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乌合之众》看新媒体中群体心理与舆论现象的关系 |
范文 | 王阳 摘 要 古斯塔夫·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中明确阐述了当个体进入群体之后,其心理以及思想的变化特征。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受众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受到大多数人所持有的意见即“舆论”的影响。因此,从群体心理出发探索和分析群体心理与舆论现象的关系对于当下信息的良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乌合之众;新媒体;群体心理;舆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6-0026-02 1 《乌合之众》与新媒体中的群体心理 《乌合之众》作为社会心理学与传播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为分析群体心理与社会舆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指出,群体行为呈现出突发性和极端性的特点,而群体的思想认知呈现出原始化的特点。群体心理的这一特征与互联网高速发展而伴随产生的网络暴力不谋而合。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社交平台在为受众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信息爆炸与信息过剩。一方面,受众可以在信息海洋中获取各种最新资讯;另一方面,他们会自动忽略与自己见解不一致的信息。受众很难去付出大量时间成本核实信息是否准确,而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真相与假象的界线。人们可以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毫无顾忌地宣泄自己的情感与意见,并且攻击与自己观点极端相反的群体。这也是舆论谣言的产生重大杀伤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受众开始逐渐意识到掌握舆论的重要性,而舆论的掌控权也开始随着公众的意见走向而流动。 对于媒体来说,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观点各异,导致了群体采取极不稳定的行动路线。传媒作为一个大众信息的工具,失去了原来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迫使舆论缺乏理性思考而与群体心理持相同态度,随波逐流。 2 社交平台中的群体心理相互感染并影响 舆论 依照勒庞《乌合之众》一书对群体心理的分析,“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也就是说,一旦个体的情感达到共鸣,他们就会偶然的聚集到一起从而形成一个以共同情感为核心的群体。而这种情况,在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 2013年12月3日,题为《北京街头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疑遭讹诈》的新闻率先在新浪上发布并迅速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此时群体心理普遍认为外国小伙确实遭到了中年女子的讹诈,直到12月4日央视《新闻1+1》栏目播出题为《撞倒的有“大妈”,有真相,还有?》的新闻,确定该名外国小伙确为撞倒大妈的肇事者。于是舆论出现反转,全民力挺大媽的现象开始出现。 这一事件在值得我们反思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多关于新媒体中的群体心理与舆论学的思考。受众在接收到这条信息时,普遍都忽略了新华社记者新闻标题中的“疑遭”二字,这也说明,在群体在解读这条新闻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和错解,从而对大妈进行了舆论上的攻击。也正如勒庞所说,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也就是说,当受众个体融入到舆论群体中时,受众的个性会有一定程度的消失,情感和思想会转向群体所认可的共同方向,哪怕这种认知和自己原有的意见相反。社交媒体的开放性与无差别性为众多网民提供了一个汇聚成为群体的平台,群体思维的简单化和行为的夸张化导致:一群人既不质疑也不思考,猜论一旦公布就会立刻成为毫无争议的事实。 3 社交平台中的舆论对受众心理的刺激作用 勒庞认为,群体受一切外在刺激因素的摆布,且呈现为不断变异的特征,而且这一作用会不停地发生变化。对此,心理学的解释是:独处的个人能够主宰自己的行为,并对行为进行反省后作出反应,而群体则不具备这种能力。 2015年1月16日下午,青年歌手姚贝娜在深圳去世。而从姚贝娜15日被推进病房开始,就有多名记者驻守在姚贝娜的病房外。姚贝娜等关键词一度成为新浪微博中的实时热搜第一名,体现出了大多数群体对于姚贝娜事件的关注。而当媒体过多地报道姚贝娜离世的消息时,一篇《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的文章再次在微博与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掀起了舆论的大波。文章中,作者对于记者驻守在姚贝娜病房的事件进行了个人观点的批判,出乎意料的是,这一个人言论,反而将姚贝娜事件愈演愈烈。很大部分人开始辱骂记者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而另一部分人,则对该篇文章进行了有力的反击。直至姚贝娜火化后,这次事件才完全退出了公众的视野。 在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分析出舆论的刺激造成群体心理的转变。群体心理被上文所提到的文章刺激后,对舆论产生了抵制甚至反感的心理,从而蔓延出了一种崭新的舆论,即记者过度消费死亡。而这种崭新的言论在迅速扩散的同时也感染了更多群体的心理。在这一事件中,这些跳出死亡事件本身的人,跳出来振臂一呼,显然是英雄主义情节的作祟,虽然他也许并未在一个完全理性的状况下进行思考。 比较特别的是,这篇文章还刺激出了另外一种群体心理,也就是反驳该篇文章者所提到的,即记者虽有不妥,但并未过度消费死亡。这种全新的群体心理迅速感染群体之外的人,这也就造成了后来舆论呼吁大家回归正轨,悼念逝者。 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群体心理的多变性和短暂性。即使它短暂的形成的群体意志,但是这一意志也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并发生质变。也就是说,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将对群体心理产生刺激从而激发出新的群体心理,并在群体中蔓延感染而形成新的舆论。 4 “法不责众”的群体心理与舆论思维 “法不责众”的群体心理在于他们觉得自己在数量占优势从而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不管是道德上的还是法律上的。这种“法不责众”的群体心理很容易在社交媒体上蔓延,从而间接引导媒体从而影响舆论思维。 在英国,“法不责众”的群体心理时时在Twitter和Facebook上蔓延。2011年8月6日伦敦骚乱事件的导火索是一名29岁的黑人男性平民被伦敦警务人员无辜枪杀,因此英国民众开始上街游行,抗议警察暴行。据《卫报》描述,数百名蒙面示威者在一座警察局附近朝警察密集投掷砖块、酒瓶、鸡蛋等物品。多辆警方巡逻车遭纵火焚毁。这场骚乱的进展,时时在Twitter以及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更新报道。这种恶性信息的传播,暗示并鼓舞了更多的潜在骚乱者。于是,缺少判断力的青少年逐步成为了示威者的主体,而这场骚乱也逐渐向伯明翰、利物浦等城市扩散。 这些示威民众所组成的临时群体囊括了各行各业、各种教育背景的普通民众。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勒庞才将他们命名为“乌合之众”。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群体表现出易受怂恿、轻信、易变、感情极端化等特征。个体加入群体后,会有不同于个体独处时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甚至往往表现的比个体时更加不理智。由于“法不责众”心理的支持,当不同的个体逐渐汇聚成为一个群体时,他们有可能会做出个人不会做出的行为。 另外,“法不责众”的群体心理也在蔓延感染并影响着舆论的思维。在众多的“法不责众”的群体心理中,中国式过马路最为典型。舆论思维更是集中于反思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热点上。大量的转发,群体成员的调侃与认同都让这种思维迅速蔓延。运用“中国式”这种字眼的舆论传播思维,包含着的断言得到了有效而无异议的重复,这种断言就会就会成为舆论导向,并开始在群体中传染。 5 结束语 从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出发,探究新媒体平台中群体心理变化的特征以及行为走向为解读传播学与舆论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对受众群体的心理分析、行为判断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从受众的群体心态角度和发生群体性网络暴力的社会现实看,充分重视网络舆情中的受众群体心态特征,对理解受众行为的支配和影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不仅为研究新媒体中的网络舆情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满足了监控网络暴力避免突发性群体事件发生的社会需要。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也加大了核对新闻真实性的难度。因此,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涉及的网络受众群体的心态,及时有效地疏导群众情绪,加强对社交媒体中舆情的掌控和积极引导。 参考文献 [1]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