行评价和反馈。当然,不能全班同学用统一标准线,要对应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达成的学习目标,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如果有进步,就应该表扬;如果没有达到该生应该达成的目标,就该及时地进行进一步引导。如果我们总是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一个标准,那么,有些学生就会一直被表扬,而有些学生就天天被批评。那么,前者就会沾沾自喜,骄傲自大,而后者则是看不到希望,甚至于破罐子破摔。所以,真正有效的评价,必须要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

    对于后进生而言,对其进行有效评价,主要是鼓励其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找出自身所具有的优点,并树立起自信心,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个层次学生在学习中所产生的自卑心理。对于普通生,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评价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出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并为此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计划。而对于优秀生,基本上是按照竞争和评级等方式来对该层次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此过程,教师要能够确保评价过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为了能够确保分层教学作用的有效发挥,则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摸索并积累经验。我们在实施分层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情绪,要让孩子们知道,分层教学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更快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成绩。只有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理解分层教学的实际意义,才能师生配合,使分层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也能真实有效地避免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排斥心理。总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还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做,极大地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满足新课程所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长海.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8,9(14):88-89.

    [2]沈红.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学生分组模式教学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2018:5.

    [3]张振.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7.

    [4]董显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95+97.

    [5]李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求知导刊,2015(13):68.

    作者简介:田薇薇,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