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媒体时代舆论 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及构建
范文 雷亚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的新媒体空前勃兴,中国和世界同步经历着一场新媒体革命。随着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普及,新媒体已经并将继续深刻改变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舆论愈发彰显出前所未有的独特作用和巨大能量,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影响日益显现。
新媒体对舆论的深刻影响
在新媒体所营造的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下,任意意见领袖营造一条舆论的正弦波,就必有一条群众自发参与的余弦波与其相对应。新媒体舆论呈现出迥异于传统舆论的一些特征:舆论主体的匿名性与参与渠道的广泛性,传播空间的无界性与意见汇聚的实时性,议题生成的自发性与舆论发展的不确定性,价值观念的多元性与价值取向的批判性,意见表达的失范性与群体行为的极化性。这些特征都对舆论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互联网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互联网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渠道,逐步成为公民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更加顺畅,为民众表达意愿和利益诉求甚至参与决策制定提供了快捷的渠道,为公民更好地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提供了条件,也为更好地推动社会民主政治进展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民意直通车。
互联网正在逐渐成为消解大众不满情绪的解压阀。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解压阀的功能逐渐被以互联网和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工具所取代。特别是在社会热点事件中,人们利用网络媒体,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缓解恐慌情绪,或者利用新媒体交互性与开放性,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愤怒,从而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社会解压阀”的作用,可以缓解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结构性压力。
手机成为独特的舆论放大器。无线通信技术以及手机的便携性使信息传播打破了时空障碍,作为离人最近的传播工具,手机已经被很多使用者内化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人们许多时候是通过手机在微博或网站客户端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特别是在危机事件中,受众对人际传播信息的需求比在日常生活中要高出很多。手机的人际传播模式实际上是人借助手机这种媒介,延伸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手机媒体独特的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传播模式中传播主体的权威性,实现了传受双方对于信息接受和传播的对等。多个传播主体的出现,使得信息节点中的每个人都能深度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因此,手机媒体的传播是一种高度整合的社会性传播。
微博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工具。微博迎合了即时网络的发展趋势,缩短了从信息源发布到信息传播的路径和时间,从而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零时间。正是因为即时性保证了瞬时传播,高度的互动性才成为可能,交互性使信息接收者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得以极大提升。网民通过微博真正实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感想,其参与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从国家大事到民计民生,从政治改革到文化创新,从医患矛盾到城管治理,网民可就感兴趣的事件或话题提供事实素材或发表意见,这些信息通过微博网络的指数扩散,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到他人的反馈。这样的机制不仅刺激了发表者的积极性,更赋予了公众更多可以自由选择的议题。现在不仅专家学者在网上成为呼风唤雨的“意见领袖”,草根民众也可借助互联网实现维权和“围观”,而且连演艺明星和非公企业投资人等“新社会阶层”也在网上发声,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
2007年“黑砖窑”事件中,天涯社区把受害者亲属的一篇帖文推荐到首页,与山西当地报纸的新闻一道引起全社会的震惊。中央政治局四位常委、一位委员做出批示,中央多部委派出联合工作组赶赴山西查处。而黑砖窑所在地洪洞县领导干部因“工作繁忙”顾不上花时间上网,对自己治下的丑恶现象一无所知。所以当时的山西省省长反思,“黑砖窑”事件反映出山西基层干部严重缺乏新媒体素养。
舆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舆论是多数人对共同关心的事物表达的大体一致的意见。作为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一种十分独特的形式,舆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和作用迅速而直接,是影响社会发展乃至制约历史进程的强大精神力量。近年来,在应对一系列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展过程中,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全面参与,国内舆论与国际舆论激烈交锋,舆论的力量井喷式地集中迸发出来。从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舆论动员,到波诡云谲、错综复杂的舆论斗争,舆论以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将自己推向时代前台,提醒人们从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和全局高度,重新审视舆论这个人类早已有之的古老社会现象。
维护国家舆论安全,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一个基调积极、平稳有序的国内舆论环境,也需要一个客观友善、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如果发展被来自国内外的各种负向舆论拽住手脚,就会导致发展阻力加大、发展成本增加、发展速度减缓。这里面既有政治账,也有经济账。
维护我国舆论安全的另一个当务之急是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舆论工作水平。高度重视舆论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令人担忧的是,当前不重视舆论工作、不善于做舆论工作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的领导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十分突出。近年来陆续曝光的“彭水诗案”“孟州书案”“儋州歌案”“志丹短信案”“王帅案”等一系列因言获罪案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对舆论工作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舆论工作水平欠佳,甚至缺乏起码的舆论工作常识和技巧。这与当前舆论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不相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执政水平的任务和要求也存在不小差距。大量事实证明,舆论可以是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不利因素,也可以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各级领导干部都应从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舆论工作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舆论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运用舆论推动工作的能力,引导舆论在通畅的航道中有序奔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如何建构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完善我国新媒体管理法律规制。一是强化在新媒体管理上“有自由、有限制”的观念。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一些国家将其看成是“无法律、无管治、无国界”的“三无地带”。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尤其是各种严重网络危害的侵袭和美国互联网全球战略的步步紧逼,西方国家也开始重新审视网络自由,认为网络不能成为“超越法律与道德的纯自由之地”。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曾说过,回顾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当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影响力扩展到社会各个层面时,就必须加以限制,以保证良性秩序的实现。因此,对新媒体进行管理是必然的。
二是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新媒体是因技术创新而生,有很多问题是过去的通行法律所不能覆盖的,有必要对此制定专门法规。应当根据新媒体的本质特点和将来发展趋势,制定全覆盖、可延伸、适用面广的新媒体管理专门法规,将通过实践检验又切实可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管理范围和重点、管理机构职责、法律解释等上升到法律层面,形成一个新媒体管理的通则。具体的法律、法规、条例、办法,可在宪法以及新媒体通则的指导下制定和完善,对新媒体相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
三是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新媒体管理跨地区、跨领域、跨行业,需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管理体系。可建立高层级跨部门的新媒体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通过有效整合各部门管理资源和管理力量设立一个专门机构,理顺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和关系,强化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统一进行战略规划,制定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并就重大事件决策以及日常管理事宜进行协调。应加紧建立由国家新媒体管理部门主导,新媒体所属地和相关地管理部门协同配合的高层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与政府对新媒体的管理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尽快成立新媒体方面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引导新媒体坚守社会责任,做到守法自律;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建立健全便民举报机制,扩大举报途径,提供优质高效的举报受理服务,落实举报人保护、奖励制度。
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走到前台,发挥好中坚骨干作用。这是新形势下打开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的迫切要求,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应有担当。培养一批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传播的“大家”,发挥好其意识形态领域的尖兵和带动作用,特别是适应网络时代的传播特征,造就一批在网民中有广泛影响的博主、“大V”,用创新手段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容。利用各种场合和时机,揭露各种错误思潮、言论的危害和影响,压缩有害信息传播空间,净化意识形态领域新兴阵地,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按照理念、手段、基层工作“三个创新”的要求,认真反思经验教训,找到突破口,切实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引领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生产生活方式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决不能放弃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弱化音量,更不能被错综复杂的舆情所左右。研究传播规律,加强传播力建设,扩大“权威发布”“权威阐释”的影响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正能量,不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影响。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网络建设,营造马克思主义的学风舆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要求。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舆论阵地,能否用得好、管得住,直接关系到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稳定。与此同时,积极营造大兴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之风,把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时尚,促使大家都来学习、钻研和推崇马克思主义。培养大批马克思主义“粉丝团”,激发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学习欲望,使其钟情于马克思主义,积极拥护、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升人们精神生活的层次和水准,平时交往都渗透马克思主义元素,使社会交往告别庸俗、告别低级,走向高尚、走向高层次。通过有力的措施办法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让大家坚信唯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光照中国福祉民众,使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作者单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