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金牌调解》看“截断式”技法在解情析理中的运用 |
范文 | 鄢劲松 《金牌调解》是江西卫视倾力打造的品牌栏目,主要针对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等方面所产生的纠纷进行现场调解。通常,节目当事人都是因“纠结”“纠葛”“纠心”的事情,带着非理性情绪乃至一番怒气来到节目现场的,在这样近乎“极端”的情势下,节目能否顺利录制让人忧心。然而,这些当事人在主持人与调解员诚恳善意的引导和切中要害的点拨之下,却都能够对自身境遇、难题、矛盾和纠纷毫不避讳地坦然“诉求”。笔者认为,这一切既源于不同调解员们丰富多面的“观感”和“看点”,更源于编导组在揭示矛盾、展现纠纷、解情析理的叙事方式上所运用的独特“技法”,我们称之为“截断式”技法。 《金牌调解》节目进程采用了“线性”推进的常规手法。一开场,主持人一段简要的“开场白”开门见山介绍金牌调解员和调解观察团;之后,引出当事人,当事人在主持人的提问下进行“诉求”;继而层层展开诉求、逐步进入调解……但是,观看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在节目进程中的某个“节点”上,被一段“截取”的现场画面加上画外的配音解说“打住”。这是一种“非常规”“非线性”的“复读”技法,具有较强的视听吸引力。 笔者以《金牌调解》其中一期《丈夫的家园》为例:节目开场——当事人诉求。丈夫刘先生先说,妻子郑女士后说……此时出现“截断”画面(画外配音):郑女士和刘先生是一对来自赣州的再婚夫妻,在外人看来,他们条件相当,再一次的婚姻能遇到这样的对象,是上天对他们的眷顾,可是当他们怀着对美好家园的期待开始生活的时候,丈夫一次又一次的“主动交代”,让郑女士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恐惧,刘先生复杂的情感经历,让她深感窒息……回到节目的本体时空上来。(当事人郑女士同期声:)不是一个人出现,带了一个孩子出现,现在还在为那边还贷……再次出现“截断”画面(画外配音):面对丈夫无法改变的过去,郑女士心事重重,阵阵疑云不时掠过心头,丈夫选择自己究竟为了什么?他究竟还有多少秘密?!为了打开自己的心结,郑女士主动选择来到《金牌调解》,她颇为强势地表示,过不下去就离婚,而刘先生态度诚恳,从不否认自己的过错,(切入刘先生同期声:)因为这个是我的原因,不是她的原因。画面定格、截取刘先生画面辅以情绪感音乐进行渲染与强调,接(画外配音):这场看似简单的调解因为丈夫最终抛出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变得扑朔迷离……回到节目的本体时空上来,(当事人郑女士同期声:)为什么不这样好好解决呢?…… 以上的节目进程中多次出现过程性的“截断”,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另外一条轨道上(即“平行蒙太奇”结构),这就是笔者所理解和定义的“非线性截断”方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用来完成“夹叙夹议”,是编导在掌握了现场客观情形和背景事实的基础之上,采取“截断”的方式“夹进”一段“解说”来进行过渡,起到概述、解读、议论以及适度的情绪渲染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观众多角度、多侧面、完整地领会和感受人物与事件之间“多元化”的关系和关联。观众不仅不会因为有了这种“截断式的过渡”而感到突兀,反而能够把注意力“引领”到顺理成章、承上启下的情境当中去。 《金牌调解》表现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是一档建立在原生态基础之上的开放式真人秀节目。这里说的“开放”,完全是“无预期”的话题进入“无预期”的事态进程和结果。作为节目内容生成来说,“开放”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开放的真实”,又有“开放的不可控”。作为负责任的品质栏目,它呈现的不应该只是电视节目参与者的自发心态、自然生活态和自我情感态等原生态,而应当在公信力语态上有所追求和择取。《金牌调解》在开放式话语空间里没有“欲擒故纵”,而是见“纵”就“擒”,见“放”就收。这种“收”就是适时“截断”,进行集束式解情析理,让“原生态”转到符合主流的舆论导向上来。 《金牌调解》每期45分钟的成品节目通常要耗费五六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录制。不仅在前期颇费周折,而且后期剪辑加工的工作量也非常繁重。尽管这样,每天展现在荧屏上的《金牌调解》无不彰显出其高“含金量”:“入戏”直接、开门见山;“演进”紧凑、环环相扣;“节点”明晰、细节犀利;“过渡”自然、承上启下;“尾声”圆和通融,既引人深思又令人回味。这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提炼出来的品质特色。在这个“去”与“取”、“去”与“存”的过程中,节目舍弃和省略的是“原生态”中“人与人”“人与事”“人与金钱”“人与情”“人与道德”“人与法理”等错综关系中一些当事人身上所暴露出的过多的低俗、粗俗甚至丑陋和险恶的人性表现,而求取的正是当今社会条件下包括人生观、爱情观、婚姻观、物质观和家庭观在内的具有积极和主流意义的价值观。如果说前期录制过程是一场激烈且紧张的话语交锋、矛盾对峙的话,那么,在后期制作中,编导不仅需要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对大量“实话实说”的素材进行充分的“净化”和“过滤”,还要借助“截断式”手法进行正确而理性的“解情析理”,需要从节目现场那些琐碎的话语中准确归纳出当事人的心结。在这个归纳的过程中,编导需要设身处地、善解人意地换位思考,这种思考所得出的结论,需要采用一种语境方式呈现给观众,这种方式就是“截断式”解情析理。而“截断式”解情析理,绝非易事。它要求编导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一是善于从细节观察中犀利取证。如,现场当事人的下意识和非下意识情形下的各种语言、动作举止、表情甚至“微表情”等,一旦发现有利的“细节”,就要进行“截断”后将之“抽取”出来,作为重要的说理素材“直指心灵要害”。 二要善于准确娴熟运用画外解说。如《丈夫的家园》中的一段“截断式”解说:刘先生也在乎也很了解妻子的感受,只是他的开场有些暧昧,他一边强调是谁的原因导致了今天的局面,一边又坦率地承认是自己的过去和今天造成了妻子的心结,这样自相矛盾的解释,不禁让人回想起开场时郑女士的诉说“他复杂得让人窒息”…… 三要善于站在观众角度质疑、设问。如《丈夫的家园》中的一段“截断式”解说:这个在墨镜和鸭舌帽的掩饰之下的男人,是真心真意的想解决问题吗?他“令人窒息的复杂”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四是善于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主观表述。如《丈夫的家园》中的画外解说:刘先生主动认错的坦诚,让人感到他是一位敢于面对自己的男人,另一方面,对于身边的这个妻子,他似乎暂时忘记了现实生活中两个人的种种争吵,反而给予了高度评价。只可惜,在郑女士看来,不过都是花言巧语,那种含在嘴里吞也不是、吐也不是的感觉是自己才有的困惑。而这一切,正是丈夫一手造成的。 总之,《金牌调解》在原生态基础上采用“截断式”解说的方式,为节目解情析理提供了较大帮助。每期节目45分钟,在“诉求”“倾听”“引导”,“跟进”“调解”“回旋”,“截断”“质疑”“追问”,“议论”“归纳”“解读”,“探寻”“疏通”“释怀”的起伏变化中自然流转、精彩迭生。可以说,在编导和剪辑包装的精心打磨之下,《金牌调解》在内容上呈现出了厚积薄发的品质气场。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栏目责编:胡江银 注释:文章中截断引用的节目案例是《金牌调解》序号为20120709期播出节目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