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5G时代出版业的机遇与发展趋势浅析 |
范文 | 【摘 要】关于5G时代,我们通常都会提到其高速度、低时延、万物互联、泛在网的特点。5G时代为出版社的转型和业务拓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出版社应抓住机遇,在视频传播、内容筛选、版权管理等方面有所作为。面对5G时代的挑战,纸书将继续存在下去,但会走向精品化、收藏化道路。 【关? 键? 词】5G;纸书;视频;版权管理 【作者单位】宋强,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17.006 5G时代的来临,究竟给出版业带来哪些挑战?出版业将面临更多机遇,还是生存空间被压缩?对于这些问题,科技专家们没有给予解答。有媒体称,5G背景下的新时代,让有千年历史的出版业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1],但出版界人士显然还未做好充分准备,参与该讨论的人较少。筆者对5G科技的发展并无深入了解,但从专家们所构想的未来科技生活图景中可以预想到科技进步给出版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笔者进行大胆推演,就5G时代出版业的走向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思考,希望引起更多出版人的关注。 一、5G时代为出版赋能 5G时代相比于以往的移动通信时代,具有高速度、低时延、万物互联、泛在网等特点和优势[2]。高速度,即网络传输带将极大扩展,下载一部1GB的电影只需1秒钟,这样的网络速度是4G时代无法比拟的;低时延,即随着网络传输速度的极大提升,任何智能终端的延时反应都可以压缩至毫秒级;万物互联,即人类生活所涉及的所有物品都可以实现智能化,都可以相互连接;泛在网,即网络将实现全覆盖,各种微型基站将遍布每一个角落,以往信号弱或无信号的地下车库、偏远山区、沙漠等地将实现信号的全覆盖,我们到任何地方都不会“失联”。此外,今后的支付方式将是体感支付,二维码将退出历史舞台,只需眨一下眼睛就可以完成支付。可以想象,5G时代的到来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我们的社会成本、交易成本、物流成本都将极大地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出版业将会如何发展? 在5G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将呈现全覆盖趋势,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将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的手机网民有8.17亿,但尚有5.62亿人口从来没有上过网。预计到5G时代,手机网络的覆盖率将极度扩大,手机网络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必备品。人们获取资讯、获取知识、社交将主要通过手机来完成。可以想见的是,人们放下手机拿起纸质图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出版业要更多地考虑通过手机呈现终端产品,将手机平台打造成重要收入来源。就目前而言,已经蓬勃发展的电子书业务将得到进一步拓展,Kindle、微信阅读、掌阅等将进一步平台化,作为内容集散地的优势更加突出;喜马拉雅等听书平台也将得到充分发展,有声书将采用流媒体形式进行传播,订阅用户成为主要群体;AR、VR技术将被广泛应用,资讯和知识将通过可视化的形式进行传播,时事性的报纸、期刊将完全数字化。可以预见,出版社将改变目前先出版纸质图书,再制作电子书、有声书的局面,不同形态的内容将同步推出,不出版纸书只制作电子书或有声书,或只做数据库内容的现象将日益普遍。 在5G时代,影视、视频将成为人类娱乐消遣的主要方式,文字的娱乐功能将大大萎缩。有学者预言,社会主要交流手段将从书写文字转化为视频,短视频、中长视频、视频直播将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途径[3]。就目前的4G时代而言,已经出现了视频传播方兴未艾的趋势,各大新闻媒体如中新网、央视网等都在抖音上建立了官方账号,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及时报道新闻;视频直播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出版业的宣传营销活动之中,读客、果麦等文化公司也在抖音上建立了“书单”“好书博物馆”等账号,用于传播图书信息。对出版业而言,出版社将成为视频内容制作的重要参与者,视频拍摄、剪辑、传播将成为编辑的主要工作,将内容资源视频化或做成知识付费产品将成为重要的盈利途径。同时,图书的宣传营销也将更多地倚重视频传播,作家分享、专家解析、编辑荐书、读者交流,将主要通过视频方式来完成。 对目前的出版业而言,纸书仍然是收入的主要来源。纸书由于载体的限制,它是拒绝内容分享的、非开放式的、不能自由传播的。到了5G时代,纸书的生存空间势必受到极大挑战,在此情况下,纸质图书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认为,纸书的生存空间将受到挑战,但会长期存在下去。5G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技术更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纸书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而且由于人们漫长历史中形成的阅读习惯和纸书自身的优势,纸书将会永久留存下去。在5G时代,人的个体的特征将进一步“机器化”,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将成为统一化的“数据”,人控制技术还是技术控制人的矛盾将急剧恶化,人的个性被泯灭还是被保持将成为主要话题,某些伪装成可以赋予个性的虚拟技术也许将大行其道,但保持清醒的人群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我们可以预见,娱乐化与严肃化将各行其道,用户的喜好也会更加多元和分流,纸书仍有固定的读者,集中度将更高。 随着技术的发展,纸书的阅读方式可能会发生极大变化。读者面对文本,可以通过工具随时随地进行数字化复制、数字化标注,可以通过语音或将语音转化为文字的形式记录自己的读后感,并随时上传到云端,编辑和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在今后,深阅读和浅阅读将进一步分化,浅阅读将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传播,深阅读的读者则倾向于选择没有太多干扰的、功能单一的纸质图书。此外,纸质图书将向定制化、精致化、礼品化、收藏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带有用户个性需求的、装帧设计漂亮的纸质图书将成为小众需求,成为送礼或者收藏的对象。正如派克钢笔的命运一样,当圆珠笔大量出现的时候,钢笔成为非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已经走向小众化,部分纸质图书也将如此。纸质图书将不仅通过文字内容彰显自身价值,它的装帧也会成为至关重要的衡量因素;而且纸质图书将通过在书上印制用户个人信息或附加用户个人书评、读后感的形式来定向化制作,作为用户私人收藏或赠送使用的礼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今后的数字化删除技术将更加发达。纸质图书一旦被购买,将成为个体的私有财产,任何商业机构都无法像删除数字信息一样销毁纸质图书,纸质图书的“抗删除性”成为其存在和传播的重要理由。由此可见,5G时代给出版业带来的机遇是非常大的,未来的出版业将会出现加速发展的局面,产业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二、5G时代出版业的发展重点与趋势 我们也许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预见5G时代出版业的变化。 1.大数据运用将更加普遍。5G技术的特点不仅仅是高速度,速度只是个表象,其背后是强大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的提升必然是数据容量、智能水平、数据抓取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的提升。由于运算速度加快和信息捕捉精准,各大平台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轻松获取个体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需求,以更加精准地向用户提供文化服务。出版社拥有大量图书版权,其内容都将成为数据挖掘的对象。图书目前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形式,它的形态相对来说是静态的,但其内容可能会向“流动”状态发展,切分为更小的单元在数据库或者云盘中流动,成为各种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模块,更好地与智能技术衔接。出版社在出版新书时,将更多地从数据应用方面来考量,图书内容不仅仅通过不同形态以完整形式提供给读者,更会通过片段化、碎片化的数据呈现形式被挖掘利用。 2.内容管理将成为出版社的主要工作。那些可以被电子化、被其他平台获取的纸质图书,将退出历史舞台,如期刊、年鉴、工具书,科技类、教材类的图书内容和已经成为数据库的图书资源将更加充分地实现内容的数字化,它们收录的所有词条和内容将以数据库的形式提供给各个应用平台,人们将更加轻松便利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字典、百科全书就不需要进行维护了,而是需要出版机构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时时刻刻进行更新,届时将出现机器和人工合作的趋向。 在5G时代,每个用户都将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对用户创造内容的管理,将成为未来出版社的重要工作之一[4]。用户生产的内容是零散的、碎片化的、不精准的,出版社要对用户内容进行筛选、提炼、核对,做成标准化的数据。出版社将扮演权威、可靠、质量上乘的数据提供商的角色,各大科技平台为了让用户在纷繁芜杂的海量数据中得到真正需要的数据,将向出版社支付费用。以古籍图书为例,要对文言文进行编校是需要一定专业技能的,普通读者随意复制粘贴时可能会出现种种错误,要使用可靠的版本仍需要以专业出版社提供的为准。对于翻译类图书,“字幕组”式的网友自发翻译的内容无法成为可靠的资料来源,而且版权问题无法解决,权威化的平台仍会希望从出版社得到授权。在今后,出版社的编辑、校对等质量保障环节仍将继续成为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 3.版权使用费将成为出版社的重要收入来源。就目前而言,已经出现了新兴科技公司向传统出版社申请授权,开发知识付费、有声书、讲书、缩编等产品的趋势。很多微信公众号在使用出版社出版图书中的文章时,版权授权意识加强,传统出版社已经从中获利不少。在5G时代,版权授权将进一步复杂化,出版社作为版权管理方将与占据优势地位的科技公司合作来赚取利润。互联网时代的精神是自由、开放、共享,这样的精神在5G时代将得到延续。但自由、开放、共享是在充分尊重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的。在今后,各大平台对内容的需求量会急剧增加,付费形式的内容摘选、数字化、有声书、聚合使用、多形态使用将越来越多,出版社的版权管理显得格外重要,同时打击未经授权擅自使用版权信息的平台将成为工作常态。大型平台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要求出版社给予独家授权,数据资源使用可能会形成壁垒。 4.出版社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由于技术的发展,出版社在排版、编辑、校对、印制等环节将更加智能化。目前出版界应用较多的黑马校对软件只是单纯地根据词库内容标记可能有误的地方,由于缺乏对上下文的理解,标记的成功率不是很高。但随着技术发展,智能校对软件将通过自身的学习功能不断累积校对能力,大大减少编辑、校对人员的工作量。在有声书制作方面,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文本朗读将更加富有情感色彩,将不用进行人工录制,制作成本大大降低。 5.传输终端将更加多元化。电子书、有声书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轻松获取阅读资源。可穿戴设备将逐渐普及,使人类的视觉、听觉器官得到极大延伸。在今后,人们不仅仅通过手机来获取信息、阅读、收听有声书,更将通过智能音箱、汽车智能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甚至日常生活中任何实现智能互联的机器来实现。而且在各种场合都将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信息,高铁、飞机上的旅程也将改变过去没有信号或信号差的情况,用户可以轻松使用网络来阅读、娱乐。 6.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将更加强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视听娱乐方式,随时随地的“在线”状态泯灭了工作和休息的界限,这会让人类作为个体的存在进一步“孤独化”,情感需求进一步提升。用户除了工作、娱乐之外,也需要心灵抚慰、理性思考,需要借助优质内容来激活自己的头脑。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内容尤其是优质内容的需求将更加强烈。由此看来,文学图书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由于文学图书尤其是长篇小说的阅读需要完整的时间投入,情感的浸润和深度交流才会更加强烈,可以说是与5G时代碎片化、娱乐化趋势相反的逆向阅读方式。目前微信的普及,已经呈现了这样的趋势,很多人从初期活跃的微信群互动交流、朋友圈分享,退回到个人空间,活跃的微信群日渐減少,朋友圈也设置成“三天可见”“一个月可见”模式,这都是个人空间被严重侵占后的主动“反抗”。可以预见的是今后将有大量的人选择短暂性“离线”或屏蔽外界信息的做法,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个人阅读。 综上所述,5G时代给出版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传统出版业面临着提升核心竞争力、改变思维方式、调整业务方向、扩展经营模式的重要抉择。坚守文化阵地,并不意味着畏缩、保守,更不是画地为牢、故步自封,而是永葆对文化的热情,主动面对技术革新带来的新变化,把握市场机遇,抓住市场先机,找到自身的位置和价值实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孙真福. 内容和用户 5G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5-30. [2]项立刚. 5G时代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3]喻国明. 5G:一项深刻改变传播与社会的革命性技术[J]. 新闻战线,2019(15):48-49. [4]中信出版王斌:出版的未来在哪里[EB/OL]. (2019-8-22)[2019-8-31]. https://new. qq. com/omn/20190821/20190821A0KEAV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