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内容剖析
范文

    摘 要:知识就要学以致用,不然学习就成了死读书,学生也就成了机械式的载体,如果能将上课的内容和生活合二为一,就达到了教学的作用,文章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例进行讨论,研究如何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高度契合。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实践

    在新时代的教学模式中,以往那种沉闷枯燥的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需要向愉快和谐的方式过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们平时要积极投入新课改和新要求的教学观念中,通过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另一方面课堂的学习效率也会跟着提高。基于上述的观点,文章将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授课模式,去研究和讨论如何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朝着更好的学习方向发展。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内涵

    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通过寓教于乐去获取道德法治的知识,实际上就是让教学变得更实际化,让学习变得和生活息息相关,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更有探索的动力,从而更好地接受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学习结合生活之后,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书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在生活中利用知识,在知识中感受生活,将化繁为简的学习方法逐渐渗透到教学中。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将学科带入生活,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关于道德与法治方面的观念,避免他们误入歧途。课程结合生活教学的模式,可以令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有更深入的了解,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成长。国家需要懂法守法的接班人来掌舵,学校和教师首当其冲,利用校园环境,紧密地将道德法治知识传递给学生。

    针对不同学生性格而言,有一些内敛的学生,要适当采取一些书面调查去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潜在的心理问题,结合这些性格因素,去制作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争取将学生潜在的真实需求挖掘出来,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实际价值。

    在讲述《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课题时,可以将交通法中有关“车让人,人快走”的交通常识科普到课堂上,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国家交通规则,这些日常中较为熟悉的事件可以作为课堂的延伸性学习,拉进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寓教于乐,教师要展开多元化教学理念,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争取每位同学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课程体验。

    (二)将道德与法治和生活相结合,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

    课本中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比较生硬,如果让学生全面地理解会有难度,如果能将道德与法治和生活结合到一起,可以让学生在理论中引起共鸣,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真实的法治场景,更能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被学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实践出真知,学生把在生活中的体会带回到书本中,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了。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渗透之法

    (一)在新课中引进生活化的书本内容

    教育的宗旨是通过知识的传递,改造和服务于人的生活。在初中阶段,将道德与法治变得生活化将具有很大的意义,教师可以从生活方面挖掘出潜藏在课本中的理论,然后将生活与理论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果对书本的理论生搬硬套,很容易給学生带来理解压力。

    (二)让教学变得生活化

    在初中阶段,学生年龄还偏小,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因此在上课中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教师枯燥地讲述课本内容,学生更容易走神,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被动,越来越难配合老师的教学。如果教师将生活情景引入教学中,也会为自身提供大量的素材,让课程变得有生活感,首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更容易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

    举个例子:在《学会交往》这节课题上,老师要通过有趣的角色分配,让学生自身投入教学实践中,比如富兰克林、助手以及那位走路不小心摔倒的美丽女孩,在学生参与到课本实践中时,老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构思一个完整的人物互动的真实场景,让学生产生同理心,更好地体会课本人物的思想等。

    (三)将课堂与生活相关联

    将生活正确地引入课程中,更容易达到教学的目标,就是在课堂上,应该多举证一些社会的实事,然后客观地设计这方面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在日常备课中也要留心多将教材内容和生活相关联,每一个问题也变得具有真实感,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将每一个课堂提问尽量和学生生活相关联,使他们逐渐产生学习兴趣,长此以往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举个例子:在讲述《做守法的公民》这节内容时,老师可以构思一个真实的事发场景:“有一天某小区刘先生家失窃了,经过询问,失主丢失的物品都价值不菲,包括笔记本电脑和银行卡等物品,这个案子破获得很快,短短三天,警方就找到了犯罪嫌疑人。”针对这一故事环节,老师可以尝试多提问一些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比如这个盗贼游手好闲,通过偷窃去满足日常所需的做法是否值得?违法犯罪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谈论中去,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多鼓励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同学要加以引导,灌输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学生表演与讨论,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清晰表达力。

    (四)教学中要引进时下的热点新闻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中多看一些法制栏目,及时收看一些法律热点,上课学的是法律知识,而在法制栏目可以巩固学生的法律思想,双管齐下,使学生逐渐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教师可以引入十九大的相关内容,里面很好地解析了关于依法治国的目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特色法治社会,更加清楚中国的法律法规,让每一个时代的人都逐渐走出法律的盲区。

    当讲述《爱在家人间》这节课时,老师要灵活用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例如老人年纪大了,将退休金等所有财产都给了儿女,反而面临无人赡养的境地,老师可以尝试提问学生对这种破坏家庭关系的行为有没有好的应对方法?有没有途径可以缓解这个情况?这涉及了孝道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对事件主人公的指责,来主动灌输自己遵守孝道的基本美德。

    (五)将课堂的观点布置成作业,传递到生活中

    实施高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巩固加强理论的作用,传统的笔头作业不足以让学生牢牢记住,布置一些符合课程专业性的生活作业逐渐符合潮流。教师应该培养自己生活化方面的教学理念,布置一些生动有价值的生活化作业,相信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进去,使每一节课程的中心思想都能得到巩固。

    还有的课题和家庭有关,比如“让家更美好”教学中,教师要借此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美德意识,教育学生在家庭中要尽到一个“小主人”的职责,可以多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多理解父母的辛劳,主动对父母嘘寒问暖等等,育人不光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有的学生自觉地在周末幫助父母干活,洗衣服、洗碗、拖地等,有些同学甚至可以为父母做一顿爱心餐,老师知道后要多赞扬,要组织其他学生向这些同学学习,多布置一些这方面作业,调动学生做家务的积极性,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与自豪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共同发展,成为新时代的高品质接班人。

    (六)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理论的体会

    鼓励学生多留心身边有关法制的事情,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教师要习惯性地布置更加生活化的作业,努力在课下巩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在初中阶段,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和生活化教学相融合,无论对学生学习还是对教师教学而言,都有重要意义。对学生来说,可以调动他们在课堂的积极性,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对教师而言,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道德法治课还有一个课题叫《生命的思考》,这节课对学生有很重要的指引方向,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去参观,参观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中国历史英雄的革命事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怀,将革命烈士的爱国精神深入的贯彻到教学内容中。并结合道德与法治课本里的内容进行思想宣教和熏陶,从而使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充分地感受到人民英雄的伟大,同时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操,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这样通过现实感悟和切身体验,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有效地提高了相关内容的教学效果。

    (七)合理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老师可以合理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创设相关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难懂,且乏味单调的理论知识。并且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关于“交通信号要知道”这部分知识,很多学生在生活实际用到的交通标志并没有那么多,所以仅凭生活情境无法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交通常识,使本节知识的核心价值得不到发挥。利用多媒体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的交通标志,并附以应用情境,既让学生丰富了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视野,又能巩固学生的记忆,便于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可以高效解决。

    四、 总结

    总之,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生活化教学相融合,无论对学生学习还是教师教学均有重要意义。对学生而言,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对教师而言,可以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上就是个人的全部看法,旨在通过以上探究分析让学生学习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进步,让学生学习与品德获取双丰收,让学生在学习与品德之间,在品德和法治之间,都能受到更好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孙燕.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对策摭探[J].成才之路,2019(4):15-16.

    [2]苏雪.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80.

    [3]王灵锐.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1):375-376.

    作者简介:

    赵景,甘肃省嘉峪关市,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四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