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愿做个“栽树人” |
范文 | 赵薇 版权工作,我是从白纸开始,边干边学,逐步建立起如今相对职业化和专业化的体系的。我是从译林的前两任社长手上接过了原本由他们亲力亲为的工作。他们转交给我的亲笔手写的信函和圈圈点点的资料,记录着译林版权事业发展的开端。 这个平台给予我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让我热爱并投身这个职业,但在遇到困难还能坚持下去的,则是在工作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职业精神。很多年以来,有关版权相关的一切事务,大到版权谈判,合同登记,外汇支付;小到合同复印,样书打包等等,都由我一人承担。到每年版税结算期,我还要制作大量的表格,做头绪繁多的查询和计算,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几百本书的销售报告。我不去想来不来得及的问题,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事情做一件就少一件,我要加油做。 每个版权经理人,最满足的时刻无过于自己联系的书成为畅销书和常销书了。我曾经经手并联系过不少这样的书,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说畅销书可遇不可求,可我还发现很多时候成功来自那一份坚守。这种坚守,也体现在我们版权经理人的态度上。不管这本书是不是被追捧,我都努力让外方感受到我们对作家的重视,并与外方保持诚恳的沟通。《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就是这样的例子。这是译林2003年引进的书,社里当时也没有畅销的预期,只是把它作为布克奖的获奖好书推荐给作者。此书曾经两次到期,译林坚守着它,没有放弃。我一直与外方密切沟通,及时提交版税结算,认真回答外方提出的所有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没有能够出版新版。我耐心向外方解释我们所面临的市场难以消化的困难。我不断告知外方我们为出版此书新版所做的准备,为外方和译林之间的沟通搭建了一条畅通的桥梁,打消对方的疑虑。在李安拍电影的消息已公布的情况下,我还是顺利完成第二次续签,并购得了电子版权。信任是互相的,译林最早发现这本书的价值,并一直表现出了欣赏和重视。外方也有理由相信,最懂这本书的出版社能够做好这本书。译林以逾三十万册的销售业绩给外方提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失败和挫折是和成功相伴相生的。我告诉自己的是:不要怕出错,工作越多出错的几率也会越高。怕的是犯同样的错误。我曾经经手引进艾伦·格林斯潘的回忆录。这书是当时国内版权界炙手可热的书。版权交易是在作者交稿之前进行的。这就存在内容方面的风险。我当时也为此和国外磋商了,但是急于要拿下版权的心情和压力还是让我心存侥幸,就是最终的书稿不会存在内容上不合适引进的内容。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最后的几次谈判陷入僵局。最终我社没有能够出版中文版,也付出了经济方面的代价。这件事情给我很大的教训:就是一定要在签合同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性,最大程度争取本社的利益,坚持原则,以合同的形式将本社的权益确定下来。在之后的谈判中,我能够做到周全考虑,顶住外方的压力,克服版权贸易中为购得版权而忽视一些关键权利的急躁心理,耐心和外方沟通,避免了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在购买《安南回忆录》的过程中,我们也是在未见书稿签约的,我成功将“如有不合适在国内出版的内容,作者又不同意修改的,作者将退回预付金”这样的条款写入了合同。 除了对待失败的心态,对于一个版权经理人来说,对待困难任务的态度也同样重要。这几年,我按照社里的部署,力争购买电子版权。电子版权是个新兴事物,有些权利人出于种种顾虑不愿意对我们开放版权,或者开出我们难以接受的价码或条件。通过耐心解释,反复沟通,我攻下一个又一个堡垒。今年在谈判《朗读者》电子版权时,保守的瑞士出版社起初一直保持谨慎的观望态度。我一直保持沟通,多次介绍中国的电子书新的发展情况,提供相关数据。出版社在长时间沉默后,又询问我们如何保证电子书不对纸质书形成冲击,我把我们市场细分的营销战略告知对方,打消了对方的重重顾虑,终于赢得了这部作品的电子版权。 译林的社标是三棵树,我的前辈们已经购得了不少经典的版权资源,这就像种下了一颗颗小树。现在,有些小树已经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成为译林品牌的象征。我希望自己做一个尽心尽职的园丁,维护好这些资源并努力与之前的树木共同撑起一片更广阔的绿荫。为此,我继续努力,继续求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