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全民阅读究竟读什么? |
范文 | 【摘要】优秀原创图书是开展全民阅读的前提,而全民阅读又会推动原创图书的发展。本文分析当前我国全民阅读和原创图书出版的现状,对原创图书的出版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通过加强原创图书出版,使图书市场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最终达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目的。 【关键词】全民阅读;原创图书;精神文明 【作者单位】盛力,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6年,我国全民阅读活动走过了第1个10年。10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书香城市建设,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使全民阅读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据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到2015年,我国的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由52.3%增长到58.4%,成年人数字化阅读率的增幅更大,由32.8%增长到64%,而成年人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则由4.25本增长到4.58本。从这三组数字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阅读的人数在增加,图书的阅读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且,这仅仅是2010年到2015年的增幅数据,更不用说从2006年开始推广全民阅读到10年后的今天,全民阅读率的增幅是多么的喜人了。 2016年3月, “全民阅读”首次被写入国务院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 这说明在今后5年,全民阅读将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推广。要长期、全面地推广全民阅读工作,达到提高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首先要出版高质量的原创图书,即解决“读什么”的问题,这是推广全民阅读的前提。本文分析了我国全民阅读和原创图书出版的现状,就如何加强原创图书出版、促进全民阅读发展谈一些个人的意见。 一、我国的全民阅读现状 加强全民阅读并不意味着国民之前不阅读。根据调查,我国现在纸质图书阅读的现状是:初高中学生阅读以教学参考书内容为主;大学生阅读以英语、考研、公务员书籍内容为主(网络小说也颇受大学生欢迎);30岁至40岁年龄段的国民阅读则主要以各种职称考试以及公关、社交方面的书籍为主[1]。由此可见,国民阅读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考试或职称晋级,激烈的社会竞争使阅读越来越带有功利性。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阅读的嬗变,国民阅读由主动式转向被动式。所以,当人们完成学业和职称评定的各种考试之后,就出现了普遍的“不读书”现象。 对于如何全方位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业界人士认为应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首先,引导国民阅读观念;其次,制定全民阅读政策规划;再次,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这些提议有助于推广全民阅读,但是,阅读最终还是个人问题,只有激发个人兴趣才能保证阅读的持续性,享受读书乐趣才是阅读的真谛。这种乐趣不仅指娱乐消遣,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从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要全面深入推广全民阅读,首先要有好书。换句话说,出版界提供内容丰富的高质量原创图书是开展全民阅读的关键。通过阅读高质量的原创图书,国民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逐渐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最终摆脱“阅读是为了考试、职称晋级”的障碍和迷雾,使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二、 当今我国原创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应试和职称晋级的确束缚了国民阅读的发展,但是出版业界也应该从另一方面分析图书出版的问题。全民阅读读什么?除了国外精品佳作、我国经典著作,更多是由出版社策划出版的原创图书。出版人在全民阅读中的地位和作用,无异于航海线上的灯塔,无异于艺术殿堂的设计师和工匠。为国民提供什么样的可选择的阅读内容,生产什么样的原创图书,是每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出版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原创图书出版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值得从业人员注意。 1.跟风出版现象 跟风出版是近10年来我国出版领域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在图书市场上,一本书畅销后,不久便会有一系列从名称、内容、题材到封面均类似的图书相继出现,形成跟风出版现象。曾经轰动一时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出版后,便有《我能动谁的奶酪》等十几本跟风出版的类似图书;一本《狼图腾》,引发了一系列带有“狼”和“图腾”字样的图书;《哈佛女孩刘亦婷》出版后,《哈佛男孩张肇牧》《剑桥女孩孟雪莹》《清华男孩章启轩》等一系列图书接踵而来。 造成这种跟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某些出版社和民营出版公司追求经济利益。跟风出版节约了研发成本,降低了出版风险,如果跟得快、跟得好,在短期内还可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跟风出版成了一些出版社“创收益”的捷径。当然,出版社为了迎合社会需求,一些跟风出版有时也是必要的,如奥运年、著名人物的诞辰纪念、重大事件的纪念等。但是,大多数秉持“拿来主义”,随便复制别人的创意、在短时间内谋取利益的出版行为,不仅使自身道德意识缺失,也给读者、编辑、出版社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首先,读者产生了反感心理。跟风的结果是图书市场短期内出现大量选题相近、书名相似、内容相仿的书籍。读者可选择的书大同小异,缺乏吸引力。读者的个人爱好、阅读取向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书店里铺天盖地摆着相似主题的图书,不仅使读者反感,减少了阅读的兴趣,还挫伤了出版社的积极性。其次,虽然跟风出版给出版社带来了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跟风源于模仿他人的选题策划,利用别人的创意,长久下去肯定会影响编辑的创造性思维,使出版社失去了自身特色,影响出版社塑造品牌,因此不可能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更谈不上社会效益。 2.“大书”现象 有些出版社动辄就出版以“系列”“文库”“大全”为名的图书套系,除了名称“大”,册数也偏多,少则上、中、下3册,多则10册以上。这样的图书套系不是不必要,而是远离了一般的读者。有闲暇的读者可以在家里慢慢翻阅,或是去图书馆阅读这样的“大餐”,但是对于每天忙里偷闲在地铁里想汲取一些知识的大部分人来说,简单的“盒饭”也许更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还有一种“大书”的现象是指图书的装帧、印刷过于豪华,喧宾夺主。一般的读者买书是为了看内容,如书价的一半花在装帧上,这样的书籍恐怕也只能在书店里供人翻翻而已。此外,过分的装帧有时会影响读者对图书的理解,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出版“大书”的现象呢?个人认为,现在的图书出版多以某个项目为主题,出版社为了保证项目的完成,或者为了参加各种书展,在数量和外观上以“大”压人,试图引起各方面关注。“大书”现象使图书逐渐远离了一般读者,变成了摆设。图书出版的目的是阅读,太厚重的书,反而会失去阅读价值,进而影响全民阅读的深入推广。图书的价值在于它的思想性,出版社应多花力气,为读者提供方便阅读的“小书”。 3.儿童图书唱“独角戏” 近年来,我国儿童原创图书异军突起,成绩斐然。杨红樱的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 “笑猫日记系列”等版权已经卖到了国外,图书销售额高达4亿元。杨红樱曾经做过7年的小学老师,又用7年时间从事童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她作品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故事,很有现实感并深受小读者欢迎。与日本的《窗边的小豆豆》、英国的《秘密花园》等畅销书相比,杨红樱的儿童作品更贴近中国孩子的生活,因而人气经久不衰。2016年4月,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该奖被誉为儿童文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曹文轩是获得此奖的第一位中国人,国际安徒生评选委员会对他作品的评价是:“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勇于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喜爱。” 曹文轩的《草房子》在14年里被印刷了140多次,《青铜葵花》在5年里被印刷了50多次。他的作品不仅打动了中国的小读者,而且被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小读者接受,这表明中国的儿童原创图书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一般认为,儿童图书出版门槛比较低,但收益比较高。为了抓住这个市场,全国580多家出版社有520多家参与儿童图书出版,很多出版社向儿童图书部门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人员,这样难免会造成图书市场儿童图书唱“独角戏”的现象。这种不平衡的发展趋势,很不利于全民阅读的开展。 三、 对原创图书出版的建议 1.注重图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面对13亿人口的文化消费需求,年龄、爱好、职业不同的人,阅读的内容自然不同,图书消费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也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推广全民阅读应该注重原创图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不少出版社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我们不妨借鉴一下。 (1)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力争多样化 于丹一系列作品畅销后,围绕古代经典对当代人启示的图书出版越来越多。很多读者不再满足于看他人对经典的解释,而是希望自己也能够阅读原文。然而我国很多古代经典作品,需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古汉语知识才能理解。不用说《论语》,仅明末清初写成的中国四大名著通篇读下来,对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来说也不是一件易事。换句话说,古代经典作品存在的阅读难度令一些读者不敢接近,需要辅助工具。长春出版社从2008年到2011年逐年出版无障碍阅读学生版的《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为经典和读者之间搭建了桥梁。这套书对四大小说中的生僻字以及不易读懂的词语均加注了汉语拼音和注解,不仅使读者节省了很多查字典的时间,而且起到了导读的作用,使读者对描写不同历史时期的小说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套书虽然标注的是学生版,但出版后很受成年人欢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古典阅读的出版,我们可以从多角度考虑,多样化的出版,这样既避免了雷同,又满足了读者的需要。 (2)突出图书的个性化 出版人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策划个性化的选题。日本畅销书《百利达公司食堂的菜谱》值得我们参考借鉴。2012年,日本十大畅销书中位于第4位的是一本菜谱图书。该菜谱是日本生产体重计、体脂肪测量计的百利达公司食堂的菜谱[3]。该菜谱之所以成为畅销书,第一个原因是它详细描述的所有食材在一般的超市均能买到,非常实用。第二个原因是它满足了家庭主妇的需要。日本的家庭主妇每天绞尽脑汁,为家庭成员提供既吃得饱又吃得好的饭菜,热量、盐分、味道、价钱成了她们的头疼事,花费了她们很多时间和精力。家庭主妇们希望有一本经济实惠的书——适合1个4口之家在1个月内的食谱,且费用控制在3万日元至4万日元之间;食材的分量、热量、盐分等要有明确标识;口味最好包括日本风味、西洋风味、中国风味。这本《百利达公司食堂的菜谱》完全符合了她们这些要求,因此该书销售了480多万册。 出版人可以由此展开思考,全民阅读开展的关键应该是向国民提供他们想看的书,让读者开卷有益。因此,注重原创图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并不是要编辑突发奇想,而是要从读者的立场出发,策划读者需要的图书。 2.多出“小”书 众所周知,三联书店的图书多以单行本为主,而不是以“大”书、系列书壮声势。他们的书做得小且十分精致,目的是增强图书的亲和力,最大限度地凝聚作者的思想,使读者和作者之间产生共鸣。例如,2010年9月,三联书店出版北岛的《城门开》,全书共计197页,封面设计极为简朴,但是这本书至2014年6月已经印刷了5次。《城门开》不仅仅是一本回忆录,更是一本对当今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强烈反思的作品。北岛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个人、家庭的遭遇,以及21世纪他回到阔别13年故乡的感受为主线,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和编辑的个性化思考。这本“小”书的5次印刷足以证明读者更看重的是内容而不是声势。 3.借鉴儿童原创图书的经验 现在出版界儿童图书唱“独角戏”,很多出版社新设或者扩大了儿童图书部门。但全民阅读的对象不仅是少年儿童,还有青年、中年、老年。应该说,每个年龄段,每个群体都应该是出版社关注的阅读群体。只有全民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实现全民阅读的目标。因此,与其盲目跟风新设或扩大儿童图书部门,不如借鉴儿童图书的成功经验,使其他领域的图书也能形成自己的品牌。 首先,儿童原创图书已经形成一种品牌模式。其次,新晋作家发展方向规范化。例如,《儿童文学》杂志将作者分成幻想文学、校园文学、童话类别等,这样每个分类里都固定有了一批“原住”作者,新的儿童文学作者想往哪个方向发展,目标都十分明确。有了读者群,又有和读者群配套的作者群,何愁书卖不出去呢? 这种模式的形成是儿童图书出版社、儿童图书出版部门和儿童图书编辑长年努力的结果,作者、编辑、读者、出版社、经销商之间的信任关系也是在长期的合作下形成的。那么,其他领域的图书出版人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呢?随着时代的发展,编辑的工作性质发生了改变,以前的编辑可能只是策划出版主题,检查文字和标点符号,联系一下作者和发行部门。现在,一方面要求编辑能深度开发作者群,培养潜力作者,深度打磨出版内容;另一方面要求编辑除了具有选题策划能力、推销宣传能力,还要有强大的市场调研及分析能力,有运用新媒体进行图书整合运作的能力,能想办法让策划出版的图书占领市场成为畅销书和常销书,甚至寻求海外合作“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 四、 全民阅读的发展方向 很多人担心数字出版会影响全民阅读,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不是通过什么载体阅读,而是读什么。阅读不应该停留在娱乐化、消遣性的浅阅读层面。编辑、出版社有义务向读者提供富有感染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图书,这对推动国民阅读,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功利性阅读越来越受人诟病,出版业要推动全民阅读的实施,就要站在读者角度策划选题,出版高质量的原创图书。总而言之,优秀的原创图书是全民阅读的前提,同时,全民阅读也会推动原创图书的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最终才能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目标。 [1] 聂震宁. 国民阅读的状况与全民阅读的意义[J]. 现代出版,2015(3). [2]彭广林. 全方位营造全民阅读气氛——略论推进全民阅读的难点与着力点[J]. 编辑之友,2015(2). [3]盛力.日本年度好书[N]. 中国图书商报,2012-12-2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