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
范文 | 摘?要:张瑞敏曾说:“素质比智力重要。”人的思想是可塑的,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育是新课程改革要求,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可帮助他们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生物教材中,承载着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教育素材。文章将结合素材,详细阐述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关键词: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一、 引言 目前,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仍然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生命观念构建始终不尽如人意。同时,忽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建模思维、演绎与推理思维等的熏陶,实验探究课时较少。日常学习中,学生们对社会责任学习主动性也不够,影响到了他们核心素养养成,让核心素养培育大打折扣。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创新课堂教学。 二、 创设情境,促进观念构建 生物教材中,承载着与生命观念涵义相关的重要概念、相应生物学事实。如“细胞是生物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面对丰富的教学素材,为丰富学生生命观念体验,促进他们对生命观念的构建,應精心创设一些教学情境。正如罗晓春所说:“情境教学可将具体知识和现实活动结合起来,驱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为培育学生生命观念核心素养,可创设一些任务情境,要求他们根据课堂所学内容画出对应概念图,于概念图绘制中渐渐形成生命观念。课堂上,还可创设一些合作情境,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关于生命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模型,真实体验生命物质特点。同时,可采取历史情境教学,用科学家身上的生命观念影响学生素质养成。 蛋白质于生命体活动中起着重要的催化、免疫、运输等作用,在利用任务情境促进学生生命观念构建时,可结合《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这一节课教学内容,先为学生播放“三鹿奶粉”事件片段,唤醒学生对蛋白质知识的学习兴趣,再要求他们自主阅读教材,自学氨基酸种类、氨基酸结构式等知识点。接着,为他们布置一个“蛋白质分子”概念图绘制任务,由C、H、O、N等内容出发,用氨基酸、蛋白质、基本单位等词填写概念图,全方位说明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化学键名称等概念内容。在整个概念图绘制过程中,学生们将深化对蛋白质这一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三、 设计问题,培养理性思维 思维能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对学生理性思维进行培养时,要根据他们现有文化和能力,设计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展开自主分析、自主推理和探索,于独立思考过程中渐渐形成良好理性思维。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完全进入独立思考状态,要把握好课堂导入环节,注意激疑设趣,以唤醒他们的好奇心。新知构建环节,要把握好基础概念、实验过程、教材内容、科学史料对学生理性思维加以培养,用问题引发他们思考。课堂小结阶段,要给学生创造一些自主总结和概括知识的机会,让他们在知识体系建构中养成良好思维习惯。习题延伸环节,要寻求适合的习题,设计多种类型习题内化学生思维,熏陶他们理性思维形成。 洛克威曾说:“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在《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时,可先借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呈现几幅模型雕塑,结合模型雕塑设疑:“生物膜的结构是怎样的呢?”用问题唤醒学生对生物膜功能知识的回忆。接着,在细胞膜组成成分新知探究中,先为学生呈现一段1895年E.Overton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通透性进行研究的科学史料,请学生结合史料说一说得出了什么结论。问题推理中,通过资料阅读、理性思维,学生们将从E.Overton的实验中了解到细胞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然后,在细胞膜组成成分的结合方式新知学习中,可向学生直观呈现一段1925年荷兰科学家研究血影的科学史料,设计问题:“由科学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磷脂分子是否排列成两层?”用问题激活学生思维,激励他们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待学生掌握到细胞膜中磷脂是双层的知识点以后,继续发问:“双层磷脂分子是如何排布构成生物膜结构的呢?”基于问题导向下,出示一段小资料:“众多实验表明,脂溶性物质能优先通过生物膜,而生物膜会被溶剂、蛋白酶所溶解。”请学生结合这一段材料,说一说它说明了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们将主动活跃自己的思维,积极探索、思考、总结出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这个结论,自主查阅罗伯特森在电镜下做细胞膜实验的资料,思考“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生物膜结构构成问题。 四、 组织实验,发展科学探究 布拉赫曾说:“希望是隐藏在群山后的星星,探索是人生道路上倔执的旅人。”科学探究,是最基本的生物学科学习方法,也是重要的学习成果,是学生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日常学习中,具备良好科学探究能力十分重要。在对学生科学探究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要始终坚持“科学创新”“学以致用”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一些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探究中,准确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给学生创造一些亲自上手操作的机会,不再用多媒体完全代替实验的演示,以促进他们科学探究能力的更好发展。整个实验活动进行过程中,要对学生实验操作步骤等加以指导,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打造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空间。 哥白尼认为,人的天职就是勇于探索真理。在生物学科知识探索中,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科学探究素养。因而,在《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时,可先向学生灌输“细胞应该存在细胞膜”理论知识点。同时,以PPT形式直观呈现要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当学生牢牢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以后,向他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得到红细胞的细胞膜?”基于这样一个问题导向下,先用多媒体为学生分别呈现人正常的红细胞光镜照片和人部分红细胞已涨破光镜照片,并直观展示红细胞在低渗溶液试管中的变化,向他们传达利用渗透作用原理能使红细胞涨破。接着,进行一次细胞膜制备实验。实验中,先向学生阐明实验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半透性,为他们提前准备好猪的新鲜红细胞稀释液和蒸馏水、试管、吸水纸、载玻片等。实验操作中,指导学生先用试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到准备好的载玻片上,再盖上盖玻片。接着,用载物台上的显微镜观察。观察中,把一滴蒸馏水滴到盖玻片上,同时用吸水纸进行吸引操作,后进行持续的观察。科学探究中,学生们将发现近水细胞凹陷消失后破裂,最终得到相对纯净的细胞膜。在这里,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方法,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将得到很好地发展。 五、 生活教法,渗透社会责任 目前,学生对社会责任的学习不够积极,其核心素养养成仍然有待加强。面对这个问题,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生活化教法为主,于课堂上渗透社会责任。实际教学中,要立足教材内容,为学生展示与生活和社会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唤醒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讨论,组织他们发表自己对社会生活中生物学议题的见解,从中形成良好社会责任。期间,还可引入一些科技新闻,用科技新闻建立社会生活与责任感间联系,达到核心素养渗透目的。但是,在教学活动进行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一些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空间,以保证他们能体验到学科魅力所在,形成内在学习动力,更容易接受社会责任的熏陶,积极主动传播生物学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比如,在《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能掌握呼吸方式的判断,且能准确说出二者异同点。课堂上,可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为什么要驿马飞奔运送?”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刘翔跨栏、姚明打篮球的照片,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人在短时间剧烈运动以后会有酸胀感呢?”面对这两个问题,个别学生可能会提出“乳酸”这个生物学概念。待学生思考完毕以后,多媒体展示细胞呼吸这一新概念,说明都与细胞呼吸有关。接着,用生火做饭、早期火车、火力发电中剧烈氧化过程来比喻生物体内细胞呼吸,说明细胞呼吸离不开能量。当学生初步理解了细胞呼吸以后,设计一个深呼吸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辨析深呼吸和细胞呼吸。接着,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细胞呼吸原理时,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保鲜现象,与他们一同分析在蔬菜保鲜时要降低温度和氧气浓度,因为温度会影响呼吸作用,进行降温处理可有效减少呼吸消耗,保证植物组织不被破坏,而降低氧气浓度也是起到抑制呼吸作用。内容讲解中,通过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学生们将渐渐具备解决生活中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养成一定社会责任。 六、 结论 素养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其香愈烈。课堂上,要想收到事半功倍核心素养培养效果,应注意创设丰富多彩课堂情境,以促进学生生命观念构建。同时,结合教材,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发散学生思维,并通过实验活动的组织,引入生活教法,向学生渗透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核心素养,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熏陶下真正实现素养水平提升,增进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学会客观、理性的思维,牢牢掌握最基本的生命探究方法。 参考文献: [1]肖安庆,颜培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7(3). [2]王丽.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思考[J].教育艺术,2017(4). [3]冯小勇.例谈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J].教学考试,2019(6):41-43. [4]白玉琴.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程,2018(10). [5]赵丽.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 [6]王瑛璐.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J].内蒙古教育:B,2018(1):55-56. 作者简介:葛博,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第二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